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創建學習型工會小組
1.學習型工會小組的主要特征
學習型工會既然是一個組織,所以應具有學習型組織的普遍特點,還有不少自己工會的特色。
自主學習
學習型工會的學習活動,一般以分散的自學和集中交流,輔導和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這種學習活動不是上級規定的、指令的,而以自身發展實際需要確定的,因此,體現了相當大的自主性。這種學習活動在新形勢下,要做到“四個轉變”:在學習觀念上,要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從追求“一紙文憑定終身”的傳統思維定勢,向樹立終身學習的全新理念轉變。在學習內容上,以單一的崗位讀書、技能培訓,向提升學習能力和注重新知識、新技術的更新能力轉變。在學習組織上,從分散、無序的個體自學,向有組織有計劃的團隊學習。在學習方式上,從“缺什麼、補什麼”的被動學習方式,向超前跨崗位學知識、學本領,提升綜合素質轉變。在學習效果上,從注重形式、注重上報,向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注重實際效果轉變。這裏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光肯學習是不行的,更重要的還得善於學習,即在學習上要進行革命,就是要學會學習。
自行管理
學習型工會的學習管理,也是自行管理的。從課題的設置。學習交流活動的安排以及學習測試,一般都是采取能者為師的方法和自行管理的方法進行的。學習型組織管理理論認為我們在工作中不外乎會碰到兩類問題,一類問題是收斂性問題,即通過討論與研究,答案越來越收斂、明白;第二類問題是發散性問題,這類問題越討論答案越多,而且許多結論是互相矛盾的。問題不論大小都要一級級向上彙報,這樣的組織活力是不大的,而應發揮自行管理的作用。
自我設計
學習型工會的學習活動不能“腳踏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應該進行自我設計,可以請輔導老師來協助進行,但是從提升學習力的角度出發,還是以自我設計為好。因為自身的學習狀況、學習進度、學習目標、學習效果都離不開自我感覺和發展要求。
自我創造
學習型組織管理理論認為,企業的工作有兩類:一類是反應性的,一類是創造性的。在實際中,企業裏絕大多數的人、絕大多數的精力用於反應而沒有用於創造。什麼叫反應?就是上級來檢查了,反應一下,下級出了問題反應一下,平級發生了矛盾反應一下,出事故了反應一下。反應有什麼作用?最多能維持現狀,有時現狀都維持不了。而美好的事業、企業的發展要靠創造。我們所說的與時俱進,就是講創造、講創新。學習型工會當然需要不斷創造、不斷發展和不斷前進。
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強調自我,這個理念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內因是第一位的。怎樣使一個組織具有很強的自我超越能力?要具備三個要素:
(1)開展境界教育。不要認為思想教育過時了,不論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不論私營企業還是國營企業,不論黨團組織還是工會組織,必定要注意思想教育,隻是立場、觀念、方法不同而已。日本一家鋼鐵公司在公司門口豎了一個很大的鋼製的“人”字,這就是他們的境界教育。它告訴員工他們應把公司建設成鋼鐵巨人,世界的鋼鐵巨人。
(2)把工具性工作觀變為創造性工作觀。假如一個人把工作看做是換取報酬的工具,他的創造力就不大了。反之,這個人能創造性工作,其能量就大了,這個組織的力量也就增強了。
(3)向極限挑戰。學習型組織理論認為;一個人、一個公司發展的最大障礙即不是上司,也不是環境,而是你自己頭腦裏的“極限”——自我極限、常規極限和死亡極限,往往會影響一個人、一個公司的發展。我們平時常常聽說的“要戰勝自我”就是這個道理。學習型工會就要有“自我超越”的理念、精神和行為,要克服自己無所作為的自卑思想。
2.學習型工會小組的基本要求
根據學習型組織的基本條件,學習型工會的基本要求是:
(1)在廣大工會幹部和工會會員中普及終身學習的理念,形成了團隊學習、全員學習、全程學習的製度和氛圍,工會組織內各種學習型團隊(工會委員會、工會分工會、工會小組)要普遍建立,並能取得一定實效。
(2)有創建學習型工會的長遠規劃、近期目標和實施辦法;有健全的組織領導體係,有明確的各類人才培養目標和任務,教育培訓工作在本行業同類組織中保持先進。
(3)維護工會幹部、工會會員的學習權利,為工會幹部、工會會員接受職業教育與培訓提供平等機會和保障措施。
(4)工會幹部、工會會員的學習熱情。學習成果和勞動創造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形成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以學習推動工作,以工作促進學習的局麵,要實現學習成果與工作成就的共享與互動,推動組織持續發展。
(5)領導成為學習的帶頭人。組織內有形、無形的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建立了終身學習和學以致用的激勵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