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五經:《春秋》(13)(2 / 3)

其實此時的春秋,已經走向奴隸主貴族統治的沒落時期,他們加緊對人民的搜刮和壓榨,這激起了人們更大的反抗,階級矛盾已經激化到一定程度,一場大的變革正在醞釀中,中國即將邁入封建社會。

楚靈王辱晉

魯昭公五年,晉卿韓起負責送晉平公的女兒前去楚國完婚,叔向為副使。他們在路過鄭國的時候,鄭國的子皮和遊吉款待了他們,並且對他們說:“楚靈王是一個非常驕縱放肆的人,他做事總是非常過分的,你們到了那裏一定要小心,不要掉以輕心啊!”

叔向聽了之後,就說:“楚靈王那樣驕縱放肆對自己來說是一個禍害,但是怎麼能說會危及他人呢?我隻要按照禮儀奉獻上我的禮物,遵守我的誠信,保持著我應該有的威嚴就可以了,而且我對他們的君王謙恭有禮,我都這樣做了,無論到什麼時候我都是沒有錯的。順從他卻不失分寸,恭敬他卻不會忘記身份,我用以前賢人的話來作為指導,遵從禮儀道德,並且從晉國、楚國兩國的現狀和利害關係出發,他還能怎麼樣呢?即使他再驕縱,恐怕也不能將我怎麼樣!”

韓起和叔向來到了楚國後,楚靈王就召集了所有大夫到朝中,對他們說:“晉國是我的仇人,如果現在可以滿足我報仇的欲望,那麼,無論是用什麼樣的手段都是都可以的。你們看現在晉國派來的人,一個是上卿,一個是上大夫,如果我將韓起的雙腳砍掉,讓他做一個看門的小吏,將叔向處以宮刑,讓他做太監。這樣我就感到心滿意足了,我報仇的願望也就達到了,你們看如何啊?”

滿朝官員聽了之後,沒有人敢說話。此時,薳啟強說道:“大王,您 可以這樣做。隻要您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做的。但是,您現在恐怕連羞辱一個老百姓的準備都沒有做,更何況說羞辱一個國家,還是晉國那樣的強國呢?古代聖賢的人都非常注重禮儀,從來不會這樣去羞辱一個人。他們在朝聘的時候肯定會有玉珪,在舉行宴會的時候肯定會有玉璋,這就是禮儀。大國家有巡守方麵的禮儀,小國家有述職方麵的禮儀。如果說主人將案幾擺上了卻不去依靠,將酒倒滿杯子了卻不去喝,在宴會時要為來賓準備價值高的禮物,在進餐的時候為客人特別準備菜,在有人來訪要到城郊迎接,客人回國要饋贈錢財禮物,這樣的做法都是最高禮儀的表現。

“忽視禮儀的國家很容易衰敗,就是因為沒有禮儀就會產生禍亂。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時候,發生了城濮之亂,楚國被晉國打敗,從此晉國就放鬆了對楚國的警惕,因此,到了魯宣公十二年,晉國又被楚國打敗了。經過這場戰爭,楚國自認為強大就不再防備,結果在魯成公十六年在鄢陵被晉國打敗。鄢陵之戰後,晉國改變策略,和楚國友好往來,因此,兩國之間恢複了友好關係,不再進行報複了。你看,現在的晉國和楚國已經互為姻親,您反倒想報複,這是在給自己樹敵,您可以擔當得了如此重任嗎?誰來收拾戰爭之後的殘局呢?如果您可以承擔後果,那麼大王請隨意,如果你能不能,還請您三思啊!

“晉國現在對大王如此禮遇,已經十分不錯了。您想晉國讓諸侯參加盟會,於是,諸侯就被您召來了。您想和晉國結親,結果他就將女兒送了過來。如果您想羞辱他們的話,您一定要有所準備才可以,那麼,後果並不是您可以承擔的。您看現在晉國的臣子,無論是以韓起為首的上卿們,還是以叔向為首的大夫們,他們都是君王難得的良臣啊!這些人很多都擁有眾多兵馬和城邑,都是出自大家族,勢力都很大。

“假如說大王您現在要去羞辱晉國,那麼,晉國雖然失去了韓起和叔向,那麼,剩下的五位上卿和八位大夫就會站起來,輔佐韓起的兒子韓須、叔向的兒子楊石來報仇。您想一下,他們擁有十家九縣的力量,而且國內還有四千輛車的兵力在留守,如果他們一起征戰,那麼,會是一個什麼結果呢?他們為了報仇勢必會奮勇殺敵的,在這些人的聯合下,他們會失敗嗎?大王,您為了報仇,就將一個姻親的國家變成仇敵,將楚國和晉國之間的友好變為仇恨,這樣做您認為值得嗎?您這樣做不僅不符合禮儀,而且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無疑是將我們送到虎口去啊!”

楚靈王聽到薳啟強的話後,想了想,說:“看來這是我的過錯啊,你不要再說了,我知道該如何去做了!”於是,楚靈王打消了報仇的念頭,對韓起和叔向以禮相待,沒有絲毫怠慢。

子革勸諫楚靈王

魯昭公十二年的冬天,楚靈王到州來去巡遊打獵,他將軍隊駐紮在潁尾後,就派遣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五個人帶領著軍隊將吳國的國都包圍了,他想要以此來恐嚇吳國。楚靈王自己則駐紮在乾溪,做為他們的後援。那天,天上下著雪,楚靈王戴上皮帽子,穿上秦國送給他的羽衣,身上還披著羽毛的披肩,腳上穿著豹子皮做的鞋子,手中拿著鞭子就出來了,他的隨從析父在後麵跟隨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