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之源
《周易》是古人用來預測未來、決策國家大事、反映當前現象的奠基,它不是周文王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幾代中國人實踐和經驗的結果。
《周易》的源頭要上溯到傳說中人類文明的始祖——伏羲。伏羲氏是中國文獻記載中的最早的王,被尊為“三皇”之首。傳說他根據星象的變化、大地的地貌起伏、飛禽走獸身上的斑紋、植物的生長情況等天地萬物的變化,用一種數學符號將這一切描述出來,因此創造出了以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八卦,以此來類比人類生活的多姿多彩和對未知事物的預測。
八卦在伏羲氏的時候用途很廣。如伏羲氏根據八卦的卦象,利用結繩的方法製造出漁網,教會人們學捕魚和打獵。八卦的神奇在於,它可以推演出許多事物的變化,被譽為高級“信息庫”。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就是通過研究八卦發明了二進位記數和最早的計算機。八卦中的“二進法”至今還廣泛用於生物及電子學中,被各行各業的人廣泛地的研究。伏羲氏因此成為中國文獻記載中的最早的智者。
伏羲氏之後,繼承八卦的是神農氏。神農氏根據“益”卦的精神知道,將樹木削減加工,製作出鋤具;將木棍弄彎,製作出了犁子。用鋤和犁耕地,效率提高了許多,百姓因此從農田裏收獲到更多的糧食。另外,神農氏還根據“噬”卦的內容,推導出開辦集市的做法。他讓天下的百姓將自己多餘出來的財物拿到集市上交換自己所沒有的東西,這樣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為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神農氏之後,黃帝、堯、舜、禹相繼興起,他們都繼承了前一代人對八卦的發展,對事物的發展規律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因而也能更廣泛地指導當時的社會。
如,根據“乾”卦和“坤”卦,他們發明了衣服,讓天下人知道了什麼是文明。根據“渙”卦,他們學會將樹木中間挖空,做成船。而利用船,人們就可以渡河到更遠的地方,更清楚地認識天下。根據“隨”卦,他們想到可以將牛、馬馴服,讓它們幫助人們拖運沉重的物品,騎上它們走到更遠的地方,從而更好地認識世界。根據“大壯”卦,他們學會了建造房屋,將房子建成有屋梁的空間,從而讓人們躲在裏麵遮風避雨。根據“豫”卦,他們學會了在房屋上裝一扇門,既可以隔風擋雨,又可以防野獸、防盜賊,為生活帶來了更大的便利。根據“小過”卦,他們發明了搗穀物用的杵、臼,讓人們獲得食物變得更容易。根據“睽”卦,他們想到將木杆弄彎,分別做成弓和箭,用弓、箭來射殺獵物和敵人。根據“大過”卦,他們想到了一種更科學的喪葬做法:不再將人的屍體用柴草蓋住了事,而是用木材製成棺材,將屍體裝進去,形成新的喪葬習俗。根據“夬”卦,他們一改結繩記事的習慣,發明了以刻字記事的方法,逐漸發明了文字,等等。
到了殷商時代,人們對八卦的利用更多。殷商末年,周文王被殷紂王抓進監獄裏,文王為了推算自己的命運,對伏羲氏流傳下來的八卦進行了總結,創造性地寫出了《周易》,此後經周公的修正,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周易》。
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王季曆死後,姬昌繼位,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周文王。
姬昌在位的時候,勤於政事,重視農業發展,在全國推行仁政,倡導篤仁、敬老、慈少商人往來不收關稅,罪犯妻子不連坐。他還禮賢下士,許多外來人才及從殷紂王那裏轉而投奔來的賢能之人,他都以禮相待並給予重用,如夷、叔齊、太顛、閎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當時著名的能人異士,都被他收羅在麾下。更難得可貴的是,周文王身為周民族的部落首領,生活非常節儉,絲毫沒有首領的架子。他穿著普通人的衣服,親自到田裏從事農業勞動,以身作則,兢兢業業地治理岐山一帶的領土,國力日漸強大。
很多諸侯聽說了姬昌的美名,都慕名拜訪他、歸順於他。諸侯之間有矛盾了,也找他來調節。如虞、芮因為爭奪田地而發生糾紛,姬昌以仁德感化兩國國君,使他們這些原本是商朝的附庸,轉而成為周的支持者,當時很多河東小國都將文王看成取代商紂的“受命之君”,天下已經呈現“天下三分,其二歸周”的局麵。
姬昌的崛起,引起了商王朝的不滿。讒臣崇侯虎對殷紂王說:“西伯侯(即姬昌)到處行善舉,在諸侯國之間樹立自己的威信,諸侯國都聽他的話,恐怕對大王您有所不利。”殷紂王雖然驕縱,但總算識相,他也認為不能任由姬昌發展壯大威脅自己的地位,於是就命人將姬昌抓起來,囚禁在羑裏(今河南湯陰縣)。
姬昌被囚後,殷紂王想出很多野蠻的手段侮辱他,如將他的長子殺害做成肉羹,逼迫他吃下去。奸臣還進讒言說索性殺掉他。按照當時的形勢,姬昌能否生存是一個大問題。姬昌很想知道自己的命運究竟如何,就不顧囚禁生活的屈辱,根據傳說中伏羲氏創造的八卦,把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物質做為萬物之源,將其改造成為後天八卦。然後又將世上紛紜複雜的事物抽象為陰陽兩個範疇,根據剛柔相對、變化其中的原理,將八卦推演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在被囚禁的七年時間裏,文王能堅定不移地推演八卦,用蓍草把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演繹得出神入化,終於創造出了《周易》。他做這件事原本是為了預測自己的命運,長子的死讓他強忍悲痛,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這項事業中。可以說《周易》是苦難催生出來的,是姬昌堅韌的意誌和不屈的鬥爭精神演化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