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要配備一定的空間場所。創新需要嚐試,而嚐試需要物質條件和試驗場所。這就要求每個部門在任何情況下都嚴格製訂和執行計劃,將會因規定得過死而製約創新。因此,為了使企業員工有時間去思考、有條件去嚐試,組織製訂的計劃應有一定的彈性。
(3)建立正確的獎酬製度。行為科學理論證明,要使人的某種行為方式得以長期延續,必須進行有效地激勵。要調動、激發每個人的創新熱情,就應建立合理的評價和獎酬製度,否則,繼續創新的動力就會漸漸失去。促進創新的獎酬製度至少應把握好三個問題:
①對個人成就進行肯定,建立一個多樣化、差別化的物質激勵製度。物質激勵永遠是吸引和激勵人才的基礎因素。其中,對創新能產生重要影響的員工擁有持股和股票期權,是國外企業廣泛運用的激勵方式。
②給予創新者足夠的發展空間,高度重視精神激勵的作用。對於許多創新者而言,獲取高薪謀生隻是進入組織、為公司效力的誘因,自己的創意能獲得采納和讚賞才有最大的成就感。精神激勵的作用是使員工感覺到自己價值得已實現,從而對企業產生信任並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聰明才智。
③獎酬製度要既能促進內部競爭,又能保證成員間的合作。
④製定一個科學的獎懲製度。其中可以允許失敗,但不允許不創新。對成功的創新者報以鮮花和掌聲固然重要,但鼓勵進取中的失敗者更需要遠見卓識和過人的勇氣。國內某企業推出“科技敗將表彰獎”,其標準是:“隻要你敢於挑戰,敢於嚐試創新,即使失敗了同樣值得獎勵”。
2班組進行管理創新的措施
江澤民同誌對創新問題作過多次重要指示。指出: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素質,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哪一個民族和國家善於創新,它就發展快;反之哪個民族和國家因循守舊,它就會落後,就會在世界上處於挨打的被動局麵。這些重要指示同樣適用於企業班組。不重視管理創新、不善於管理創新的班組,就不會有生機和活力。
班組管理創新包括思維創新、製度創新、組織創新、方法創新等等。創新的內涵具有以下這些獨特的性質:
新穎性:與眾不同,突破傳統,這是創新的最主要特點。
超前性:創新是一種首創,即第一個。
理念性:創新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勞動。
實踐性:創新是一種實踐活動,從實踐中來,並接受實踐的檢驗,這是創新的共性。
3班組創新的內容和類型
班組創新的內容和性質
班組工作創新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製度創新、組織創新、文化創新等。創新的內涵具有以下這些獨特的性質:
(1)新穎性:與眾不同,突破傳統。
(2)超前性:突破思維定勢,前瞻思考。
(3)實踐性:創新是一種實踐活動,從實踐中來,並接受實踐的檢驗。
其中,新穎性是班組工作創新的最主要特點,實踐性是班組工作創新的共性特點。
班組創新的類型
班組創新的類型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有許多分類方法,按照創新的對象,創新可分為觀念創新、目標創新、製度創新、組織創新、環境創新、技術創新、知識創新、管理創新等。
(1)觀念創新。企業觀念創新是企業在認識客觀世界過程和市場經濟中,不斷地對各種觀念進行組織、更新和優化的活動過程。管理觀念又稱管理理念,它是指管理者或管理組織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由現實條件決定的經營管理的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的綜合體。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進經濟發達國家的優秀企業家提出了許多新的企業管理思想和管理觀念,如知識增值觀念、知識管理觀念、全球經濟一體化觀念、戰略管理觀念、持續學習觀念等。
(2)目標創新。目標創新是指企業班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事經營生產活動,並按照市場的需求由企業提供特定的產品或服務。一旦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要求企業班組的生產經營方向、管理目標以及企業在生產過程同其他的社會經濟組織的關係進行相應的調整,企業班組必須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其自身的變化適應市場環境和消費的需要,以謀求生存和發展。每一次經營生產的調整都是一種創新。
(3)製度創新。製度是企業班組組織運行方式的原則規定。製度創新則需要從社會經濟角度來分析企業班組中各成員間的正式關係的調整和變革。企業班組製度主要包括組織製度、生產經營製度和管理製度等方麵內容。企業班組製度的創新方向是不斷調整和優化企業經營者、管理者、勞動者三者之間的關係,使各個方麵的權利和利益得到充分體現,使組織的各種成員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4)組織創新。組織是指企業為了保證正常運行所需要的、各個職能部門、班組及其相互關係的集合。組織機構和結構的創新是指不同的企、班組,以不同的組織形式,在同一企業,在不同的時期,機構設置和結構的形成都要隨經營活動的變化而變化,對組織機構和結構作相應的調整。組織創新的目的在於更合理地組織管理人員,提高管理的勞動效率和效益。目前企業組織結構的創新其主要趨勢是構建“柔性”組織結構,有適應變化的能力和富有彈性的組織結構,能快速地獲取新信息,在動態商戰中迅速定位。柔性組織的特點是信息網絡化、扁平化、虛擬化、國際化、智能化、多極化。
(5)環境創新。環境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土壤,同時也製約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班組環境創新是指通過企業積極的創新活動去改造環境,引導環境朝著有利於企業經營管理的方向變化。如通過企業公關或參與活動,影響政府、地區的政策製訂;通過企業的公益活動和技術革新,影響社會技術進步的方向。就企業來說,環境創新的主要內容是市場創新、交通環境創新、城市環境創新等。通過企業各種營銷活動體現市場創新豐富多彩的內容。通過加強廣告宣傳來賦予產品的心理使用價值,引導消費,提高市場占有率等,這些企業班組的參與同樣十分重要。
(6)技術創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指出,“技術創新,是指企業應用創新的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產品質量,開發生產新的產品,提供新的服務,占據市場並實現市場價值。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技術創新是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重要前提”。這段話把技術創新的手段、目的、主體和重要相關關係都作了明確的界定。技術創新既包括“硬技術”創新,如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等,也包括“軟技術”如“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技術創新的內容包括原材料、生產設備、人事管理、工作方法等要素創新,又包括生產工藝、生產過程、產品等要素組合方法的創新。
(7)知識創新。所謂知識創新是指為了企業的成功、民族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創造、演化、分配和應用新的思路,使其轉變成市場化的商品和服務。由此可見,創新過程中的基本範圍除包含構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基礎外,還包含可產生新的思想並將其融入有發展前景的商業產品中去的知識。知識是創新的核心組成部分,而不是技術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