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班組的質量管理(2 / 3)

3創建QC小組的方法和措施

QC小組的概念

QC小組是指生產或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職工,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效益為目的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開展活動的小組。

QC小組是企業中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的一種有效的組織形式,是職工參加企業民主管理的經驗同現代科學管理方法相結合的產物。QC小組同企業中的行政班組,傳統的技術革新小組有所不同。

QC小組的特點

QC小組有以下幾個特點:

(1)明顯的自主性。QC小組以職工自願參加為基礎,實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啟發,共同提高。

(2)廣泛的群體性。參加QC小組的成員不僅包括領導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而且注重吸引生產、服務工作第一線的員工參加,特別是一線班組長參加,廣大職工群眾在QC小組活動中群策群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高度的民主性。QC小組長可以是民主推選的,可以由QC小組成員輪流擔任課題組長;在QC小組內部討論問題、解決問題時,小組成員是平等的,不分職務與技術等級高低,高度發揚民主精神,各抒己見,互相啟發,集思廣益。

(4)嚴密的科學性。QC小組在活動中遵循科學的工作程序,步步深入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堅持用數據說話,用科學方法分析與解決問題。

(5)QC小組的規模不宜過大,以3~10人為好。也可以由工人、幹部、技術人員結合組成。

QC小組在實施全麵質量管理中的作用

QC小組充分體現了全麵質量管理的全員參與和持續改進的特點。QC小組活動正是遵循PDCA循環的科學程序,運用統計方法和其他科學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因此,QC小組是實施全麵質量管理的群眾基礎,是全麵質量管理的活力源泉。實施全麵質量管理,都必須通過QC小組的形式,把廣大職工群眾組織起來,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夯實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促進質量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組建QC小組的原則

(1)自願參加,自由結合。指在組建QC小組時,小組成員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自願結合在一起,自主地提出開展活動的要求。

(2)靈活多樣,不拘一格。QC小組的建立和活動可以不拘於幾種模式,而應該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如按參加人員和任務分,QC小組可分為現場型QC小組、服務型QC小組、管理型QC小組、技術攻關型QC小組等。

(3)實事求是,聯係實際。QC小組的組建要循序漸進,開始可先組建少量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QC小組,使職工增加感性認識,逐步誘發參與的願望,然後再展開發展QC小組。切不可操之過急,更應避免中途夭折。

(4)自上而下,上下結合。自上而下是組建QC小組的過程,上下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基礎。“上”是指主管質量工作的人員或比較了解實際質量問題的人員,他們對QC小組的成立可以起到引發、指導和協調作用。自上而下、上下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成功途徑。

QC小組組長的職責及其要求

QC小組組長是QC小組活動的最基層的推進者,是QC小組的核心人物,一個QC小組能否有效地開展活動,組長起著重要的作用。QC小組長可以是自薦並經小組成員認可的,也可以是由小組成員共同推舉的。

QC小組組長的基本職責,就是組織領導QC小組有效地開展活動。其具體職責可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麵:

(1)抓好QC小組的質量教育。開展QC小組活動,應自始至終抓好教育不放鬆。通過教育,增強全體組員的質量意識、問題意識、改進意識、參與意識,加深對QC小組活動宗旨的理解。通過教育,使組員對開展QC小組活動的科學程序和有效方法能正確理解,並會結合活動實際靈活運用。教育要通過多種形式——包括聽課、成果交流、在活動實踐中學習等,不間斷地進行,以使教育成果不斷鞏固,教育內容不斷深化,從而不斷提高小組活動的水平和小組活動的有效性。

(2)製訂小組活動計劃,按計劃組織好小組活動。QC小組長還應在活動中注意檢查活動計劃的實施情況,發現偏差後應及時與組員一起研究補糾措施,以保證預定目標的實現,或必要時修訂原計劃,上報主管部門批準後實施。在製訂QC小組活動計劃時,組長要注意使活動內容與形式多樣化,既有共同的學習研討活動,又有分頭的改進、改善活動,還可以把一些文體娛樂與交往活動穿插其間,為組員創造一個寬鬆愉快的工作環境。

(3)做好QC小組的日常管理工作。QC小組組長要按照企業製訂的QC小組活動管理製度,經常組織全體組員開展QC小組活動,做好活動記錄、出勤考核,組織整理、發表活動成果報告,並注意組織活動總結,以不斷改進小組活動方式,提高活動的有效性。

(4)QC小組組長在QC小組中的地位與職責,決定了要做好一個QC小組組長所應該具備的一些條件,也就是對他的一些要求:

①是推行全麵質量管理的熱心人。

②業務知識較豐富。在QC小組活動中,QC小組組長不僅是組織者,還能當“小先生”,帶動組員不斷提高技術業務素質。

③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QC小組長要能夠調動組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善於集思廣益,團結全體組員一起有效地開展QC小組活動。

