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如何減輕領導的壓力
1.領導對職工的壓力表現在哪裏
與領導的關係不和,是壓力的一個重要來源。因為這些領導能夠從物質上對我們的生活施加影響,可以控製我們的工作權限,給予或撤銷對我們的提升,對我們能否成功地申請其他部門工作產生決定作用的推薦。毫無疑問,領導可以主宰我們職業生活的許多方麵。
2.從容麵對自己的領導
麵對領導,假如我們總感覺到不知所措,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作了過多的束縛。通常情況下,下屬產生精神壓力的根源不外乎以下幾點:
(1)缺乏個性。缺乏果斷的決心,沒有個性的風格和發表意見的膽識或魄力,對別人的意見全盤接受而不詳細加以分析研究。
(2)缺乏主動。由於對自身的能力缺乏信心,因此就對問題采取逃避、不敢正視困難,怕發表意見,態度與談吐總是顯出猶豫,從而把握不住贏得領導賞識的機會。
(3)缺乏抱負。缺乏自己的主張,易受別人的影響,不能果斷行事,怕承擔責任。
(4)難為情。對自己缺乏是否能應對外界壓力的信心,麵對事情時表現為神經緊張,舉止談吐生硬、尷尬、手足無措。
(5)自卑心理。習慣於在語言和行動上進行誇張,外表看似優越,內心卻脆弱得不堪一擊,極度自卑,無法應對現實裏的麻煩事件。
上述幾點就是為人處世中所表現出來的致命弱點,而自己不敢麵對領導的本質原因就在於怕領導批評而導致的恐懼和膽怯。
可以這麼說,在多數情況下,領導給自己的壓力幾乎就等同於自身工作能力上的壓力。對於我們而言,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時,需要對付的不僅是領導本人,還有工作本身。但任何人的工作能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磨煉。工作中遇到困難,勇於和領導溝通,並要掌握好交流的分寸,相信困難會在領導的理解和指導下得以解決,但是,由於自己怕受到領導的批評,對自己無法把握的事情也不能做出承諾,結果是焦慮萬分而一事無成。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怕批評的恐懼感剝奪了一個人的創造性思維,摧毀了他大膽而豐富的想像力,限製了他的人格個性,奪走了他的處世自信,並使他在許多不足的方麵得不到“升級”。比如,孩子害怕父母批評,往往學會說謊或推卸責任,這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工作中害怕批評,便是斬斷了自己事業航船的桅杆。
其實,批評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很正常的,隻要自己能坦然麵對來自各方麵的批評,並積極地做出回應,就能將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化為本身前進的巨大動力,而我們自然也就化解了各種壓力。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不怕直麵領導對自己進行的批評和指責了。因此,為了全麵提升自己,我們甚至可以誠心請領導指出自己的缺點,並誠心聽取領導的批評,然後再做出一個改進計劃或方案。領導看到我們有這麼大的決心,一定會很高興的。而自己也就不必再過度焦慮了,隻要我們能做好工作,就能有效化解領導對自身造成的大部分壓力。
3.微笑是減壓的妙方
盡管我們對自己、對別人都常用萬事如意來表示祝福,但世上真正總能遂人意的事卻很少,尤其是在職場上,不知道什麼時候領導的一把怒火就會燒到自己的身上。那麼,此時又如何麵對如此大的壓力呢?
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因而存在各種缺陷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我們不必對領導求全責備,也不必對自己求全責備。當麵對大發雷霆的領導時,何不試著對他微笑呢?
