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工作的法則:態度彰顯磁力,更好的付出更多的回報(1 / 3)

態度彰顯磁力,好運青睞重視工作的人

依照吸引力法則,你認為你怎樣就將會怎樣。因為你的思想不知不覺會使你變成你所想的那樣。具體到工作領域,如果你對工作沒有熱情,表現得很消極,那你就不可能在工作上取得任何成就。如果你認為你很虛弱,你的條件不足,會失敗,等等,這些想法會注定你將平平庸庸地度過一生。反過來,你如果認為自己很重要,有足夠的條件,是第一流的人才,自己的工作也確實很重要,那麼你很快就會踏上成功之路。

美國紐約有一位大富翁指出,當年,他在一家紡織品公司的薪水最初隻有每周7.5美元,後來一下子就漲到了每年1萬美元,而這之間竟然沒有任何的過渡,沒過多久,他還成為了這家紡織品公司的合夥人。

剛去公司的時候,他和公司簽訂5年的工作合約,約定這5年內薪水保持不變。但他暗下決心:絕不滿足於這每周7.5美元的低微薪水,決不能就此不思進取。他一定要讓老板們知道,他絕不比公司中的任何一個人遜色,他是第一流的人才。

他工作的質量,很快引起了周圍人的注意。3年之後,他已經如魚得水、遊刃有餘,以至於另一家公司願意以3000美元的年薪,聘用他為海外采購員。但他並沒有向老板們提及此事,在5年的期限結束之前,他甚至從未向他們暗示過要終止工作協定,盡管那隻是一個口頭的約定。也許有很多人會說,不接受如此優厚的條件,他實在是太愚蠢了。但是,在5年的合同到期之後,他所在的公司給予了他每年1萬美元的高薪,後來他還成為了該公司的合夥人。老板們都很清楚,這5年來他所付出的勞動,要數倍於他所領的薪水。

“我們在分析應征者能不能適合某項工作時,經常要考慮他對目前工作的態度。如果他認為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我們就會留下很深的印象。即使他對目前的工作不滿也沒有關係。”一位通用人力資源負責人如是說。

這是因為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彰顯磁力。那些重視工作的人往往易把好運吸引來。一個長期認為自己工作重要的人,能接收到一種心理訊號,告知他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而一份做得更好的工作,則意味著更多的升遷機會、更多的財富、更多的權益,以及更多的愉悅。

收獲不會從天而降,付出後再索取回報

生命的運行法則是,在你期望得到東西前,必須付出一些東西才行。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對於每一項行動,都會產生一種相等但對立的反應。正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收獲也不會從天而降。農夫必須在秋季收獲之前,先在春季或夏季播種。同樣,你從工作中獲得了怎樣的報酬,完全取決於你所付出的。

兩個年輕人在大海上漂泊,試圖尋找一個世外桃源。他們來到了一座無人的荒島,島上蟲蛇遍地,危機四伏,條件十分惡劣。其中一個人說:“我準備在這安家了。這地方現在雖然滿目荒蕪,但將來會是個好地方。”而另一個人不願意留下來,於是他繼續漂泊,終於找到一座繁花似錦的小島,可是島上早就人滿為患,他們是18世紀海盜的後裔,他便留在這裏做了小工,通過努力很快就富裕起來,過得很愜意。

多年以後,一個偶然機會,他經過那座他曾經放棄的荒島,他決定去拜望老友。島上的一切使他懷疑走錯了地方——高大的屋舍、整齊的田疇、健壯的青年、活潑的孩子。舊友也因勞累、困頓而過早衰老,但精神矍鑠、精力充沛,尤其是說起變荒島為樂園的經曆時,更是神采飛揚。最後舊友自豪地指著整個島嶼說:“這一切都是我雙手幹出來的。這是我的島嶼。”那個曾錯過這地方的人,什麼話也說不出,不知道是慚愧,還是悔恨。

這啟示我們,在人生的賽場上,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如果你想得到什麼,必須先有所付出。雖然,很多時候我們的付出並不能使我們得到我們想要的,但如果不付出,就絕對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接下來,我們再看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人死了,天使帶他去天堂。

路上,他問天使,天堂與地獄有什麼區別。天使說:“我帶你到天堂與地獄的吃飯的地方看一下,你就明白這兩者的區別了。”

他們先到了地獄。地獄的大鍋裏盛滿了鮮美的食物,散發出陣陣的香氣。奇怪的是,圍著大鍋而坐的一群人手裏都持著一把六尺長的勺子,食物因此送不到嘴裏,個個餓得皮包骨頭。他看到他們都在費勁地把勺子裏的美食往嘴裏送,但沒有一個人成功。

