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怎樣融入團隊以快樂工作(1 / 3)

第六章怎樣融入團隊以快樂工作

1.把自己視為企業的主人

英特爾總裁格魯夫應邀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生發表演講時,提出以下建議:“不管你在哪裏工作,都別把自己當成員工——應該把企業看作是自己開的一樣。事業生涯除了你自己之外,全天下沒有人可以掌控,這是你自己的事業。這樣你才不會成為失業統計數據裏的一分子。而且千萬要記住:從星期一開始就要啟動這樣的程序。”

像格魯夫說的那樣,怎麼做才能塑造出這樣的生活狀態呢——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把自己當成這個家的主人,為這個“家”的利益著想,對你的所作所為負起責任,並且持續不斷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而然的,你的表現便能達到嶄新的境界,你的工作品質及從工作中所獲得的滿足感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你要負起全部的責任。挑戰自己,為了成功全力以赴,並且勇於挑起失敗的責任。不管薪水是誰發的,最後分析起來,其實你的領導就是你自己。

如果你做不到讓自己成為企業的主人,至少也要把自己視為企業合夥人。格魯夫曾經說過:“為我工作的人都得具備成為合夥人的能力,要是沒有這樣的潛力,我寧可不要。”

小玲就是靠著她把自己當作企業“主人”或“合夥人”的責任感,使自己一步步從一個普通的雜工最終當上了公司的總務主任。

小玲原來在公司裏是一個普通的雜工,做的是瑣碎的雜務工作:出外勤遞交文件、打掃環境衛生、清理垃圾等。工作瑣碎且辛苦,不過她總是盡心盡力,沒有怨言。小玲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輛自行車,不管目的地在哪裏,晴天或雨天,她絕對堅持騎車,理由是響應環保,而且可以為公司節省交通費。

小玲連續五年上班全勤,無論刮風下雨從未遲到早退,而且樂於助人。年年當選優秀員工。她自動放棄每兩周一次的周六休假,也從未填報加班費。小玲經過的公司角落,你不會看到不該亮的燈、滴水的龍頭,或是地上的紙屑。她似乎比領導還要珍惜和愛護公司,而且更是維護地球環境的實踐者。清理垃圾時她堅持實施垃圾分類,印壞的紙張或是一些背麵空白的廢紙,小玲都裁成小張分給同事做便條紙,其他廢紙,隻要是可以回收的,就—一攤平後與廢紙箱一並捆綁賣給收廢紙的,得到的錢捐給工會。

小玲的工作不需要碩士或學士的學位背景,但是她已經把企業視為自己的家了。她的境界贏得同事們由衷的敬佩,尤其當擁有高學位、高職業的員工抱怨工作不順時,看到小玲每天很認真的做事時,也就無話可說了。

兩年後,各方麵條件都再普通不過的小玲,在那些學士、碩士們的豔羨中被破格提升為總務主任,進入公司中層主管的行列。

2.依靠團隊創造卓越

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曾經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涸?”

弟子們麵麵相覷,無法作答。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大海裏去。”

個人再優秀,憑借個人的力量也很難取得成功,隻有借助於集體的力量,隻有組成自己的“高效的”賦有凝聚力的團隊,才能卓越!

請記住: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是有限的,依靠和利用團隊成員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共同完成項目是明智的選擇,不要擔心功勞被別人搶走。

我們負有一個為共同目標奮鬥的義務,如果我們希望保持這種優勢的話,無論遭受到什麼樣的不幸,我們都應該以大公無私的團隊合作精神,承擔這項義務。

在我們產生團隊合作精神,並且認同團結和夥伴意識之前,我們無法真正地從合作原理中獲得利益。貪婪和自私在團隊合作精神中,沒有半點生存空間。有的時候,人們會因為必須在一起工作,所以才產生合作關係,但這種合作既不可靠也不長久,通常會隨某具體項目的結束而結束。

真正的團隊合作必須以別人“心甘情願與你合作,我也心甘情願與他們合作”作為基礎。你應該積極表現你的合作動機,並對合作關係的任何變化保持警覺的態度。團隊合作是一種永無止境的過程,雖然合作的成敗取決於各種成員的態度,但是維係合作關係確是你責無旁貸的工作。

團隊合作不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卻能得到巨大的成效。了解這一點之後,我們不由得感到奇怪,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因為不知道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而使自己和別人的生活變得那麼悲慘。

