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在教堂裏看了一個歌唱小組的演唱,親眼目睹了落幕時觀眾紛紛要求歌手簽名的熱烈情景。這也是他希望得到的榮譽。於是,他決定要好好練習唱歌,要讓觀眾也來請他簽名。他開始在德國自學彈吉他,並練習唱歌,他甚至自己創作了一些歌曲。
服役期滿後,他開始努力工作以實現當一名歌手的夙願,可他沒能馬上成功。沒人請他唱歌,就連電台唱片音樂節目廣播員的職位也沒能得到。他隻得靠挨家挨戶推銷各種生活用品維持生計,不過他還是堅持練唱。他組織了一個小型的演唱組在各個教堂、小鎮上巡回演出,為歌迷們演唱。最後,他灌製的一張唱片奠定了他音樂工作的基礎。他吸引了兩萬多名歌迷,金錢、榮譽、在全國電視屏幕上露麵——所有這一切都屬於他了。他對自己堅信不疑,這使他獲得了成功。他的名字叫約翰尼·卡什。
然而,卡什接著又經受了第二次考驗。經過幾年的巡回演出,他被那些狂熱的歌迷拖垮了,晚上須服安眠藥才能入睡,而且還要吃些“興奮劑”來維持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他開始沾染上一些惡習——酗酒、服用巴比妥酸鹽(催眠鎮靜藥)和安非他明(刺激興奮性藥物)。他對這些藥物的欲求非常強烈,竟常常破門闖入藥店獲取所需的藥片。他漸漸失去了觀眾,也不再獲獎。他的朋友都試著幫助他,但他根本聽不進去。他的惡習日漸嚴重,以致對自己失去了控製能力。
他不是出現在舞台上而是更多地出現在監獄裏了。到了1967年,他每天必須吃一百多片藥片。
一天早晨,當他從佐治亞州的一所監獄刑滿出獄時,一位行政司法長官對他說:“約翰尼·卡什,我今天要把你的錢和麻醉藥都還給你,因為你比別人更明白你能充分自由地選擇自己想幹的事。看,這就是你的錢和藥片,你現在就把這些藥片扔掉吧,否則,你就去麻醉自己,毀滅自己。你選擇吧!”
卡什選擇了生活。他又一次對自己的能力做了肯定,深信自己能再次成功。他回到納什維利,並找到他的私人醫生。醫生不太相信他,認為他很難改掉吃麻醉藥的壞毛病。醫生告訴他:“戒毒癮比找上帝還難。”
卡什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奮鬥。他把自己鎖在臥室閉門不出,一心一意要根絕毒癮。為此他忍受了巨大的痛苦,經常做噩夢。後來在回憶這段往事時,他說,他總是昏昏沉沉,好像身體裏有許多玻璃球在膨脹,突然一聲爆響,隻覺得全身布滿了玻璃碎片。當時擺在他麵前的,一邊是麻醉藥的引誘,另一邊是他奮鬥目標的召喚,結果他的信念占了上風。
九個星期以後,他又恢複到原來的樣子了,睡覺不再做噩夢。他努力實現自己的計劃。
幾個月後,他重返舞台,再次引吭高歌。他不停息地奮鬥,終於又一次成為超級歌星。
你也能和約翰尼·卡什一樣獲得成功!今天就是全新的開始。不要讓昨天發生的事情或者昨天別人跟你說的話影響你今天的行動。所以,你應該前進,走向世界。這一過程就是你成長的過程。因為不願回避,拒絕隱藏;你告訴自己,你不是“昨天”的囚犯。前進中你也發現自己在摸索,在探尋,在冒險。走在人生路上,難免要遭遇一些風風雨雨。隻要你的追求是明智的,你對自己的明天充滿信心,並胸有成竹地去行動,就一定富有創造意義,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
當下之外一無所有,請終止時間幻相
你是否對過去和未來執迷不悟?你是否對“當下”這一刻缺乏尊重和認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請不要再習染其中。
你要懂得,當下之外一無所有。當務之急便是終止關於時間的幻相。
也許有人把時間視為無比寶貴的東西,並提倡明智地使用它。其實,時間既不寶也不貴,因為它是個幻相。很多人所認知的寶貴,不是“時間”,而是時間之外的那一點:“當下”。更精確地說,“當下”才是既寶又貴的。你專注在“時間”上——過去和未來——的程度越大,你浪費掉最寶貴的“當下”的程度就越多。
為什麼說是“當下”而不說是“時間”最寶貴呢?其一,因為當下是唯一的。它是存在的全部。生命,從本質上說,就是當下。過去從來沒有一個不是當下的時間,未來也不會有。其二,當下是唯一一個能帶你完成超越旅程的實點。
