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培養團隊的目標精神(2 / 3)

在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英國送奶公司送到訂戶門口的牛奶,既不用蓋子也不封口,因此,麻雀和紅襟鳥可以很容易地喝到凝固在奶瓶上層的奶油皮。後來,牛奶公司把奶瓶口用鋁箔紙封起來,想防止鳥兒偷食。沒想到,20年後,英國的麻雀都學會了用嘴把奶瓶的錫箔紙啄開,繼續吃它們喜愛的奶油皮。然而,同樣是20年,紅襟鳥卻一直沒學會這種方法,自然它們也就沒有美味的奶油皮可吃了。

這種現象引起了生物學家的興趣,他們對這兩種鳥進行了研究。原來,麻雀是群居的鳥類,常常一起行動,當某隻麻雀發現了啄破鋁箔紙的方法,就可以教會別的麻雀。而紅襟鳥則喜獨居,它們留地為生,溝通僅止於求偶和對於侵犯者的驅逐,因此,就算有某隻紅襟鳥發現錫箔紙可以啄破。其他的鳥也無法知曉。

對於繁衍和生存下去的物種來說,進化需要集體交流和行動,這樣,它們中的任何一個有了新技能,都可以通過溝通與合作使物種生生不息。

雖然每一位領導都希望自己的員工精明強幹,能獨擋一麵,但個人的表現優秀並不一定就能被領導委以重任。領導最重視的是整體效應,即“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一個人的表現再突出,如果忽略了和團隊的整體合作,或者根本就不能或不屑與團隊合作,從長遠角度來講,你既不會為團隊帶來永久效益,又難以擔當主管職務,那麼,連你自己都將很難找到自己的坐標。

一位著名管理者說:“不管你個人有多麼強大,你的成就有多麼輝煌,隻有保持你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這一切才會有現實的意義。企業是靠這些員工的團隊合作優勢贏得利益的。”

隨著現代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職位分工也越來越細化,客觀要求所有職員在工作上必須更加協作起來,創造個人英雄主義的機會將越來越小。我行我素,“各掃門前雪”的“獨行俠”時代已隨著曆史車輪的滾滾向前而不值得一提了。

一個團隊隻有精誠團結、步調一致,才能具備強大的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團隊合作就好比是一個人的手,五指雖然有長有短,有粗有細;雖然各司其職,但他們又緊密合作,揮出為掌,能裹挾一股勁風;握緊為拳,則蘊涵虎虎生氣。相反,如果每個指頭都各行其是,互相爭功,不知默契協助,其效率、其威力肯定將大打折扣。

團隊可以是拳頭或手掌,它的威力來自每根手指——員工的緊密合作。它是企業贏利的基礎,團隊如果是一盤散沙,員工任何形式的偏離、隔閡、冷漠以及嫉妒和仇視,都將使“贏”的大廈發生傾斜,甚至坍塌。

一名優秀的、有著長遠目標的榜樣員工都深知團隊的價值所在,因為他懂得一滴水很快就會幹枯,隻有當它投入到大海的懷抱後,才能永久地存在。個體也隻有和團隊結為一體,才能獲得無窮的力量,才會事半功倍地實現宏偉目標!

5.將追求融入團隊目標

團隊精神是團隊的成員為了團隊的利益或目標而相互協作、盡心盡力的意願和作風,是將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相統一,從而實現組織高效率運作的理想工作狀態,是高績效團隊中的靈魂,是成功團隊身上難以琢磨的品質。

在富有凝聚力的團隊中工作,會覺得心情比較舒暢,幹勁也很足,大家的協作性很強,能夠創造出一些令人感到榮耀的業績。一個單位、一個部門要發展、要提高,必須要有一種團隊精神作為支撐。對於一個健康的現代化團隊來說,最需要的是具有優秀素質的團隊成員,擁有這些人才會更有利於企業的發展。那麼,怎樣將個人融入團隊中呢?

具備強烈的歸屬感

熱愛組織是團隊精神的基礎和前提。隻有熱愛組織的人,才能產生與組織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真感情,真心實意地與組織同甘共苦,始終站在組織的立場克服個人利己思想,事事處處以組織利益為重。隻有熱愛組織的人,才能視組織聲譽為生命,自覺維護組織的社會形象。

作為團隊中的一個分子,如果不融入這個群體中,總是獨來獨往,唯我獨尊,必定會陷入自我的小圈子裏,自然也得不到友情、關愛和同事的尊重。一個具有獨立個性的人,必須融入群體中去,才能促進自身發展。你要真誠平等地與人相處,對待每一個人,不管他是普通同事還是你的領導。你周圍的每個人都可能對你的事業、前途產生關鍵性影響,不僅限於主管和企業高層,而且你的和善友好會給團隊帶來一股輕鬆快樂的氣氛,可以使同事們感到愉快,從而提高士氣。

凝聚力是對團隊和成員之間的關係而言的,表現為團隊強烈的歸屬感和一體性,每個團隊成員都能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團隊當中的一分子,把個人工作和團隊目標聯係在一起,對團隊表現出一種忠誠,對團隊的業績表現出一種榮譽感,對團隊的成功表現出一種驕傲,對團隊的困境表現出一種憂慮。

