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宣傳動員和發動工作。組建工會和工會小組必須有堅實的群眾基礎,首次組建工會和工會小組,重點就是要做好職工群眾的發動工作。要在基層工會籌備組的領導下,向全體職工和行政管理者廣泛宣傳工會的性質、任務及組建工會和工會小組的目的意義,使全體職工真正認識到工會是職工自己的組織,是自身利益的代表者、維護者和重要保證,從而增強工會意識和強化組織起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觀念,煥發出加入工會組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使企事業各級行政明確和理解組建工會的目的與指導思想,從而消除顧慮和障礙,積極支持職工組建工會和工會小組。宣傳動員工作可采取多種方式,如直接向職工發放宣傳材料、利用黑板報、宣傳欄、廣播、互聯網等為載體作廣泛宣傳、深入職工做紮實細致的思想動員和組織動員工作等。總之是要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動員工作,形成一個各方聯合互動、有利於在企事業組建工會和工會小組的良好氛圍。
(2)登記和發展工會會員。組建基層工會委員會的申請報上級工會批準後,在廣泛深入宣傳發動的同時,就要努力做好會員的發展和登記工作。由基層工會籌備組組織職工填寫《中華全國總工會入會申請書》和《工會會員登記表》。經基層工會籌備組審查符合工會會員資格後,發給會員《中華全國總工會會員證》。發展工會會員應注意發現和培養骨幹,通過發揮他們的作用來做好全體職工的工作,協助籌備組動員職工加入工會組織,並依靠他們開展工會各項活動。
(3)在基層工會籌備組的主持下,在職工廣泛加入工會組織的情況下,按《中國工會章程》的規定,以基層生產(行政)班組為建製組建起工會小組。組建工會小組是民主選舉產生工會小組長的基礎條件,因此,在完成上述組建工會小組程序後,即可實施民主選舉工會小組長。
工會小組長的產生,在程序上可以先由小組會員廣泛提出候選人,經過充分醞釀,最後在小組全體會議上以舉手表決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參加會議選舉的會員人數必須超過半數,得票最多的人當選,最後報上級工會批準。
選舉工會小組長應注意的問題
(1)企事業工會在組織選舉工會小組長時,不能包辦代替或圈定人選。
(2)會員在選舉時,應認真了解候選人的情況,充分衡量候選人是否具備工會小組長的基本素質。要把最有工會工作熱情,有能力、有熱心,能贏得會員信任的會員選為小組長。這裏切忌避免草率行事,更不能采取“哄選”的辦法。
(3)選舉要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避免舉手表決方式容易產生見勢舉手、形成一邊倒局麵的弊端。
(4)選舉要充分體現全體會員的意誌和要求,使廣大會員能夠把自己信任的人選為工會小組長。
(5)工會小組長的任期與基層工會或分工會委員會的任期相同,可連選連任。
3.選舉產生工會小組長的具體辦法
工會小組長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工會小組長是工會小組的帶頭人,是工會組織的“兵頭”、“帥尾”,選好工會小組長是搞好工會小組工作的關鍵。
《中國工會章程》明確規定,各級工會組織要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努力建設一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熟悉本職業務,熱愛工會工作,受到職工信賴的幹部隊伍。並對各級工會幹部提出了要努力做到的六個方麵:
(1)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經濟、法律和工會業務知識。
(2)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勇於開拓創新。
(3)忠於職守,勤奮工作,廉潔奉公,顧全大局,維護團結。
(4)堅持實事求是,認真調查研究,如實反映職工的意見、願望和要求。
(5)堅持原則,不謀私利,熱心為職工說話辦事,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6)作風民主,聯係群眾,自覺接受職工群眾的批評和監督。
根據上述要求,結合基層工會工作的特點和工會小組實際工作開展的需要,工會小組長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是:思想政治素質好,工作積極,辦事公道,作風民主,組織協調能力強,熱心為職工群眾服務,善於團結同誌。
選舉工會小組長的具體辦法
按照工會小組長的基本條件,工會小組長的產生,可以先由小組會員提出候選人,經過充分醞釀,最後在小組全體會議上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參加會議選舉的會員人數必須超過半數,得票最多的人當選,最後報上級工會批準。
企業工會在組織選舉工會小組長時,不能包辦代替或圈定人選。會員在選舉時,應避免草率行事,更不能采取“哄選”的辦法。選舉要充分體現全體會員的意誌和要求,使小組會員能夠把自己信賴的人選為工會小組長。