接著,天使又帶著他到了天堂。那兒同樣是盛著美味的大鍋,同樣是六尺長的勺子,同樣圍坐著人,這裏的人卻個個紅光滿麵。他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這裏的人原來都夾了食物給別人,同時也喂飽了自己。

他終於明白了天堂與地獄的區別。

同樣是付出,地獄的人是自私的付出,付出了卻沒有得到;天堂的人卻是無私的付出,這種付出無意之間成了更好的得到,正如《道德經》所寫:“唯以其無私也,故能成其私。”

因此,當我們擁有付出的心態,並真實地付出時,這種付出便會帶著我們走向成功,同時,讓我們體驗到非常人所能體驗到的成就感。所以,如果你想得到,想更好地得到,在此之前,你必須要先做一件事,那就是付出,這是唯一可以得到的捷徑。

與其頻繁改換工作,不如改變工作態度

在今天的社會裏,每個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為了爭取早日實現理想,許多人起初會努力拚搏,不斷轉換工作,希望找到自己理想的職業,但由於對自己了解不透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尋求“理想職業”的結果往往令人失望,於是開始責怪製度,埋怨社會,對工作也失去了熱情。其實,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與其頻頻地改換自己的工作,不如改變一下自己的工作態度。

塞姆和威歐是大學同學,兩人一起進入大都會保險公司工作,從最基礎的保險業務員做起。兩個月之後,因為工作老打不開局麵,塞姆就開始抱怨,今天抱怨工作太難,明天抱怨推銷保險沒有前途,後天抱怨待遇太低,因此,他整天懶懶散散,工作敷衍了事。結果,剛幹滿3個月,他便徹底斷絕了繼續幹這份工作的念頭,辭了職重新開始找工作。而威歐卻在工作中勤勤懇懇,認真做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因為工作積極,業績出眾,1年後,他成了亞特蘭大區的金牌推銷員。盡管如此,他依然抱著一種積極的態度,在工作中不斷進取,認真負責。兩年後,他晉升為分公司的市場總監。

一天,威歐代表企業去招聘會招人,意外地碰見了塞姆,不同的是,塞姆是去找工作的。原來,他從這家企業出去後,因為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一直處於“辭職、找工作”的狀態中。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態度,人生態度又決定其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生命的投影。它是美麗的還是醜陋的,是可愛的還是可憎的,全操縱於你之手。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其實就是對生命的熱愛,至少它是你善待生命的一種實質性的表現。

也許你不是很喜歡眼下的工作,你從工作中得不到絲毫的樂趣,也毫無創造性可言。你覺得百無聊賴,並不斷抱怨:“簡直快要被工作煩死了!”但你要記住,這並不是老板或單位領導的錯。老板沒有逼著你來他的公司上班,領導也沒有強迫你在他的手下吃飯。當初,是你主動應聘到了這家公司;或者,是你托了關係好不容易才擠進了這家單位。你的曆史,是你自己寫成的。如果你覺得老板待你很刻薄,領導壓根兒就沒把你當人才看。那麼,你就炒他們的魷魚好啦!如果你不想炒他們的魷魚,就說明他們可能還沒你說得那麼可怕,那麼,需要改變的是你自己。具體的做法就是:調整好你的工作態度!

1.用創新的態度,使你目前的工作更有樂趣

例如,你可以把某些工作拿到辦公室外去做,比方說到咖啡屋,在沒有平時的那種辦公紛擾的環境下完成它們。

2.看是否有可能把你的任務和你同事的交換或分擔

一個人覺得乏味的東西很可能是另一個人覺得有挑戰性的東西。也許你會討厭做電子圖板的數字,而你的一個同事討厭寫材料。互換任務可以解決兩個或更多的雇員的態度問題。

3.深入地了解工作中的每一個問題

很難想象一個人會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產生很大的熱情。對許多問題和事情不積極是因為我們對它們缺乏深入的了解。每一件事都有它的趣味所在,你隻有不斷地學習,進一步了解事物的真相,你才能挖掘出自己的興趣。你越是了解,就越會對它產生興趣,而當你對所做的事情產生了興趣,你就會很熱情地對待你的工作。

4.要求更有挑戰性的任務

工作上的無聊往往是由於沒太多事可做引起的。增加一些責任可以使一份老的工作顯得新鮮、新穎一些。再有,在工作中,多說一些積極的話語,時常告訴同事們一些好消息,多多鼓勵他們,千萬不要散播一些影響同事工作情緒的負麵消息,尤其是一些道聽途說連自己都不敢肯定的消息。隻有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從而更加積極地工作。

5.為日常的或乏味的工作做個工作流程,來更好地安排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