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工會小組長的產生及職責(1 / 3)

第二章工會小組長的產生及職責

1.工會小組長應具備的條件

工會小組是工會會員參加工會活動的最基本渠道,選舉工會小組長是工會會員參與工會活動的權利之一,而工會小組長是工會小組活動的帶頭人,工會小組長選擇的好壞關係到會員參加工會活動的有效性。工會會員要想在工會活動中充分體現大多數人的意願,真正有人為會員說話辦事,認真選好自己的工會小組長就十分關鍵。另外,如果工會會員本身熱愛工會工作,願意為會員說話辦事,也可以積極競選工會小組長。

要選好工會小組長,首先就要確定和把握好工會小組長應當具備的條件,這可以從以下幾方麵進行考慮。

確定工會小組長條件的基本因素

所謂條件,就是指要求。工會小組長應具備的條件就是指作為工會小組長應當達到的任職要求。工會小組長應具備的條件是動態的,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具體環境對工會小組長有不同的要求,因而條件也就相應發生變化。在現時代,確定工會小組長應具備條件的基本依據有四條:

(1)時代因素。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正在努力完成的是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曆史任務,要奮鬥達到的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的目標,適應這一要求,我們黨在幹部問題上始終堅持了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的“四化”幹部工作方針。作為黨領導下的工會幹部同樣也要以“四化”為標準,樹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崇高目標,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努力學習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文化科學技術管理知識,以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專業知識,提高本領。

(2)工會因素。工會是黨領導下的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黨聯係職工群眾的紐帶和橋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維護、建設、參與、教育是工會的四項社會職能,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更好地代表和維護職工群眾的具體利益是工會工作遵循的根本原則,圍繞黨、國家和基層企事業行政的中心工作,為大局服務、為職工群眾服務是工會工作的根本任務。工會的性質、地位、職責、職能、作用、工作原則和工作任務,都對工會幹部,特別是它的各級組織負責人應具備的條件提出了較高要求,隻有符合這些要求的人擔任各級工會組織負責人,才能帶領各級工會組織肩負起工會應當肩負的職責,更好地發揮出自身的作用。

(3)工會小組所處的環境。工會小組隸屬於基層工會、分工會,但又比基層工會、分工會更處於工會工作的前沿,更直接地麵對職工群眾。工會小組所處的位置使它更易於下情上達、上情下達,把黨的關懷、工會的溫暖直接送到職工群眾。同時,由於工會小組直接接觸職工群眾,因而對職工群眾的情況也最了解,職工群眾中存在的許多矛盾、問題也都需要工會小組耐心細致地加以解決。所以,工會小組處於基層工會工作一線的特殊環境,也要求工會小組長既要增強群眾意識,又要增強做職工群眾工作的本領。

(4)會員和職工群眾的要求。工會是職工群眾自己的組織,職工群眾加入工會組織最簡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認為和要求工會組織能為他們說話辦事,代表和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職工群眾的願望要求能否實現,決定了他們對工會組織的信賴程度、決定了工會組織的群眾基礎,因此,能否滿足職工群眾的願望要求、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受到職工群眾擁護和信賴,這也是能否當選和當好工會小組長的關鍵一條。

製定當選工會小組長的條件就要考慮上述各方麵的因素,並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具體恰當地加以確定。

工會小組長應具備的條件

《中國工會章程》對工會幹部條件的規定,是確定工會小組長應具備條件的直接依據。按照《中國工會章程》的要求,各級工會組織要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努力建設一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熟悉本職業務,熱愛工會工作,受到職工信賴的幹部隊伍,具體來說,就是各級工會幹部必須努力做到六個方麵:

(1)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經濟、法律和工會業務知識。

(2)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勇於開拓創新。

(3)忠於職守,勤奮工作,廉潔奉公,顧全大局,維護團結。

(4)堅持實事求是,認真調查研究,如實反映職工意見、願望和要求。

(5)堅持原則,不謀私利,熱心為職工說話辦事,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6)作風民主,聯係群眾,自覺接受職工群眾的批評和監督。

上述六個方麵的要求,既是對各級工會幹部的要求,更是對各級工會領導幹部的要求,是工會幹部任職的必需條件。以此為依據,結合基層工會工作的特點和工會小組實際開展工作的需要,工會小組長應具備的條件,一般來說,就是要政治素質比較好,對班組生產、工作比較熟悉,有一定組織領導能力,受到會員和職工群眾的擁護和信賴。具體來說,則是熱愛工會工作,受到大多數組員的擁護;辦事公道,作風正派;是本班組的生產、工作骨幹;有一定的組織領導能力;身心健康,能勝任工作。除此之外,班組還可以根據班組工作的具體情況和特殊要求確定一些其他方麵的條件。

