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五經:《春秋》(10)(2 / 3)

楚共王又說:“他們搭起了帳幕。”

伯州犁回答說:“這是晉軍在占卜,希望他們的先君能為他們指點吉凶。”

楚共王說:“可是他們又撤去帳幕了。”

伯州犁回答說:“這說明晉軍快要發布命令了。”

楚共王說:“現在他們那裏很喧鬧,塵土飛揚。”

伯州犁回答說:“這是他們填平了井、鏟平了灶,已經擺開了戰鬥的陣勢。”

楚共王說:“他們都登上了戰車,左右兩邊的人拿著武器下車了。”

伯州犁說:“這說明晉軍的主帥要發布誓師令。”

楚共王問:“要跟我們開戰了嗎?”

伯州犁說:“我也不知道。”

楚共王又說:“他們現在又上了戰車,左右兩邊的人又都下來了。”

伯州犁說:“這是戰前的起伏,他們正在向神明祈禱。”

然後,伯州犁把晉厲公親兵的位置告訴了楚共王。

與此同時,晉厲公也知道了楚共王的親兵位置。晉厲公的隨行將士說:“楚國最出色的士兵已經調在中軍了,人數很多。”

晉厲公的隨行苗賁皇卻認為相反,他說:“楚國的精銳是楚共王身邊的親兵,因此我們要留出來一些精兵攻擊楚國的左、右兩軍,最後集中三軍力量攻打楚王的親兵,一定能獲勝。”

晉軍占卜的結果是“大吉”,晉厲公認為這是一個好兆頭,準備開戰。

在戰爭的過程中,晉厲公采取苗賁皇的建議,先集中力量攻擊楚軍的左、右軍,後攻中軍。戰爭從早晨持續到暮色,楚共王的眼睛被晉軍射中,公子筏被俘,楚軍略受挫,不過最終勝負尚沒有定,楚共王決定第二天再戰。當夜,苗賁皇故意讓晉軍放鬆對戰俘的看守,讓戰俘逃回楚軍大營,報告晉軍的戰備情況。楚共王得知晉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便召集子反討論對策。子反當晚醉酒,未能及時應招,楚共王不敢連戰,下令楚軍連夜撤退。楚軍撤退到瑕時,子反自殺,鄢陵之戰以晉國的小勝而告終。

不久,晉國召集齊、宋、魯、邾等諸侯國再次伐鄭,繼而伐陳、蔡。鄭國子罕夜裏奇襲盟軍,宋、齊、衛三國軍隊被擊敗。不久,鄭國正卿子駟主動出擊晉軍,衛國出兵援晉。此後,晉國多次聯合諸侯小國伐鄭,楚國也多次出兵救鄭,鄭國最終沒有被晉國征服。

鄢陵之戰是晉楚爭霸中繼城濮之戰、邲之戰後第三次主力軍隊的戰爭,它是晉、楚兩國為爭取小國附庸而進行的戰爭。之後,楚國在中原地區的霸權走向衰落,晉國雖然借此機會重獲霸業,但對中原各諸侯小國的控製力也逐漸減弱,春秋各國進入一個新的曆史時期。

晉景公病入膏肓

晉景公是晉成公的兒子。他比之祖父晉靈公,更“不君”。他聽信讒言,濫殺無辜,趙盾一族的趙朔、趙同、趙括及趙氏一族人,全部被他殺死,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趙氏孤兒”也是他一手造成的。

有一次,魯國國君魯成公前往晉國訪問,晉景公自認為晉國強大,因此對魯成公態度很傲慢。魯國隨行的大夫季孫行父說:“晉景公將來肯定恐怕不能善終。《詩經》中說:‘要恭敬行事,得到天命太不容易了!’晉景公身為諸侯中的霸主,他的一舉一動直接決定著各諸侯的行為,他為人處世怎麼能這麼傲慢呢?”

晉景公繼位的第十年,晉景公做了一個噩夢。他夢見了一個披頭散發的惡鬼,指著自己的鼻子說:“你滅了我的全族,殺了我的子孫,這是不義。我要報仇,這已經得到上天的同意了,今天就是你的死期!”說萬就踢壞宮門,闖進晉景公的臥室。晉景公嚇得躲進內室,惡鬼又踢壞內室的大門,眼看就要向自己殺過來了……晉景公就這樣嚇醒了。

晉景公醒來之後,知道這是趙氏族人前來複仇,趕緊找占卜師為自己占夢。占卜師根據卦辭,所描述的事與晉景公夢中的情景一模一樣。晉景公嚇壞了,趕緊問自己會怎樣。占卜師遺憾地對他講:“大王您恐怕吃不到新收的麥子了!”言外之意,就是說晉景公活不到收麥子就要死了。

晉景公很害怕,於是到秦國尋找名醫,秦桓公為他派了一名名叫緩的醫生。醫生還沒有到達時。晉景公又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的疾病變成了兩個小孩。其中一個小孩說:“緩是一個名醫,恐怕能治好他的病,我們逃到哪裏比較好呢?”另一個小孩說:“我們藏在肓(心髒與隔膜之間)的上邊、膏(心尖脂肪)的下邊,看那個醫生能把我們怎麼樣!”

緩來到之後,為晉景公檢查了一番,對他說:“大王您的病已經沒法治了,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肓的上邊、膏的下邊,這個地方既沒法斟酒,又沒法使藥力到達。恕臣無能為力。”

晉景公見他所說的與自己夢中夢到的情景一樣,知道自己無法好轉了,於是就對緩說:“你果真醫術高明!”然後命人賞賜給緩很多厚禮,讓他回秦國了。

六月初六,新麥子成熟,晉景公想起占卜師對自己說的話,於是就命人將新麥子烹煮了端到自己麵前,然後命人將占卜師叫過來,以此證明他說自己吃不到新收麥子的預言是錯誤的,證明趙氏族人的複仇也是錯誤的,然後趁機殺了占卜師,避免他再危言聳聽。然而占卜師來到之後,晉景公剛要吃新麥做好的飯,突然感覺肚子疼,於是就上廁所,結果掉進廁所裏淹死了,果真驗證了他吃不到新麥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