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擺脫虛幻的自我,修煉當下的力量(1 / 3)

樂於當下的擁有,運用當下的力量去創造

你的願望與信念無非是這樣的:“有所問求必有所回應。”你心有所向往、有所缺乏、有所期盼,於是你有所欲求(無論是希望它成為現實或者不會發生)。你想要的、你豔羨的、你欣賞的,不一定要用言語表達出來,隻要你氣息尚在就能夠感覺到。願望是吸引所有事物的源泉。

人們永遠不會厭倦於擴充或創造,因為新的願望層出不窮。想要體驗、擁有或明了,所以產生了新的想法……隨之而來的就是將其付之於實現或表明,一旦表明,也會從新的願望中孕育出新的想法。永不停息地對照或追求改變,由此萌生的新的願望永無止境。人們隻要“問求”無止境,那麼,宇宙所給出的“響應”就不會停息。因此,你永遠都會有新的想法。因為,永遠都會有新的對照,孕育新的願望和想法。

依照吸引力法則,新願望於內心不斷萌生,宇宙就會不停響應你的願望,永遠不會停止,因此,你的創造也將是永遠的。一旦理解了這一點,那麼,就算你還有願望未遂,你也能夠釋懷了。我們希望你會成為這樣一個人:盡管心中還有更多的願望,卻能樂於當下的自己,樂於當下的擁有。然後,用一顆知足的心,去迎接即將來臨的現實,去感受渴望,樂觀地期待。千萬不能讓自己沉溺於不耐煩、懷疑、憂慮或毫無價值的想法中。因為它們會成為你美好未來的阻礙。

我們必須明白:未來是過去和現在的衍生物,隻能在當下總結經驗。未來的景況要依賴於你是否足以取得當下的力量以瓦解過去,要依賴於你是否能用當下的力量有新的創造。如果你的心智擔挑著過去的重擔,你未來還會擔挑著一個更重的擔子。你此刻有什麼樣的意識品質和行為決定著你有什麼樣的未來。

通俗地說,你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是否有把握當下的意識,是否能夠做到珍惜時間。成功的人往往惜時如金,能夠把握住每一個當下;失敗的人則通常視時間為糞土,擱淺甚至蹉跎每一個當下。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非常年輕的國王,在他登基時急於公正地統治自己的國家,因此,他昭告天下的智者,命令他們把世界上所有的智慧搜集成書,以便他閱讀參考,進而做一個好國王。

於是,智者離開了。30年後回來,身後的駝隊馱著5000本大部頭的書籍。國王專心治國,無暇也無法閱讀如此多的書籍。於是,他又命令他們將書本濃縮。15年後,智者們又回來了,身後的駝隊隻帶回了500本書。國王仍嫌太多。幾年之後,智者帶回來的書不過50本。但國王已老眼昏花,精力不濟,就又令將書濃縮為一本。5年後,等到智者們將他們辛苦的成果進獻給國王的時候,他們的國王已經奄奄一息,再也沒有時間讀這本書了。

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如果不能體會活在當下的意義,那就意味著浪費時間。如果我們總把時間耗在等待和對未來的無限期望上,就等於在浪費自己的生命。記住:對於生命而言,明天其實並不存在,它隻是相對今天而言的,它隻是虛無縹緲的。所以,永遠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也不要為了等待明天而將今天隨意揮霍。

我們擁有過去,我們也會擁有未來,但我們永遠活在當下(現在)。隻有把握住每一個當下,才能把握住人生,把握住有價值的生命。

肯定今天的價值,告訴自己“我想要今天”

美國著名勵誌大師羅曼·V·皮爾指出,態度決定一切。有積極態度的人之所以能夠吸引來好的結果,是因為他們把握住了每一個今天,肯定今天的無窮價值。

今天充滿了機遇、喜悅、趣味和成功,而且至少提供了16個小時以上的清醒時間。我們應該知道今天是為了讓自己積極地度過這一天,這也是為所有人而創造的。

今天是造物者創造的一天。我們會為今天而高興喜悅。

今天完全屬於自己,所以要創造性地度過這美好的一天。繼今天之後,對接下去的每一天都要保持樂觀的態度,這是使每天都變得美好的因素,會使每天在心裏描繪的遠景得以實現。

今天隻有24小時,轉眼就會成為過去,所以必須切實把握。一個人就算活到80歲,也隻是有29200天而已。每一天都是被叫做“你的時間”的實物。今天是屬於你的,利用好每一天,本身就是一個奇跡。我們一定要巧妙地利用今天。