沒有別人的合作是不可能創造文明的,即使是像米開朗基羅一樣的大藝術家,也需要助手、手工藝人和顧客才能完成他的作品。人類可以使人與人之間變得相類似,在不同思想之間建立和諧關係,以及提供吸引力,以便和他人進行和諧團隊合作的思想狀態。這種思想狀態通常必須借助集中注意力與明確目標(以正確的動機和自律作為後盾)等方式才能得到。

3.保持你在團隊中的使命感

你作為團隊的一員,要想獲得賞識,脫穎而出,就必須有服從的意識和執行的魄力。

知道團隊的目標

克萊門特·斯通說道:“當你明確了自己的任務的重要性時,你會感到這是對自己的一種需要,它使你感到興奮並熱切地希望馬上開始工作。”這種願望對一個團隊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遵從團隊領導的指揮

服從領導的要求是你應做的事。具有使命感的隊員應該服從團隊領導的指揮。

無論什麼時候,任何隊員妨礙了領導者的領導作用,就會妨礙團隊整體目標的實現。有使命感的隊員明白什麼是領導。正如領導學專家華倫·本尼斯所說:“領導具有把遠見轉化為現實的能力。”對於想獲勝的團隊而言,必須保證領導人能發揮其領導作用。

把團隊的任務放在首位

團隊工作有時需要個人做出犧牲,好的隊員把團隊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這是完成團隊任務所必需的。

做該做的事情

很顯然,為了完成團隊的任務,無論領導給你分配了怎樣的任務,你都應願意去執行並認真去執行。如果團隊的成功需要你妥協,或者需要你嚐試新的事物,或者必須按議事日程辦事,那你就應堅決去做,毫無怨言地去做。

4.保證實現團隊的目標

一旦加入其中,那些成功的職場人士會像在其他項目中一樣完成好自己的那份工作:他們會準時按照計劃在預算支出範圍內完成任務。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他們會運用其他的精英工作策略,比如創新能力、多方麵分析問題以及自我管理。

比如說,他們會按時完成工作,如果遇到問題的話,會請求延期,會提早通知負責人和其他成員。在完成工作以後還會聽取小組其他成員的看法,在提交工作前征詢他們的意見。

另外,他們還關心小組的動作是否合理。比如,他們會注意任務的分配是否平均。這並不是說每個人要做同等程度的工作。他們真正關注的是要“公平分配”。所有的髒活累活都是一個人在做嗎?有沒有人在故意逃避枯燥乏味的工作?

而且,他們在完成自己工作的過程中並不是自顧自的。實際上,當有的人小孩生病時,是他們接替了那個人的工作,當有人不能按期完成工作時,是他們施與了援手。但是卻從來不隻顧炫耀自己的成就,大多數人都勤勤懇懇的工作。這是他們總能成為大家效仿的榜樣的原因之一。

而且他們很高興別人對自己提出批評,並會很快改正自己的錯誤。他們在開會前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是如果有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也會靈活應變。

這些成功人士對那些花大量時間討論無關緊要的問題的會議會及時地進行製止。他們靠著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溝通能力會及時地糾正這些錯誤,並將討論引導正確的軌道上來。

5.創造快樂工作的團隊環境

快樂工作有什麼意義呢?什麼是快樂?快樂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終極目標,建立在真正良好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之上的快樂,應該是自覺的、自發的、無所不在的,但絕對不是孤立的。人們不可能脫離現實社會,尋得烏托邦似的精神上的解放和簡單慰藉,更多的時候,人們總在互相給予和互相激勵的狀態下獲得快樂,在形形色色的各種複雜關係裏獲得依存,因而,家庭、至親好友,師長同事、生意夥伴等等,不一而足,都以一定的紐帶維係在一起,形成大大小小的團隊。在這些團隊關係裏,有親情,有友情,也有工作上建立起來的協作,快樂每時每刻都能彰顯,快樂也寓於無窮的矛盾之間,隻要你認真地相處、認真地尋找,並加以細心體會,快樂還是可以一覓芳蹤的。因此“快樂工作”具有開創性的意義,這不僅對當今認為工作是負擔的人是一大福音,而且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大指標。它對“以人為本”的理念作了完整的詮釋;深刻揭示了工作價值的內涵,尊重了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方式。

如何才能快樂地工作呢?在與大家交流的過程中,這是大家幾乎都會談到的一個問題。米盧在我國執教國家足球隊時曾大力倡導“快樂足球”,他經常引用的一句話就是“態度決定一切”。是的,世界不會因誰而改變,需要改變的是我們改造世界的“心”。工作是物質的基礎,快樂是精神的享受。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謀取薪水,而是我們每個人生活和價值實現的體現。假如我們不能選擇工作,何不嚐試改變對工作的態度,讓自己快樂起來!所以,端正的工作態度很重要。