參與和分享

生活在群體中,就必定要與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因此,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就顯得尤為重要。

盡管許多團隊成員上崗時人際交往技巧已是不錯,但仍要確保每個成員都懂得團隊中互動的基本原則。組建團隊就是為了高產出,隻有每個成員積極參與、共同解決問題,才能保持上乘的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就發展團隊而言,增進交流和改進工作方法同樣重要,必須認真對待。

對於一個集體、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國家,團隊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以特殊的團隊精神著稱的微軟公司,在做產品研發時,有幾千名開發工程師和測試人員參與,同心協力,最後才能研發成功。如果沒有高度統一的團隊精神,沒有全部參與者的默契與分工合作,研發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合理化建議

合理化建議是員工參與企業經營的一個最積極的表現,它不隻是起到“好產品、好主意”的作用,而且還是發動職工參與管理、促進上下溝通的良好形式。在日本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把合理化建議活動的開展和企業的興衰連在一起。一個企業要興旺發達,單靠自上而下的指導是不夠的,必須要與自下而上的建議相結合。企業從員工合理化建議中獲利不少,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合理化建議活動,調動了廣大企業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企業員工對企業的感情,增強了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勇於承認他人的貢獻

在合作中,為了實現最終的目標,個人都需要放棄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但幾乎每個人都有一種短視和自私的缺點,不願意更多地為他人考慮,缺乏分享精神。在團隊中,要勇於承認他人的貢獻。如果借助於別人的智慧和成果,就應該聲明;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幫助,就應該表示感謝。這些也是團隊精神的基本體現。

6.服從團隊的整體目標

想獲得成功,做一名優秀的團隊成員,首先必須服從團隊的整體目標。所謂服從目標,換句話說,就是行動要服從於目標。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呢?因為行動若與目標背離,不依目標的要求行事,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錯誤,也是許多人最後目標落空,陷於失敗的常有教訓。

美國學者莫利斯博士從成功學的角度指出:一般人的行為,經常與他的夢想或目標不一致,這種現象十分普遍,達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其實,每個人都會犯這個毛病,隻是程度不同罷了。而常犯這種毛病,無疑是在自己前進道路上放置障礙物,阻礙自己邁向成功。

不服從於目標的主要表現,就是行動與目標的要求不相一致,莫利斯博士舉例說:售貨員的目標是步步高升,行動卻是對顧客蠻橫無理;做丈夫的希望家庭美滿,卻對自己的妻子漠不關心;有人急於找到工作,卻對電視節目十分鍾情,把寶貴的時間大量耗在電視機前,或者整日與朋友廝混,有的公司希望與客戶和供應商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提高自己的信譽,行動卻是三天兩頭耍花招,欺詐不斷;某個癮君子發誓戒煙,卻在家裏和車上私藏香煙……諸如此類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確實經常見到。有的出於本能,有的出於愛好,有的出於習慣,總之,所有這一切,均出於對目標的不服從。

很多人因為這種心不在焉的狀況失敗甚至造成悲劇。例如,想在政界出人頭地的大有人在,不少人把自己成功的目標定於此。可是,很多人的失敗就在於對目標的不服從。美國布什任總統期間,白宮辦公廳主任蘇努努,就是這樣一個失敗的例子。他本來與布什交情甚篤,可以說把成功的目標定為輔佐布什,以求步步高升。而他的行動呢,卻是盡給布什總統惹麻煩,迫使布什免了他的職。

原本約翰·蘇努努在美國政界青雲直上,最後卻毀於挪用公款等腐敗行為。這種行動就是他不服從於自己從政目標的核心所在。

一個深得總統器重、自己也想步步高升的人,就因為貪圖公家的便宜而中途落馬。從目標與行為的關係角度來分析,蘇努努問題的症結就在於,他的行動與自己的從政目標不相吻合,行動沒有服從於目標,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員工可以從這件事情當中得到啟發:本來可以成功的事情,就因為與最初的目標不相符合而功敗垂成。

為什麼服從目標有時顯得那樣難呢?一個重要原因,是服從目標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需要克服許多人性的弱點,需要對自己的欲望嚴加約束。蘇努努貪圖公家的便宜,這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欲望,任其泛濫,雖然表麵風光,卻誤了大事。反之,有些業有所成的人,之所以取得了成功,實現了目標,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善於節製自己的欲望。從這個意義上說,能否服從於自己的成功目標,關鍵在於有沒有毅力節製自己的欲望。在工作當中,有許多這樣那樣的誘惑,對實現目標是嚴重的障礙,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你決心戒煙時,有人給你遞上一支“煙”,這就是誘感,許多戒煙不成的人,敗就敗在經受不住這種誘惑;而許多戒煙成功的人,就是因為經受住了這種誘惑。再進一步說,許多把成功目標定為在“政界”上發展的人,之所以中途落馬,就在於經受不住金錢、美色的誘惑,明知不對,卻身不由己地幹起與目標不相符的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