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四書:《孟子》(1)(2 / 3)

梁惠王回答說:“先生你是知道的,當年的魏國也是天下的強者,但是到了寡人這裏,敗給了東邊的齊國,大兒子死於戰爭;西邊又敗給秦國七百裏地;南邊則被楚國打敗。寡人實在覺得羞恥啊,我想給死去的將士報仇雪恨,你覺得該怎麼辦呢?”

孟子回答說:“在一個百裏的地方就可以建立國家。大王如果可以對人民施仁政,減免刑罰,減少稅收,鼓勵生產;讓年輕人學習詩書禮儀、忠孝忠信,對父親、兄長尊敬,並時刻記在心中,那麼就可以抵禦秦國、楚國的精兵了。你看一下其他國家,無節製地征丁,不讓百姓種地,那麼一家人的溫飽就會成問題,生活就會陷入困境中。如果這個時候,大王前去征兵,有誰會願意給大王好好打仗呢?因此說:行仁政的大王才會天下無敵。大王不要再對仁政有所懷疑了。”

以羊換牛

齊宣王問孟子說:“你可以將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給我講講嗎?”

孟子回答說:“因為孔子的弟子中沒有講齊桓公、晉文公事情的人,所以他們稱霸的事情已經失傳了。我因此也不知道,既然我不能說他們得事情了,我就給您講講王道吧!”

齊宣王說:“那麼,要具有怎樣的德行,才可以稱王於天下呢?”

孟子說:“人民安居樂業就可以稱王,這樣的君王是沒有人可以抵抗得了的。”

齊宣王說:“那麼您看我這樣的人,是否可以安頓百姓呀?”

孟子說:“當然沒有問題。”

齊宣王說:“你從什麼地方看出我可以呢?”

孟子說:“我從胡齕那裏得知,您坐在大殿上的時候,看到有人牽著一頭牛從殿下走過。然後您就問這個人:‘你將牽著牛去哪裏呀?’那個人回答說:‘這是準備用來祭祀鍾的牛。’然後您說:‘把它放了吧!我不能容忍他沒有罪過就這樣死去,我不忍心看到它恐懼戰栗的模樣。’那人聽您這麼說,就問:‘如果不殺他,難道取消祭鍾儀式嗎?’您回答說:‘祭鍾不可以取消,那就用羊來代替它吧。’不知道是不是有這樣的事情呢?”

齊宣王回答說:“確實有這事。”

孟子說:“如果大王您有這樣的不忍之心,那麼,您就可以稱王於天下了。百姓都認為是大王您吝嗇,我知道是您於心不忍而已。”

齊宣王說:“確實,有很多百姓都認為我那樣做是吝嗇。齊國雖然土地麵積不大,但是我也不至於會吝嗇到連一頭牛都舍不得吧?我就是不忍心看到它恐懼的樣子,所以才沒有殺它,而是用羊代替了它。”

孟子說:“至於百姓認為您吝嗇也並不奇怪,拿一個小的換一隻大的,他們如何能夠理解您的心思呢?但是,您想過沒有,你不忍心殺死牛,可是,牛和羊有什麼差別嗎?”

齊宣王回答說:“這又怎麼說呢?我真的不是因為吝嗇才用羊換牛的,如此說來百姓說我吝嗇也是應該的。”

孟子說:“這些都是沒關係的,反而正是表現了您的仁愛之道,隻不過是因為您看到了牛而沒看到羊。一個仁人之人,看到活著的飛禽走獸就不忍心看著他們死去,聽到它們死去時的哀鳴聲就不忍心再去吃它們的肉。因此,君子從來不靠近廚房。”

齊宣王聽到孟子這麼說,心中的鬱悶一掃而空,說:“《詩經》中說:‘能夠揣測到他人的心思的人。’說的就是您啊!我雖然這樣做了,可是當我去想我為什麼做的時候,我卻想不出來原因。可是,聽到先生說的這些,我的心中就有所明白了!那麼,這樣的心思為什麼符合王道呢?”

孟子說:“如果說有人對大王說:‘我可以舉起三千斤東西,但是卻舉不起一根羽毛;我的眼睛可以看清楚鳥兒秋天新生的細毛的末端,但是卻看不到一整車的柴草。’那麼,大王您相信他嗎?”

齊宣王說:“當然不相信了。”

孟子說:“如今您已經將恩澤推廣到禽獸身上,但是老百姓卻感受不到您的恩澤,這又是為什麼呢?如此看來,連一根羽毛都舉不起並不是沒有力氣的原因;看不見整車的柴草也不是視力的原因。老百姓沒有感受到恩澤也不會是不施恩的原因。因此,大王您沒有統一天下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肯做。”

齊宣王說:“不能做和不肯有什麼區別,怎麼才能看出兩者的不同呢?”

孟子說:“如果說想要用胳膊夾著泰山跳過北海,您說您做不到,那麼,這個是確實做不到。在長輩麵前鞠躬作揖,您說您做不到,那麼,這就是不肯做。您現在之所以還沒有統一天下,並不是讓您去完成用胳膊夾著泰山跳過渤海這樣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因為大王沒有去做向長輩鞠躬作揖這樣可以做到的事情。尊敬自己家的老人,進而尊敬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進而愛護別人家的孩子。如果能夠按照這樣的道理去做,那麼,統一天下便易如反掌了。《詩經》說:‘一個君王首先要是自己妻子的榜樣,然後推廣到兄弟中間,然後才可以治理好一個國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要將愛家人的心推廣到他人身上。因此,推廣恩澤就可以安撫天下的百姓,如果不推廣恩澤,則連自己的妻子兒女都不能安撫。古代的聖人之所以可以比他人要有所成就,就是因為他們善於推廣他們的良好品行。現在,您的恩澤已經推廣到了禽獸身上,現在老百姓還沒有得到您的恩澤,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隻有用秤稱過才可以知道輕重;用尺量過才能知道長短,每件事情都是這樣的,人心更是如此。大王,請您好好思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