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班組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3 / 3)

(8)管理者(班組長)創新。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說明一個問題,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擁有一批傑出的管理者和班組長。所謂管理者(班組長)的創新是指一個傑出的創新者,企業的管理者(班組長)所具有獨特的人格扭力。高超的經營管理藝術、敢於冒風險和創新精神的領導者。許多企業成功的案例說明許許多多的創新成果都是在具有創新精神的管理者(班組長)的組織管理下產生,並轉化為生產力的。

4班組全員管理行為創新的方法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企業管理也在不斷創新,毫無疑問,企業管理創新應從基礎管理即班組管理做起。而班組管理創新首先要體現全員管理行為的創新,具體應該做到“四個統一”:

提高班組成員素質與強化班組管理

企業管理創新,除了產品技術水平提高外,還要求員工素質不斷提高,才能適應創新的需要。提高員工素質,不僅為企業推行新的管理方法、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創造了條件,而且還因員工素質提高、思想活躍、創新意識增強,給班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班組管理創新要注重員工個人創新意識的培養,鼓勵員工發揮個人的主觀積極性和創造性,樹立創新思想,做到個人努力配合班組管理創新,班組管理創新服從企業創新,從而把班組建成具有一流員工、能創造一流業績的團隊。

提高班組長修養與班組公平分配

班組管理要想創新,最重要的是要挑選具有創新精神、對大多數員工有影響的帶頭人擔任班組長。班組長應是工作上的能手、團結員工的巧手、善於創新的高手。隻有不斷提高班組長的個人修養,才能產生班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班組管理水平。利益分配既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點,又是對班組長修養水平的檢驗、班組分配應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建立公正、公平、公開的分配機製,這項工作也是班組管理創新的重要內容。

班組成員之間的協調與班組整體效應

班組工作要取得整體效應,班組成員之間能協調配合是前提。而班組成員之間要協調工作,除了遵守企業規章製度所規定的相互關係和職責範圍外,還要有主動精神,做到專業分工明確,彼此協調統一。在管理創新中,要運用正確引導、有效控製的方法,滿足班組成員相互依賴、信任、配合的心理需要。

班組之間緊密配合與企業管理創新

班組管理創新要構建新型的協作關係。從橫向來說,就是要構建班組與班組間友好配合、相互關照、彼此負責的關係;從縱向來說,就是要構建班組既是企業細胞、基石又是從屬的關係。班組間的管理與協作要從企業管理的大局出發,要服從於企業管理的需要;而企業的管理創新,要從班組的實際出發,立足於班組管理。企業的管理創新如果沒有班組做基礎,其目標就難以實現。

5班組全過程創新的措施

班組管理創新的範圍是全過程的,主要內容有:分析與改善班組環境、工序之間配合方式的改進、班組工作目標的製訂、班組工作的考核與評價等。

分析與改善班組環境

構成班組環境的要件既有“軟件”又有“硬件”。在“軟件”方麵,要想方設法把班組辦成既講原則、又講團結,既能完成生產工作任務、又能不斷進行創新的集體。在“硬件”方麵,要把班組辦成職工之家。生產現場要有現場管理的製度和要求並嚴格按照去做,休息室要整潔、幹淨,有條件的班組可種點花草等綠色植物,從而使職工在溫馨、健康、良好的環境中工作、生產和學習。

改進工序之間的配合方式

(1)是由傳統的以工序技術為中心向以操作工人為中心轉受,使工序之間的以人的相互溝通與默契為主,變得更加緊密和科學。

(2)減少中間環節,加速配合傳遞。

(3)縮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質量。

(4)用現代化手段,如計算機輔助管理來控製各工序之間的配合,運用高度靈敏的信息,使整個作業係統高度運行。

抓好重點工序和崗位,帶動班組全麵工作

重點工序和崗位,對班組乃至對企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管理創新要突出抓住重點和關鍵。通過量化指標,確定重點崗位或關鍵部位,重點防範、重點管理,使重點崗位有條不紊地工作,從而帶動全麵工作。同時,還要善於發現班組薄弱環節,薄弱環節是班組管理創新的難點,也是最有潛力的“增長點”,隻有抓住重點,才能使班組管理創新工作事半功倍。

科學考核班組管理全過程

建立班組管理的量化考核體係是班組管理創新的基礎,而要研究出一套量化考核體係,就要改變過去那種定性指標多、定量指標少的管理狀況,管理創新就是要通過加強管理產出更大的效益。所以,管理創新要滲透到生產的全過程,各個環節、各道工序、各個崗位都要挖掘潛力,盡可能地實現效益最大化。

6班組技術創新活動的具體步驟

班組技術創新工程,是指將各種生產要素(如生產資料、勞動力等)和生產條件進行重新組合,並把新的組合應用到實際生產過程中去,以便獲得新的價值和利益。技術創新包括技術本身的創新、經濟過程的創新、組織管理的創新、企業文化觀念的創新等。

“創新工程”是工會適應當前形勢、任務的要求,把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引導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建功立業上來的重要舉措和有效載體。“創新工程”的實施,有利於增強職工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提高職工的勞動技能;有利於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有利於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

實施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的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為方向,以實現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目標為主要內容,以企業為主體,把增強企業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抗禦風險能力和提高企業整體素質作為主攻方向,把解決影響企業發展的難點問題和幫助虧損企業扭虧增盈作為重點,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組織廣大職工圍繞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增加品種、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開展各種群眾性的經濟技術活動。並以此為龍頭,以新的觀念、新的思路、新的舉措,掀起一個群眾性的經濟技術創新熱潮,充分展示工人階級的偉大創造力量。

實施“創新工程”要堅持的幾個原則

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在繼承中創新;立足基層,注重實效;堅持群眾性,充分發揮工人、科技人員、管理幹部三結合和企業、科研單位、大專院校三結合的優勢;把自主創新和消化吸收與引進適用技術結合起來。

實施“創新工程”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強領導,統籌規劃;加強調查研究和分類指導;重視發揮人才、信息和網絡的優勢;建立和完善激勵機製;加強宣傳,形成聲勢;開展“爭當新型勞動者”係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