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員工的安全培訓
在所有的員工中最可能受到傷害的是新進員工,因此,班組長應密切地關注新進員工,做好班組新進員工的安全培訓工作。
為了確保取得更佳培訓效果,班組長還應該做到下麵幾點:
(1)製訂安全目標和職責。為新進員工製訂具體的安全目標和職責。沒有具體的目標和職責,新員工就易忽視安全行為。
(2)師傅帶徒弟。為新員工提供一名師傅,師傅應能承擔一對一的培訓,保證以可靠和正確的方式,將標準的實踐方法和程序,合格的操作方法以及全麵的安全文化傳授給新員工。
(3)指定一名“安全夥伴”。即使這位安全夥伴並不能在所有時間內都能和新員工一起工作,也應安排這位夥伴一日數次前來檢查新員工的安全行為。這樣可使新老員工雙方都得到提醒:安全無處不在。
(4)確保監督。應保證安全經理、工長甚至工廠經理能經常地進行直接檢查。檢查員工是否正在安全地工作,可加深員工的受檢印象,讓新員工知道安全行為的得分,以及公司確實在為安全操心。
(5)不要對任何事情作假定。經多次證明,對事情的假定常常是事故的原因。
(6)製訂期望事項。可以期望新員工會養成所需的安全舉止,表現出所需的安全行為和始終堅持所需的安全文化。應當為新員工留出足夠的時間來證實其經培訓獲得的技能,不可指望一次性的培訓和演示,即已十全十美。
4消除與改善安全隱患的步驟
預防安全隱患
(1)設定工作計劃,並加以實施。
(2)決定作業程序(包括異常時的措施標準)。
(3)分配作業。
(4)依作業程序,實施作業者的新培訓訓練。
(5)命令、指示作業者,事前與之磋商。
(6)促進設備的安全化並維護。
(7)促進環境的安全化並維護。
(8)實行作業前的檢驗工作。
(9)提高作業者的安全衛生觀念,促使其遵守安全規則及作業程序。
發現安全隱患
(1)分析、評價作業計劃的實施狀況。
(2)擇定應改善的作業,並分析其作業法。
(3)檢討作業程序。
(4)知悉作業者身心的缺陷。
有關性向測驗、健康診斷、體力測定等資料,可自作業者本人或人事調查表等處獲得。
(5)檢驗巡視工作現場,借以發現不安全狀態、行動或異常事態。
(6)依災害統計與事例,分析其災害。
(7)確認對策的施行情形。
消除、改善安全隱患
(1)分析評價實施成果,並作適度的處理。
(2)改善作業方法。
(3)檢查作業程序,依其結果修正。
(4)依性向測驗、健康檢查等結果,或作業者個人的申述而加以處理。
(5)更換作業者的配置,令其遠離危險或有害的業務。
(6)實行作業者再教育,糾正其不安全的行為。
(7)加強作業中的監督指導,並改善其不安全行為。必要時,可徹底推行保證器具的使用運動。
(8)就工作場所的檢視結果,改善各種不安全狀態,或者是針對有害要因的設施,實施防護、隔離、或遙控操作等。
落實班組安全檢查工作
(1)工作前檢查個人防護用品是否合格,工作中是否正確使用。
(2)定期檢查班組安全用具是否符合要求,並保證安全用具完好,發現缺陷及時更換。
(3)發現班組成員(包括班組長)工作過程中的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行為,及時製止或糾正過來。
(4)現場工作時要嚴格把關,檢查到位,要加強監護並及時提醒作業人員注意安全事項。
(5)經常檢查本班組所管轄的設備以及現場設施的安全狀況,要善於發現各類事故隱患並協助班組長及時采取保證安全的防範措施。
(6)檢查班組安全活動中提出的要求及措施完成情況,以及遺留的問題是否能及時解決。
下麵看一起因違章操作造成的慘劇:
一日,廠鑄造車間生產現場一片繁忙景象,白班大班長老謝正在指揮45噸劃線平台鑄鐵件的澆鑄作業。這一陣子,廠裏加工合同飽滿、生產任務很緊、作業現場混亂,班組已顧不上定置管理的規定,現場工具、模版亂堆亂放,甚至地麵上有幾處積水也顧不上清理。老謝明知這已犯了鑄造作業安全的大忌,還是決定先完成生產任務再說。他心想:隻要生產搞好了,效益上去了,就是一使遮百醜。什麼安全生產、文明生產,都是小事一樁。
砂模已經成型,衝天爐中熔化了的鐵水已經符合各項理化要求,鐵水包順利到位,一件新的產品就要誕生了。
