1.鴨—沼—糧(果、菜)循環利用的原理
物質循環利用型生態工程是目前常用的一種模式,是一種按照生態係統內能量流和物質流的循環規律而設計的一種生態工程係統。其原理是某一生產環節的產出(如鴨場的糞便及汙水)可作為另一生產環節的投入(如沼氣工程的投入),使係統中的物質在生產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循環利用,從而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預防了廢棄物對環境的汙染。在物質循環利用型生態工程中,養殖業(如肉鴨)—沼氣工程—種植業(如林、果、菜)三結合的物質循環利用型生態工程是較常見的一種,該類型的顯著特點是將養殖業與種植業有機地聯結起來。
2.鴨—沼—糧(果、菜)生態工程的運作
鴨—沼—糧(果、菜)生態係統中,沼氣工程起到了一個樞紐作用:規模化鴨場或肉鴨養殖小區排出的糞便汙水進入沼氣池,經厭氧發酵產生沼氣,沼氣作為燃料可用作炊事、照明、消毒殺菌、冬季畜禽舍的采暖及發電等;利用沼渣生產有機(複合)肥料,廣泛用於飼草種植業、水產養殖業、果樹種植業、花卉種植業、食用菌栽培業等;沼液可用作魚蝦的餌料,也可用作速效肥料,用於農作物、果園和蔬菜的施肥。在這一係統中,達到了糞汙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目的,物質和能量得以充分利用,環境得到有效保護,降低了生產成本,也提高了果、蔬產品的質量,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收到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同步增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