2.工會小組長的產生程序

什麼是工會小組長,他有哪些特點,又是怎樣產生的,這是工會小組長首先要搞清楚的問題,這些基本問題不搞清楚,就不可能當好工會小組長。因此,工會小組長要認真學習和了解這方麵的相關理論知識。

工會小組長的概念

工會小組長的概念具有豐富的內涵,因為工會小組工作的多樣性,使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什麼是工會小組長做出限定和解釋。工會小組長,簡言之,就是工會小組的一組之長。他是工會小組的帶頭人,工會小組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和負責者,也是基層工會、分工會開展工會工作的得力助手。

除此之外,從工會小組長發揮的作用看,工會小組長還是職工群眾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職工民主管理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職工群眾生活的參謀者、幫助者,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工會主張的宣傳者、貫徹者,群眾生產和經濟技術工作的發動者和帶頭者,職工提高素質的教育者和引導者,以及密切黨、工會同職工群眾聯係的凝聚者。

工會小組長的特點

從工會小組長的地位、同各方麵的關係、自身職責及開展工作看,工會小組長具有如下特點:

(1)群眾性。工會小組長本身就是職工群眾的一員,生活工作在職工群眾中,對職工群眾的思想工作和實際生活狀況,他們同樣感同身受,他們與職工群眾這種密不可分的聯係,是其開展工會小組工作的良好群眾基礎。

(2)代表性。工會小組長是經過會員群眾民主選舉產生的,受會員的信任和委托,代表他們參加各項活動,行使民主權利,為會員和職工說話辦事,因而能夠受到各方麵尊重、重視與支持。

(3)先進性。工會小組長應是會員中的先進者。他們比一般群眾覺悟高、看得遠,能夠及時反映群眾的意見要求,受職工群眾信賴,並能用自身的表率作用,帶動、影響、教育普通乃至有落後思想和不正確行為的群眾。使他們跟上時代的步伐。

(4)廣泛性。工會小組長人數較多,其聯係影響的會員和職工群眾廣泛,因而發揮好工會小組長的作用,對做好基層工會工作意義重大。

(5)兼職性。工會小組長是兼職、不脫產的工會工作者。他們既要做好本職的生產、工作,又自覺自願地利用業餘時間,抓好工會小組工作,他們有著專職工會幹部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把握工會小組長的上述特點,可以使工會小組長從實際出發更有針對性、更自覺、更主動地發揮好組織領導作用,做好工會小組的工作。

工會小組長的產生程序

工會小組長作為工會最基礎組織的負責人,在工會組織體係中處於“兵頭將尾”的地位,但他的產生也要遵循民主程序,由工會小組全體會員民主選舉產生。這是因為工會是群眾性、民主性的組織,工會的各級領導機構及其負責人必須經過充分發揚民主和民主選舉產生,這是一條不可動搖的根本原則,隻有堅持這條原則才能健全完善工會內部的民主製度,充分反映體現會員群眾的民主意願,保障他們的民主權利,選出他們信賴且德才兼備的工會領導機構及其負責人。我國《工會法》、《工會章程》和全總1992年4月頒布實施的《工會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2004年12月通過的《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工會工作的決定》,以及2006年12月全國總工會頒布實施的《企業工會工作條例》等,都明確規定基層工會委員會的主席、副主席要經會員(代表)大會直接選舉或經基層工會委員會選舉產生。工會小組長作為工會最基層組織的負責人,其產生同樣要堅持民主選舉原則,參照執行上述規定。

工會小組長是由工會小組全體會員民主選舉產生的,要選好工會小組長首先就要組建好工會小組,這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在企事業改革過程中,由於內部組織結構和管理體製的變動調整,需要按照重組後的生產(行政)班組重新劃分工會小組,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企事業中原來就存在基層工會組織,因此,隻需要在它的主持指導下,做好重新劃定的工作即可。另一種情況則不同,即企事業新建基層工會組織,在這種情況下,組建工會小組是作為組建基層工會的基礎步驟來進行的,因此,它的工作就較為複雜。具體來說,其程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