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工會要在新的形勢下更好地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活動。根據工會十五大的新精神,當前工會群眾性經濟技術活動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麵:
(1)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堅持企業需要,職工歡迎,著眼於做好人的工作,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2)要立足基層,因地製宜,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的重點、難點和薄弱環節開展活動為企業參與市場經濟競爭和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3)要以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和提高職工素質為重點,更快地提高職工的科學技術知識和技能,更好地發揮職工的智慧和潛能,進一步增強群眾經濟技術活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要以企業生產一線為基礎,進一步擴大到經營管理、市場信息和商品流通等方麵,圍繞質量、品種、成本、效益、安全中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開展群眾經濟技術活動。
(5)工會群眾經濟技術工作的成果評價要堅持效益原則,向企業承認,市場讓用戶滿意方麵轉變,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經濟體製的激勵機製。
(6)加強勞模的培養、評選、表彰和管理工作,要進一步從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特別是通過製定和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勞模工作的管理,引導和組織職工更加廣泛地開展學先進、趕先進活動,使勞動模範所代表的工人階級的先進思想和模範行動日益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推動社會全麵進步。
7.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的開展
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是職工群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趕超先進,充分發揮積極性、創造性的實踐活動。
社會主義勞動競賽遵循的原則
(1)圍繞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這個中心來進行,每一個具體的企業,就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來確定競賽的具體目標;
(2)堅持“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原則,它體現勞動者之間同誌式的互助合作關係;
(3)競賽有利於職工參加的原則,體現廣泛的群眾性;
(4)精神鼓勵與物質鼓勵相結合,使競賽成果與職工的政治榮譽與物質利益有機結合,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勞動競賽的形式
長期以來,各級工會組織創造出許多勞動競賽的有效形式。根據勞動競賽的實踐來看,競賽的形式大致有:
(1)同工種、同業務競賽,這種形式的競賽,其競賽的內容基本相同,可比性強,便於互相學習和交流經驗,也適合於一些單項內容的競賽。
(2)上下工序協作競賽。這是同一產品上下工序之間開展競賽的一種形式。使每道工序按時、按質和按量地均衡生產,使生產過程環環緊扣,從而保證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
(3)科室業務競賽,這是組織科室技術人員和幹部參加競賽的一種形式。比如組織工程技術人員針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攻關,解決生產、技術難題。
新形式下的勞動競賽
在新形勢下,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必須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以市場為導向,為企業參與競爭服務。
(1)勞動競賽的模式應向企業需要靠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更好地針對本企業當前生產經營需要,確定小型、多樣、實效的競賽模式。具體來講,就是競賽規模要小。競賽實施的時間要短;競賽的目標要明確,從而加強競賽的針對性,使競賽收效更為顯著。
(2)勞動競賽的指導方針要向提高職工素質方麵轉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量已不再是決定企業興衰的唯一因素,科學管理、職工技術素質等對企業效益影響的比重加大。因而,勞動競賽要以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技術攻關等內容開展,競賽更加注重職工智力資源的開掘,而不僅限於體能的挖掘。
(3)勞動競賽必須向經營、流通、信息、科技方麵發展。應改變以往隻局限於生產領域的範圍內開展競賽,而參賽人員也必須從局限於生產工人向企業全體職工參加,使每個職工都為企業競爭服務。
班組勞動競賽的特點
工會小組是所在基層勞動競賽的主要組織者。工會小組所在的班組勞動競賽是班組之間、職工之間,以出色完成兩個文明建設為目標,展開的爭先進、創一流,先進幫後進、後進趕先進,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競賽活動。