質量管理小組的活動步驟

QC小組成立後,就要開展活動,活動是小組的生命力之所在。

QC小組活動的主要步驟包括選擇課題、現狀調查、設定目標值、分析原因、確定要因、製訂對策等。

(1)選擇課題。QC小組活動要成功,選題恰當是非常重要的,為做到有的放矢並能取得成果,選擇課題應該注意以下方麵:

①選題要有依據,注意來源。QC小組選題應以企業方針目標和中心工作為依據,解決實際問題。課題來源既可以是組員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也可以根據企業中心工作需要設立,還可以由上級招標或指令性下發課題。總之,和企業生產有關及急需的質量課題都可以列入小組活動。

②選題要具體明確,避免空洞模糊。

③選題要小而實,要適當,避免大而籠統。這樣小組能不斷地解決實際問題。選題要先易後難,這樣有利於鼓舞士氣。

(2)現狀調查。通過調查現狀,掌握必要的材料和數據,進一步發現問題的關鍵和主攻方向。

注意調查的情況要真實可靠、客觀。對數據的分析處理應采用較科學的方法,避免產生差錯,得出錯誤的結論。

(3)設定目標值。目標值能為QC小組活動指出明確的方向和具體目標,也能為小組活動效果的檢查提供依據。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①目標值應與課題一致。

②目標值應明確集中。QC小組活動每次最好隻定一個目標,最多不超過兩個,目標過多,效果就不明顯。

③目標值應切實可行,避免因目標值過高達不到預期目的而影響士氣。

設定目標常用柱狀圖、折線圖等。

(4)分析原因。初步找到主要質量問題後,可按人、機、料、法、環、測等六個因素進行分析,從中找出造成質量問題的原因。

(5)確定主要原因。可以通過現場驗證,現場測試,測量找到主要原因,不能用測量解決的問題,要通過調查分析解決。

(6)製訂對策。原因找到了,就要針對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對策,應對照目標值采取相應措施以達到預期目的。對策要具體可實施,不應隻羅列空洞口號,而使執行者無所適從,也不能檢查。

(7)實施對策。

①嚴格按照對策計劃行事。因為對策計劃是經過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和對策的結果,嚴格按照對策計劃行事,有利於活動趨向目標,有的放矢地取得好效果。

②注意記錄和檢查。實施的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和結果等項要記錄在冊,以便為整理結果向上報告提供依據。

(8)檢查效果。檢查的目的是要確認實施的效果。其方法是通過活動前後的對比分析活動的效果。如果采用排列圖對比時,主要項目的頻數急劇減少,排列次序後移,總頻數也相應減少,說明對策措施有效。如果各項目和頻數雖然都有少量變化,但排列次序未變,說明對策措施效果不明顯。如果雖然主要項目後移,次要項目前移,而總頻數無多大變化,則說明幾個項目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有些措施可能有副作用。如果出現活動結果未達到預期目標值,也是正常和允許的,但是應進一步分析原因,再次從現狀調查開始,重新設定目標。

(9)鞏固措施。鞏固措施是指把活動中有效的實施措施納入有關技術和管理文件之中,其目的是防止質量問題再次出現。注意任何文件的修改都必須通過文件控製程序進行,不得隨意進行。

(10)總結回顧並做出未來的計劃。QC小組活動一個周期後,要認真總結經驗。總結可以從活動程序、活動成果和遺留問題等方麵進行。

①從活動程序方麵,應檢查在以事實為依據,用數據說話方麵,哪些方麵是成功的,哪些要改進。

②在方法方麵,哪些地方是成功的,哪些地方尚有不足,需要改進等。

③在活動成果方麵,除了注意有形成果之外,還要注意無形成果的總結,如質量意識、問題意識、改進意識、參與意識的提高,個人能力的提高,解決問題的信心、團隊精神的增強等。

對質量管理小組的活動成果進行定期總結

要編寫QC小組成果報告,總結經驗。要組織人員對QC小組的成果進行評審,主要是肯定成績,找出不足。1997年中國質量管理協會製訂並頒布了《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標準(試行)》,並於2000年年初進行了修訂,可參照使用。

4提高班組產品質量的有效途徑

班組是企業產品的直接生產單位,是產品質量的直接監控者,班組生產工作開展的好壞,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優劣,而產品質量的優劣,決定著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抓好班組產品的質量,是班組長的一件大事。

影響班組產品質量的主要原因

生產的連續性,決定了某一個班組不可能獨立完成產品的全部生產過程,而隻能完成其中一部分質量指標或是為了達到某一個質量指標而進行的指標控製,這種對部分或某個質量技術指標控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下道工序或整個產品質量的優劣,這就說明班組的工作質量是產品質量的基礎,因此,班組產品質量如何,也集中反映在工作質量上,即操作波動和質量檢測。

生產波動一般分為正常波動和異常波動,正常波動一般因原料質量差異、設備磨損、操作調節微小變化、工藝指標控製範圍的正常變動等因素引起,對產品質量影響不大。異常波動一般因操作不按規程進行、工藝監控不嚴、設備帶病運轉、溫控測速不準、原料不符合質量標準等因素引起,對產品質量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