14時20分,衝天爐開始出鐵水。當爐前工向鐵水包放了約兩噸鐵水時,開始堵鐵口。可是,連續堵了六次都沒能堵住,致使衝天爐內的4噸多鐵水全部流出,將鐵水包裝滿並外溢。此時,鐵水包重約55噸。工人在吊運鐵水包過程中,像往常一樣用一台三噸電葫蘆起吊,由於超重無法吊動。老謝不甘失敗,將同一軌道梁上以前違章安裝的另一台三噸電葫蘆調過來,準備用兩台三噸電葫蘆一起吊。老謝並沒經過專門的起重作業培訓,沒有特種作業操作證,按規定,他不能進行起重作業。可是為了完成生產任務,他顧不上這些。他親.自將兩台電葫蘆吊的鋼繩掛到鐵水包上,指揮兩台電葫蘆同時向上吊。由於超重,龍門吊架北端抬起,北輪已離開了鐵軌,龍門吊架隨時有傾倒的危險。如果龍門吊架傾倒,必然帶倒鐵水包,砸壞衝天爐,後果不堪設想。
第二次起吊又失敗了。這時,老謝急得火冒三丈,以往他最能攻難關打硬仗,這次說啥也不能掉鏈子。他想如果不盡快把鐵水澆出去,讓鐵水凝固在鐵水包裏,損壞設備,耽誤了生產,損失可就大了。於是他下定決心,行使大班長的權利,命令手下十八名工人站到龍門吊架北側底腳橫梁上當配重,準備進行第三次起吊。麵對滿滿一罐高溫鐵水,麵對險些傾倒的龍門吊架,大家心情十分緊張。在大班長嚴肅的目光逼視下,大家還是不情願的向北側底腳靠攏過來,幾個膽大的青年先站了上去,隨後膽小的、年長的也都相繼站了上去。在很小的平麵上,這麼多人互相拉著、抱著才能勉強地站立著。
14時35分,老謝指揮兩台電葫蘆再次起吊,鐵水包吊起來了。由於有18名員工當配重,這次龍門吊架沒有傾斜。老謝十分興奮,臉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悅。然而,當他指揮特鐵水包吊運過龍門吊架南側底腳橫梁一米多遠時,因超負荷,歪拉斜拽,鋼絲繩被拉斷,鐵水包墜落傾倒。滿滿一罐高溫鐵水頃刻間潑灑在有積水的地麵上,立刻引起噴爆,現場煙塵彌漫,一片狼藉。當即造成了重大人身傷亡。而有的人是在四散奔跑時,被現場亂堆亂放的雜物絆倒,造成的傷害。
這起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4人重傷、10人輕傷。大班長老謝因違章指揮,強令員工冒險作業,造成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觸犯法律,受到刑事處罰。老謝為自己的愚昧無知和魯莽妄為付出了無法彌補的慘痛代價。
5開展危險預知活動的方法
危險預知,簡言之就是預先知道生產或作業過程中的危險性,進而采取措施,控製危險,保障安全。這項活動是日本中央勞動災害防禦協會於1973年提出“零事故運動”的支柱。實踐證明,班組開展危險預知活動是安全工作之法寶。
危險預知應包括的內容
(1)班組長要對本班組管轄範圍或承擔的作業項目,先要明確無誤,對重點、難點、危險點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數。
(2)班組應對所承擔的項目、任務,可能會發生哪種傷害,引發哪類事故,如觸電、起重傷害、落物、墜人、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等,都要在作業前仔細預想,並運用因果圖、事故樹分析等方法,分別列出對策加以落實,防患於未然。
(3)讓班組每個成員都清楚,從人、機、料、法、環幾個方麵細化分析,認真填寫危險預知報告書,交班組長和有關人員批準,並在作業前的準備會上做出交底。著重從作業狀況、發生事故因素、潛在危險、重點對策、預防措施方麵下工夫,以此來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和事故處理能力,達到危險預知大家清楚,危險報告人人會寫,從而保證每次危險作業都能順利完成。
(4)班組長要做明白人。班組長和職工之間、職工和職工之間,工作、生活、學習在一個特定的班組集體中,同誌情、工友愛、師徒誼,組成一個共同體。班長要通過“上班看臉色、吃飯看胃口、幹活看勁頭、休息看情緒”來發現班組成員的心理、體力變化,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5)就每一個具體項目而言,班組長都要按照“人員是否足夠、素質是否適應、配合是否默契、方案是否可行”的要求,精心組織,合理安排。
危險預知關鍵是深化隱患檢查整改工作