對領導微笑是調理上下級關係的潤滑劑。沒有什麼比微笑更能傳達一個人對周圍事物的反應。也許微笑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但有可能領導受到了感染也會心神愉悅,對於我們來說,也就打開了一扇大門,或許就隻是因為這個最簡單的微笑,而使事情變得簡單化,同時幸運之神也悄然地來到了麵前。
微笑在工作中必不可少。每天對自己微笑是對自己最高的獎勵,生活不但因為有了真誠而變得美好,更因為微笑而燦爛,尤其是發自內心的微笑更是有著無窮的魅力。因此,當你麵對不滿和憤怒的時候,不妨露出真誠的微笑,去傾聽對方的苦惱和憤怒,這如同用和風細雨去麵對幹枯的土地一樣,不僅可以化解危機,而且還可為自己贏得機會,獲得他人發自內心深處的尊重。
麵對領導的憤怒,不妨站到他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首先想到也許真的是自己錯了,應該向領導道歉,應該真誠地接受批評和指導。當自己用豁達、謙誠和歉意的微笑著麵對他時,相信他,也有著和自己一樣的情感,也會如我們理解他一樣。他自然也會從自己的角度轉換到我們所處的環境中來,察覺到的不易。
由此可見,解決問題需要的是方法,而不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憤怒對抗不了憤怒時,何必硬撐到底?給對方一個微笑,或許就真正能夠化幹戈為玉帛。一個優秀的領導應是頗具大度胸懷的,雖然他可能會因一時的不察而憤怒,但他會因為我們真誠的微笑而逐漸熄滅怒火,並在心目中樹起對我們寬厚處世的尊重和賞識的信心,這就是我們事業與人格的雙贏。
自信而坦蕩的微笑,是我們獲得良好人際關係的通行證,也是你化解壓力的減壓閥。
4.運用說話的藝術應對領導
領導一般都很賞識聰明、機靈、有頭腦、有創造性的下屬,因為這種下屬既能理解領導的意圖,又能協助領導完成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夠協助領導處理好與身邊人的關係。
誠實肯幹是受領導歡迎的,但如果是自認為可以出色地完成工作,而沒有很好地把自己的工作成績展現給領導,以得到他的賞識,那顯然也是一種失敗。所以,隻有善於把自己各方麵的才華展示出來,才能讓領導認同自己的業績和為人,並給予自己機會。說到底,這其實就是要求我們在領導麵前注意說話的藝術,並以此敲開成功之門。
在社會交往中,爭論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麵對領導的疑問,我們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豐富的知識、較高的綜合能力,加上真誠和適度的言談,運用充分的道理以說服領導,並注意說話的藝術,讓他愉快地采納自己認為可行的建議。
當然,掌握語言的藝術,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們的日積月累,下一番苦功夫才能夠獲得。
5.以溝通減輕領導帶來的壓力
職工除了要服從領導,表明自己的忠心外,還要善於同領導或領導交流和溝通。俗話說:“話不說不清,理不擺不明。”溝通有時能起到預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人與人之間有了誤解甚至隔閡的時候,這種溝通的方式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
麵對領導的冷淡態度,千萬不能意氣用事、橫眉冷對或無動於衷。積極的態度應當是心平氣和地找領導進行溝通。談話需要找一個談心的場合,並選擇好時機,在整個談話過程中營造出隨意自然的氣氛。如果自己的工作成績得到公司的肯定和表揚,得真心感謝領導的幫助和栽培。要讓領導或領導明白:自己是真心真意地感謝他,而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自己的每一點進步都與他的培養分不開的。我們可以指出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希望領導能夠繼續對我們嚴格要求,幫助我們改掉缺點,使領導或領導處於一個幫助人的位置上,他就會盡其所能,為我們創造機會,為此他很容易看到我們的進步是與他分不開的,從而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總之,與領導經常進行富有成效的溝通,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一個融洽和諧的工作環境,這是事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如果與領導或領導的溝通不暢,交流不多,就會阻礙我們的發展。有的時候和一個難纏或喜歡濫用權力的領導或領導溝通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但也並不是說自己在改變與領導或領導的關係方麵就完全無能為力。在我們考慮辭職不幹之前,不妨試一試下麵幾種對付那種濫用權力的領導或領導的方法和技巧:
(1)改變自己的辦事方式。很少有人是隨意發火的。他們一般是在特定場合因特定的事而發作的。我們要摸清領導的脾氣,並盡可能消除隱患。比如,他為我們上班僅遲到五分鍾或打錯了一個字便大發雷霆,那麼我們就要盡量避免這類疏忽,不論它們看起來多麼微不足道。如果自己的某位同事善於應付領導的情緒,那就向他請教一下怎麼做才能更為有效,不妨借用他的一些手段。
(2)在盛怒下保持冷靜。隻可回應領導所責罵的事,而不回應他的惡言惡語。不論怎樣,都不要畏縮、支吾或抱歉。要自信地回應:“我想準備一份令你滿意的報告。讓我們談談我怎麼做為好吧。”
(3)采用建設性的對抗方式。領導可能比我們所想象的更樂於改變其態度。有些領導或領導並沒有認識到他們的盲目行動使下屬感到多麼不快。可以告訴他自己對他發怒的感受。比如說:“當你在會議上責罵我、批評我的工作時,我感到很沮喪。請尊重我吧,把我叫到一邊私下裏提出你的批評。”如果他看重我們的工作,他會對自己的謾罵有所收斂的。
(4)訴諸更高的領導或上級。如果領導濫用權力到了令人難以容忍的地步,就得越過他直接找人事部門或更高一級的領導。但在采取這一步驟之前,要謹慎地詢問一下同事,他們是否過去也與自己的領導有過衝突。他們可能會支持,這樣我們就可以提請公司主管注意領導的不當行為。我們可以這樣發問:“我能和你作一次非正式的談話嗎?”然後舉例說明自己領導的做法如何影響到工作。我們要表明我們想改進現狀,而非懲罰我們的領導。如果我們的領導需要紀律約束的話,那就讓上級打電話通知他吧。
6.如何應對高壓領導
麵對領導的壓力快樂是可以生存的法則。高壓領導手下會產生很多有怨氣的職工。讓自己喘不過氣來的工作都拜他所賜。但為了工作,作為員工不能知難而退,而是要動腦子去積極處理工作中的事。下麵教你如何應對典型的“高壓老板”。
高壓領導之“饋贈型”領導
“如果領導本人就是工作狂,他們大都希望自己的屬下和他一樣,視工作如生命。他們仿佛吝嗇鬼收集寶物一般地收集工作,可在布置任務給下屬的時候又變得慷慨之至,仿佛在向別人贈送心愛的禮物。我們把這種類型的領導稱為饋贈型的領導,通常情況下他們疏於考慮自己分配下去的任務量有多少,下屬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可以搞定,他們想當然地認為我們應該以辦公室為家,日日夜夜伏案工作,在他們的字典裏休息這個詞似乎早就不存在了。
在一家香港公司從事銷售的蘇寧就遇到過這樣一位饋贈型的領導,但在他身邊工作了3年的蘇寧,始終保持極佳的工作狀態,她是這麼說的:
“我尊重我的領導,他指派的工作我總會盡心盡力地完成,但有時候指派的工作因為種種原因我達不到要求。這個時候,我就主動與領導溝通交流,因為口頭上陳述困難有點故意推托之嫌,我就用書麵呈送工作時間安排與流程,靠數據來說明工作過多,讓他相信,過多的工作令效率降低,工作完美度會直線下降。這樣合理正確的溝通會令領導了解自己的需求,適當調整任務量及完成時間,或選派更多的同仁來幫我們分擔。”
高壓領導之“不好型”領導
很多職工非常倒黴地遇到了“不好”領導。所謂“不好”領導,就是無論我們拿出怎樣的策劃方案,他都說“不好”!
做廣告方案工作的林達很頭疼,因為她的領導就是一個典型的“不好”領導。林達說:“當我低眉順眼地向他詢問到底欠缺在哪裏時,他倒是很直接:我也不知道到底哪兒不好,但我就是覺得還有不完美的地方,總之你還要繼續,要不,就重來。”
每當林達遞交了方案從領導的辦公室裏走出來時,心情跌落到穀底。“他的挑剔就像一把尖刀,總是把我精心雕琢的東西刺穿,無數次的重新來過,讓我覺得自己是個沒有才華與能力的人,久而久之,我失去了對工作的興趣。”
如果再不調整,林達明白自己最終要從這家待遇極佳的公司灰溜溜地走掉。“逃,不是我的性格,但我還是獨自跑到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待了一陣,仔細思索我的壓力來自何方。終於,我明白了對一個追求完美的領導來說,我的壓力來自他的挑剔,我決定從下一個方案開始,我要挑戰他,一定要讓他說出‘好’字!”