“快樂工作”成就高績效。最佳的工作效率來自於高漲的工作熱情,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對工作毫無興趣的人會全心地投入工作,得到很好的工作業績。快樂工作會讓人更好地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取得驚人的成績。但是,要使大家永葆工作的激情談何容易?工作就像一場“馬拉鬆”,參加過長跑運動的人都知道,“極限”是否成功突破對於長跑的成功十分關鍵,在1000米、10000米的角逐中,人的體力與耐力在不斷地消耗,最後到達“極限”值,如果沒有突破就會功敗垂成。所以我們大家統一了對“工作”的認識,對“工作”的觀念加以轉變:傳統上,員工與企業結成的是契約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下,工作是為了賺取收入,而賺取收入是為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而,在某種意義上,工作是員工實現自己願望的一種工具。我們提倡“快樂工作”,實現自我超越,必須擺脫“工具性”的工作觀,把工作視為美好人生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從而領悟“快樂工作”的內涵。而“快樂工作”是會傳染的,特別是在團隊中,在一個個麵帶微笑、積極工作的人麵前,你很難保持懶散的態度。“快樂工作”的人會散發出健康、愉悅、進取的光芒,使團隊的人際關係變得容易溝通,創造力能發揮到極致,使得大家工作起來身心健康。

無論現實多麼不盡如人意,我們也可以慢慢積累。很多時候,決定一切的是態度,有了正確的態度,就可以將壓力轉化為動力,踏上成功的舞台。

聰明人任何時候都會把他所服務的企業當作自己的。這當然不是自欺欺人,而是聰明人知道,隻有具備這樣一種主人翁精神,他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從工作中學習,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受益,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做到“快樂工作”。

古人雲,“大山之高,非一石也,累積然後高”,沒有任何事一蹴而就,沒有任何人一舉成名,也沒有人隻耕耘無收獲,這就需要把握好心態、端正好態度。也許你在普通崗位,但不要自卑,也許你身居要職,但也無須自傲,隻要腳踏實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持之以恒,永不鬆懈,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心胸越來越寬廣,所以不論做什麼事,有快樂的心態確實是很重要的。快樂工作是自己以一種快樂的心態去工作,把工作快樂化,使自己每天以嶄新的眼光,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屬於自己來之不易的一份工作。熱愛你的工作,從平凡的工作中感受到它的不平凡之處,那樣就會感受到工作後的快樂。工作是物質的基礎,快樂是精神的享受。我們擁有良好團隊環境,也就擁有了快樂的重要因素。

6.努力培養自己的團隊精神

企業是一個團隊組織,企業的成功與全體員工的團結協作是分不開的。西方有句名言“樹木因為他的果實而聞名,果實因為樹木而豐碩”,每個優秀員工的形象不僅代表著自己,影響著自己,同時也代表著企業、影響著企業,他們是密不可分的。隻有每個員工都具有了協作意願和共同的協作方式,企業才能真正地強大起來。

拳頭傷人之所以要比手指傷人或者巴掌傷人疼得多,因為當拳頭攥緊時,整隻手上的全部力量都凝聚在拳心,使它更強大!如果一支軍隊能夠攻城掠地百戰不殆,它最大的特征就應該是人和。對於一支優秀的團隊來說同樣如此,強大的凝聚力是他們成就夢想、創造輝煌的製勝法寶。

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是一種服務企業力量的源泉,是對企業的忠誠,是對工作的敬業,是一種難得的團隊精神,更是一個優秀員工應該具備的優良品質。當一個人忠誠於企業的時候,他會以企業的興衰成敗為己任,以企業發展為思考的方向,會真正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會願意為企業做出超值的付出,是真正地融入集體,是真正的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是企業成功的要訣之一,也是企業衡量一個員工是否優秀的標準之一,一個企業的政策的延續性和它的團隊精神密不可分,員工的團隊精神是否能得到發揚,是決定工作成果的最為重要的因素。

企業業績來自於哪裏?從根本上說,首先來自於團隊成員個人的成果,其次來自於集體成果。一句話,團隊所依賴的是優秀員工個體成員的共同貢獻而得到的實實在在的集體成果。這裏恰恰不要求團隊成員都犧牲自我去完成同一件事情,而要求團隊成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好每一件事情。作為一名員工,在企業中要以企業的利益為重,有協調配合、愛崗敬業、團結同事的意識,這就要求每個員工都要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以企業的整體利益為最高利益,圍繞共同的目標奮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