也許還有人心存疑問:“當下之外果真一無所有嗎?不見得吧!難不成過去和未來不像現在一樣真實,甚至比現在還真實嗎?畢竟過去決定了現在的我們,也決定了我們現在的感知和行為。而且對未來的期許,也決定了我們現在要采取的行動。”試問,你可曾在當下之外,經驗過、從事過、思想過,或感覺過任何事情嗎?你認為你以後會嗎?任何事情有可能發生或存在當下之外嗎?答案不言自明。無論何時,我們都要銘記——
過去不曾發生過什麼事情。事情隻是發生在當下。
未來也不會發生什麼事情。事情隻會發生在當下。
一旦領悟了上述話語精髓的人,就會很容易終止時間的幻相。他們會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從“時間”到“當下”的漂移。如此,其生命中的一切,將會朝著生機活現的狀態發展,個體也將會散發出源源不斷的能量之光。
想想日常生活中的自己,是否經常滿麵憂愁?頭腦中是否有太多“萬一”的想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把自己投射在一個虛幻的未來情境裏了。你根本沒辦法應付這樣一個情境,因為它是個並不存在的心理幽靈,是個幻相。而單純地承認當下這一刻,就可以阻止這種壞想法——這種想法將會像毒蛇一樣侵蝕你的健康與生命。
現在,靜心覺察空氣隨著你的一呼一吸在身體內進進出出,然後,問自己當下裏你有什麼“問題”,而不是兩小時之後,也不是明天、下周有什麼“問題”。記住,你隨時能夠應付當下,然而你永遠也不能應付未來——也無此必要。未來的圖景、狀態,或資源,會在你需要的時候應時而生,不在之前,也不在之後。
時間無法複製,請專注於此時此刻
據說偉大的臨濟禪師為了把門徒從時間帶離出來,經常豎起一根手指頭,然後發問:“當下,缺什麼?”意在告訴門徒們深入當下。禪的傳統裏還有一個類似的話頭是:“如非當下,何時?”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相當多的人在懊悔著過去,擔憂著未來,卻唯獨忽視了當下。他們永遠沒辦法對此時此刻投入全部的注意力!這樣的狀況如此循環往複,將進入一個無休止的怪圈。下麵這個凱西·陳自述的真實事例便是詮釋這一說法的最佳典範。
有一年春天,有一個出版社,非常誠摯地向我約稿,稿費標準很高。與此同時,有另一個出版社,也誠摯地向我約稿,選題我非常喜歡。就在這時,一個書商非常抱歉地告訴我,對剛出版的書,他不能準時地付給稿酬。
就這樣,我的心裏同時掛記著三件事情,而無法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我懊惱前一次為什麼不把稿子交給那家信譽好的出版社合作,並開始擔心起來:萬一另一家出版社又像這家一樣,出爾反爾不按時付稿酬給我該怎麼辦呢?我還要給他寫嗎?還有,稿酬標準高的這個稿約,工程浩大,我能順利完成嗎?
結果不用說,擔心著尚未發生的事令我心神不寧,而不能專注在眼前的事情。結果,我在整整一個禮拜裏,心浮氣躁,什麼好東西都沒有寫出來。
在察覺到這種情形之後,我及時做出了調整:先做好一家出版社的約稿,如果完成後時間還充裕的話,再完成第二家的。我把浩大的工程打散成每天容易完成的小計劃,每天充實地做好眼前的計劃,不要去想別的,至於別人能不能按時給我稿酬,那就由它去吧!
後來,兩部稿子我都完成並出版了。
可能你有過這樣的經曆:當一個艱巨的項目擺在麵前的時候,巨大的壓力也隨之而來。然而,當你把這個大項目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地去做時,你會覺得它瞬間變得容易極了。同樣地,日子一年年、一月月地過,往往會覺得不好過,實在是太漫長了。你不妨嚐試著將其掰成一分一秒地過,並盡力把這每分每秒過好,如此一來,你會發覺日子變得輕鬆很多。
專注於此時此刻,是在修煉當下的力量。
專注於此時此刻,你就沒有時間懊悔過去,沒有時間擔憂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