林達接手一個食品廣告的方案創意後,精心地準備了3套方案,在這三個側重點不同、宣傳風格迥異的方案中,林達把自己的視角調整成了一個挑剔者,幾個通宵的無眠之夜過後,做出了三套方案,麵對著提交的方案,不好先生還是搖頭,但當她說出最後的思路:把三份方案的亮點結合在一起時,他的笑意也漸漸浮現出來。借此機會林達還明確地表示希望他以後盡量從自己的盡善盡美中找出不那麼令他滿意的地方來。要知道這無疑也是給領導一個不大不小的回馬槍呢!終於,林達的壓力釋放了:把壓力丟回給那個施壓者,並從中品嚐到了超越的快樂。
高壓領導之“危機”領導
有一種領導覺得臨時出現的事情是大事,似乎早做準備的都是可以延後辦理的。遇到這樣的領導,我們永遠被莫名其妙的事情打亂自己的部署與計劃,拎著包匆匆跑在遠離計劃的路上,等回來再坐到辦公桌前,一切都變得毫無頭緒。這種喜歡無時無刻不麵臨“危機”的領導,常讓所有的部下處在憂慮狀態。
傑蒂開始因為“危機”領導失眠,他訴苦說:“我不停地為自己安排加班,別的部門的同事們都認為我是個績效極低的人。最讓人憤憤不平的是,許多臨時要我去做的事情領導自己卻會經常忘掉,月末績效考核時,他總是對我搖頭:‘要你做的事你總要留個尾巴,不知你每天坐在這裏都在想什麼!’”
傑蒂因為這樣的事曾和領導拍桌子,爭吵,可後來卻想通了:既然我遇到了這樣的領導,那麼就要想辦法去適應。之後,在工作中,遇到領導打亂工作計劃時,她會把之前的工作計劃對老板說出來,讓領導權衡輕重,重新作出工作計劃,這樣與領導作了很好的溝通而不是一味地聽從指揮,不僅避免了誤會,同時也使工作更加順利,真是兩全其美。
7.豁達樂觀能無形化解壓力
憂傷是以恐懼為基礎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一種毀掉自信與創見的心理症結,由於害怕失去的恐懼,而致使自己失去得更多,長期壓抑而成的消極心理會導致人成為其自身思想的毀滅者。
人的一生,是曲折向前的,在任何階段,成長的某個環節上都會出現意料之外的事情,麵對別人的誤解、歪曲,甚至是難以釋懷的失落感,在我們的精神上、情感上都會造成不可忽視的壓力。既然事情是不可避免地要發生,那我們對其的反應就是問題的關鍵。而要想使自己的人生獲得成功,以減少心靈的壓力,就必須培養良心的安寧,尤其是需要豁達樂觀的心態。
一種觀點認為:“人痛苦的根源,在於他的欲望,欲望越多的人,其痛苦也越深。”人憂傷的根源就在於他的心態。
領導對下屬造成的心理壓力,也許是其不經意的一個權威習慣,亦可能是對下屬的工作存在疑問的表現方式,或者是下屬的行為不當而使他趁機宣泄。無論哪種原因,我們的內心受到的傷害是沒有什麼異樣的。如果你長期處於一種謹小慎微的處事狀態中,甚至不知所措,那就隻會感到領導對自己的壓力越來越重。長此以往,憂傷也就一點點地占據了我們整個思維領域。每天睜眼的那一刻,便是陰雲一片,這樣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就完全被摧毀了。試想在這種狀態下,如何能夠把自己的才華展示出來?也許領導不是對自己的態度漠視,而隻是一種習慣,但是在這種極端的狀態下,自己也會陷入到思索我犯了怎樣的錯的憂傷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