有這樣一個發生在韓國的故事,時間是1點,氣溫是零下18度。因為太冷了,沒有戴手套的手指碰到金屬就會粘在上麵。一個高大粗壯的美國士兵靠在油箱上,用小刀刺開黃豆罐頭吃著。一名新聞記者在旁邊看到了,想起最近即將發生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向他提出了一個哲學問題:“如果我是能成全你任何願望的上帝,你的願望是什麼呢?”那名士兵一麵用小刀剔出黃豆,一麵回答說:“我想要‘今天’。”

我想每個人都會這樣回答。我們每天都在向著自己的目標不懈努力,而且,不論有什麼樣的厄運、失敗、困難等在那兒,也都要實現自己的夢想。並且不僅是為了達到目標,還希望愉快地度過這個過程,享受獲勝的滿足感。

今天是屬於你的!我們應該切實把握今天,並熱愛今天,活在今天裏。

我們要下定決心改變今天。我們要做的是什麼?那就是把握今天。

很多人之所以無法改變明天,往往是因為沒有決心和毅力改變今天。

有一個3隻鍾的故事。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鍾放在兩隻老鍾當中,其中1隻老鍾對小鍾說:“走起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恐怕你走到3200萬次後,你會吃不消的。”“天哪!”小鍾叫起來,“我這麼小,怎麼能走3200萬次呢!這麼大的事,我可做不了!”另1隻老鍾說:“不要被他嚇住,其實很簡單,你不要去想那個數字,隻管每秒鍾擺動一下就行了。”“天下有這麼簡單的事嗎?”小鍾將信將疑地說,“如果這麼簡單的話,我就試試吧。”小鍾很輕鬆地每秒鍾“滴答”擺動一下,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他擺動了3200萬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遠大理想,也都渴望理想能夠變成現實,成功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懷疑和不相信使我們低估自己的能力,從而放棄努力。其實,我們不必想1年,甚至1月以後的事,隻想著今天我要做什麼,明天我該做什麼,然後努力去完成。隆薩爾曾經說過:“不是時間在流逝,而是我們在流逝。”此言不虛,在已逝去的歲月裏,我們毫無抗拒地讓時間一分一秒地去流逝,卻做出分秒必爭的滑稽模樣。我們把時間分割成最小的單位,卻永遠也不了解時間的本質。

昨天好比是使用過的支票,明天則如同還沒有發行的債券,隻有今天是現金,可以立即投入使用。也就是說,今天是我們輕易就可以擁有的財富。對今天進行無度地揮霍,或者是無端地錯過,都是一種對生命的浪費。

如果你想要在未來實現期待已久的目標,就必須從現在開始激發自己的活力,放下無謂的等待,冷靜地放開心胸,正確地抉擇方向,使自己像一隻尋找食物的獵豹一樣活躍起來。不時地提醒自己:“我想要今天”,我要抓住機遇,把握住每一個今天!

今天是全新的開始,別讓昨天影響今天

從本質上說,生活就是一場勇往直前的運動。因此,要想使生活如意,我們需要與之並駕齊驅,不管我們對這種運動的狀態是喜歡還是厭煩,都必須如此。生活在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隧道中穿梭不息;生活在迎接明天的過程中,逐漸將每一個今天變成昨天。

我們要明白,昨天已於昨晚結束,我們不能生活在自己的昨天。也許童年是無憂無慮,豐富多彩的,然而,人不可能重新回到童年。總之,不能再過一遍。每一個今天都應該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隻有積極麵對生活,別讓昨天影響了今天,我們才能奔向更豔麗的未來。

有這樣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出生在陽光普照的棉鄉,他從小就經常下地勞動。高中畢業後,他參軍離開了家鄉,不久部隊派他去了德國。在那兒的一個軍人商店裏,他買到了自己有生以來的第一把吉他。他早就有一個夢想——一個在家從父親買的收音機裏第一次聽到音樂時就產生的夢想:他想當個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