工會小組組織的班組勞動競賽有其特點,這主要表現在:
(1)它是企業勞動競賽的落腳點。班組勞動競賽是企業內各種形式、內容、規模的勞動競賽的落腳點。
(2)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班組勞動競賽在促進生產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同時,有利於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利於職工樹立積極進取的勞動態度。
班組勞動競賽的內容
班組勞動競賽的內容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1)提高班組生產經營管理方麵內容的勞動競賽。在市場經濟形勢下,要由過去僅注重班組的縱向生產領域的競賽,擴大到科室部門的經營管理、設計、技術、政工、服務係統的多層次、多類型的縱向與橫向交叉的全員、全過程的涉及生產經營管理各方麵的競賽。
(2)提高職工素質方麵的勞動競賽。班組直接管理著職工,班組管理水平和整體素質的提高,直接與所屬職工的素質相關,因此要重視組織意在提高職工素質方麵的勞動競賽,如“特級操作手”、“文明職工”、“優秀工人”、“優秀工管員”等競賽活動。
(3)推進技術進步方麵的勞動競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把科技成果應用於生產,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裝備改造落後的技術、工藝和裝備,大力推廣和運用先進操作技術,從而大幅度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是技術進步、技術改造的要求。推進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應成為班組勞動競賽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在班組中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小改小革、技術活動。技術協作交流、操作技術培訓、比武活動等內容的勞動競賽,激發和調動了職工的主人翁積極性和創造力,推動了技術進步。
勞動競賽的類型和形式
工會小組勞動競賽的類型和形式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工會組織的班組勞動競賽,從總體上說可以分成兩類:
(1)是由上級工會組織開展的勞動競賽活動。這種競賽對工會小組而言,主要是積極動員職工參加以班組為參賽基本單位,以整體的指標實現情況來反映競賽的成績。如先進班組、模範班組競賽等。
(2)是工會小組根據生產、工作任務的要求和班組的特點自行組織開展。在這種競賽中,工會小組不僅要製定競賽的條件,還要做好競賽的組織、總結和評比工作。工會小組組織班組勞動競賽的形式,按不同標準可以分為以下形式:按考核範圍可分為單項和綜合賽;按考核目標可分為達標、創優、奪冠賽等;按競賽的對象可分為群體競賽和個體競賽;按競賽內容可分為技術、工藝、質量、產量、安全、節能、職業道德等方麵;按競賽時間可分有長期、短期、周、旬、月、季、年等。
工會小組的領導任務
工會小組在勞動競賽過程中,其內容和形式既要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又要充分考慮所在班組的實際情況,達到內容與形式、目標與效果的有機統一。工會小組要組織班組搞好競賽,關鍵要抓好四個環節,這就是:競賽前的目標確定,競賽開展後的中途管理,競賽結束時的效益統計,競賽以後的檢查、評比、獎勵。
(1)競賽前的目標確定。競賽的目標確定是搞好班組競賽的首要任務。製定班組競賽目標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麵:一是目標的合理性,確定競賽目標必須從實際出發,切忌盲目和偏激。競賽指標的確定應該定在平均先進指標之上,要讓職工經過努力才能達到。二是競賽目標與生產目標的一致性。隻有緊緊圍繞生產、工作任務以提高工會效率和經濟效益為中心,競賽目標才能落到實處。三是選擇適合本組特點的形式,要善於選擇最能表達競賽目標的形式。
(2)競賽的中途管理。搞好競賽的中途管理要做好以下兩方麵的工作:一是及時解決競賽中出現的問題。發現問題要及時分析,可召開班組“諸葛亮會”發動大家想辦法,研究對策,使勞動競賽健康地發展。二是及時抓好中間層次職工的管理。在班組勞動競賽中,必然會出現先進、中間、後進之分。做好中間層次職工的轉化工作台,使他們向先進層次靠攏,那麼競賽的效果就會大為提高。
(3)及時督促檢查,推廣先進經驗。勞動競賽能否取得實效,很重要的是競賽過程中的日常督促檢查和先進經驗的推廣工作。
(4)及時公布競賽成績,推動比學趕幫超,使競賽活動切實做到比有對象,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幫有措施,把競賽引向縱深。
8.技術協作活動的實施
職工技術協作活動是職工群眾在自願互利的基礎上,為實現共同的技術目標,提高技術水平,開展的技術互助活動。
職工技術協作活動的主要原則
是麵向生產,麵向群眾。職工技術協作活動麵向生產,就是要充分挖掘企業內部潛力,在不投資或少投資的情況下,通過職工技術協作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等活動,使現有的技術設備、工藝流程能夠充分發揮潛力,提高經濟效益,這是技術協作活動麵向生產的重要內容。職工技協活動麵向群眾,就是要為職工提供一個學習、掌握技術知識,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陣地。發揮每個職工的技術專長,使之人盡其才,鼓勵他們為生產獻計獻策,將自己的專長毫無保留地用在生產上。
職工技術協作活動的主要內容
(1)廣泛開展技術攻關,通過該項活動,解決企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有效地提高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降低成本,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