(1)加強巡檢,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到位。班組長在班中巡檢,要對生產工藝過程,設備運行狀況,安全裝置、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等進行巡檢,每小時一次,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整改,如果本班組解決不了要及時上報。
(2)班組成員要進行“五查”活動。即查不安全裝置、不整潔環境、不安全行為、不標準操作、麻痹湊合作業。並把查與不查、查粗與查細、查多與查少、查深與查淺列入各成員的業績考核中,與獎金掛起鉤來。
(3)班組建立缺陷檢查、隱患整改台賬。做到記錄齊全、填寫認真、情況真實、有據可查。
危險預知前提是提高班組整體素質
(1)強化班組危險預知安全講話。班組長根據生產特點、作業內容,用安全講話的形式,用正反兩方麵的事例來說明安全作業的要點、安全注意事項、預防事故的措施等。
(2)開展事故案例教育。每月或每周,將曆史上這一月或這一周發生的事故案例列出,作簡要的分析評論,達到以案說法、以案說責,杜絕重複性事故的發生。
(3)練內功提高全員素質。對班組成員要有計劃分批組織安全技術輪訓,對檢修班組要按期進行特種作業考核複證,也可進行多項技術培訓、模擬常見的設備故障,找出安全對策,營造良好的班組安全文化氛圍。
(4)深化“結對幫促”活動。班組成員生產水平不同,安全技術各異,必須建立安全監督崗,開展結對幫促活動。以此識別危險物質、識別危險能量、識別危險環境、識別危險行為、識別危險轉化,通過“五識別”來深化“結對幫促”活動。
總之,班組安全工作要想紮實有效,就要開展危險預知,強化班組控製危險的能力,加快隱患檢查整改頻率,提高班組整體安全素質。
6進行班組安全檢查的措施
班組安全檢查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現日常生產中安全隱患的有效方法。安全檢查是專業性、技術性要求很高又非常細致的工作,同時也是容易走過場的工作。因此,安全檢查必須高度重視,求真務實,絕不能作“秀”。通常,應對以下內容進行檢查:
安全檢查的內容
(1)查安全意識。檢查班組成員是否牢固樹立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意識,將“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到“我會安全”。
(2)查規章製度是否健全、能否執行。檢查是否有安全操作規程;查安全操作規程是否公開張掛或放置;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是否貫徹了“三同時”原則;如果發生事故,是否認真執行了“三不放過”原則;查安全信息是否能迅速傳達到班組。
(3)查生產設備、設施和安全器具是否正常。如果生產設備存在安全隱患,就像有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引發事故,因此,一定要認真檢查生產設備是否存在事故隱患;查設備安全裝置是否齊全,勞動條件、作業環境等是否符合安全生產的要求,如設備器材堆放是否合理、整齊,通道是否暢通;查防塵、防毒等安全生產設備是否正常有效地投入使用,是否按要求配備相應設施和衛生用品,如洗手池、藥箱等;查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是否按監察規程執行;查消防器材是否按規定放置並定期檢查更換;最後,查安全防護、保險、報警、急救裝置或器材是否完備。
(4)查有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
(5)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是否齊備及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種類繁多,一定要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配備有效的勞動保護用品,並讓員工正確使用。
(6)查安全計劃措施是否落實和實施,特別是一些整改計劃,能否落實與班組的監督檢查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