工會小組長的任期與車間工會委員會相同,可以連選連任。
4.工會小組長的崗位職責
工會小組長的崗位責任是指在工會小組長職位上分內應做的事。工會小組長的崗位責任既是工會小組長應盡的義務,也是對工會小組長的基本要求和考核工會小組長是否合格的基本標準,作為一名合格稱職乃至優秀的工會小組長,首要的就是要盡職盡責。
製定工會小組長的崗位責任應從企事業單位和工會小組工作的實際出發,堅持責權匹配原則,所謂責權匹配就是指工會小組長承擔的責任和被賦予的履責所需權力要相一致,做到有責必有權,有權就必須負責。責權匹配是組織領導的一條基本原則,也是工會小組長有效履行崗位責任的重要基礎。根據這一原則和前述工會小組長的職權,參考一些基層單位工會小組工作的實踐,工會小組長的崗位責任主要包括:
(1)了解組員的工作、思想、生活狀況,聯係實際做好工會小組職工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
(2)帶領工會小組職工積極參加政治、業務、文化學習,提高職工隊伍素質,開展有益於職工身心健康的文娛體育活動。
(3)動員職工群眾參加班組民主管理,配合生產組長抓好班組生產,組織開展勞動競賽,努力完成班組的生產和工作任務,做好勞動競賽的宣傳、評比、總結和表彰工作。
(4)關心職工生活,熱心為職工辦實事、經常進行家訪談心,對傷病職工進行慰問,開展小組的經濟、勞動、生活互助活動。
(5)加強工會小組的自身建設,定期開好工會小組民主生活會,傳達上級工會決議,討論小組工作,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融洽班組成員的相互關係,增進班組團結。
(6)進行會員權利義務的教育,做好發展新會員和按時收繳會費的工作。
(7)做好班組勞動爭議的調解工作,實事求是向上級工會和黨政領導反映班組成員的正當要求,依法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
(8)加強工會小組的製度建設,建立健全工會小組的民主製度、工作台賬等,用科學的製度來規範工作,努力把班組創建成溫馨的“職工小家”。
5.工會小組長的工作原則
工會小組長開展工作、實施組織領導,必須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則、符合履職的要求,否則就難免使工會小組的工作走偏方向,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或比較理想的效果。因此,明確工作原則和履職要求對於工會小組長勝任並開展好工會小組的工作十分重要。
工會小組長的工作原則
原則,簡言之,就是行為的準則。工會小組長的工作原則,就是指工會小組長組織領導工會小組工作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它是工會小組長開展工作的基本思想指導,也是其做好工會小組工作的可靠保證。
(1)堅持自覺接受同級黨組織和上級工會組織領導的原則。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領導核心,工會隻有自覺接受黨的領導才能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為實現黨的綱領和目標,為實現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而奮鬥。自覺接受黨的領導,這是各級工會組織都必須遵循的根本準則,作為工會最基層組織的工會小組也不例外。
工會小組長堅持這一原則,就是要自覺積極主動地接受班組黨組織的領導,堅決貫徹執行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方針、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並同他們一道努力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最基層的職工群眾之中。同時作為工會的最基層組織負責人又要自覺接受上級工會組織的領導,堅決貫徹落實上級工會組織的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組織領導和開展好工會小組的工作。
(2)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工會要自覺接受同級黨組織和上級工會組織的領導,但更需要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尤其是市場經濟下的基層工會小組工作,更需要有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基層工會小組既成千上萬,又千差萬別,其內部狀況和外部環境也不一樣,因此,工會小組長組織領導工會小組工作就必須一切從自己所在工會小組的實際狀況出發,堅持實事求是、有針對性地處理一切問題,切忌一般化、一刀切和“大轟大嗡”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