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如何減輕工作的壓力(3 / 3)

製訂實現目標的計劃

要達到目標,就像上樓一樣,不用梯子,一樓到十樓是絕對蹦不上去的,相反蹦得越高就摔得越狠(失敗、挫折)。必須是一步一個台階的走上去。製訂計劃就像設計樓梯一樣,將大目標分解為多個易於達到的小目標,那麼您一步步實話計劃時,每前進一步,達到一個小目標,都能使你體驗“成功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將強化您的自信心,並將推動您發揮穩步發展潛能去達到下一個目標。

生活規律化

即有勞有逸,應該注意保證睡眠時間和飲食規律,在工作之餘給自己留點時間,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打球、釣魚、書法、繪畫、音樂、烹飪、郊遊、睡懶覺等,都能使您緊張工作的大腦鬆馳下來,這能使您在下一個工作單元中保持較高的工作效率。長期、持續、緊張的加班工作,不但提不高工作效率,還會影響您的身體健康。

適時地轉移

如果條件不具備,通過多方麵的努力仍不能達到目標,那麼您應該分析一下,這個目標,對於您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再努力下去隻能是失敗,就像是一樓向十樓蹦一樣,再蹦下去隻能是多跌幾個包(挫折、失敗),這時您可以說一句“我盡力了”,適時地退出,重新設立新的目標,就像俗話說得好“別在一棵樹上吊死”。

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這就像手指被刀割破了,疼痛、流血、如果傷口小,自己就能止血,貼上創可貼,過幾天自己就長好了,而傷口大,流血不止時,就應該看醫生,讓醫生給您縫合止血包紮。在您心理調整不過來時,心理醫生通過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能幫助您減輕痛苦強度,縮短痛苦時間,修正心理上的偏差,發揮您的潛力,去重新尋求事業的成功。

24.怎樣走出工作壓力的誤區

對工作壓力的典型理解

他最近有工作壓力,但這很自然,沒什麼好奇怪的。

如果他沒有壓力,可能說明他沒把工作當回事。

可以讓他少擔任一些工作來緩解壓力。

或者讓他幹得更多,這樣他就不會老落在別人後麵。

讓他去上上壓力管理的課程就搞定了。

所有這些觀點都是有問題。

對工作壓力的誤解

誤解一:壓力是很平常的事情,這說明你受到重用,壓力會讓你幹得更好。

有些人覺得如果自己不加班,不顯得很忙就沒法向公司表明自己多麼重視工作。

實際上,工作壓力要麼說明你的工作有問題,要麼說明你有問題。更糟糕的是,壓力會降低人的工作效率、溝通效率和決策能力。

覺得有壓力才是好事對人對公司的事業都不好。

誤解二:壓力是因為工作太多。

有些人一周工作80小時也不覺得有壓力,有些人工作30小時就完蛋了。

工作壓力和工作事件沒有必然的關係。如果你覺得工作很有意思,為你的工作而感到自豪,可能一周幹100小時也沒問題。一個乏味無聊的工作,一周做30小時就胃口倒盡了。

誤解三:少幹點可以緩解壓力。

感到壓力的人需要的是增加他們的能力和對工作的自信,暫時減少工作可以緩解一些壓力的症狀,但不久就會適得其反。當他們重返辦公室,會變得更脆弱,不堪一擊。

暫時減少工作量其實什麼作用也沒有起到,你總有一天會回到過去的狀態,惡性循環。

誤解四:多幹點可以緩解壓力。

“我有壓力是因為我落後了,多幹點趕上他們我就沒有壓力了”

你錯了。兩個原因:

(1)工作壓力不是因為落後了,而是因為你在乎你是不是落後了。

(2)在大多數企業裏,大家常常會趕不上進度。真正的原因是工作太多了,就算你做完了也會被分配更多的工作。

偶爾突擊一下沒什麼關係。如果天天突擊就變成習慣性加班了。這種情況下,更努力的工作不是你解決壓力的良藥,反而會影響你的工作效率。

誤解五:關注壓力會緩解壓力。

壓力管理的內容

什麼是壓力。

壓力的症狀。

壓力對健康的影響。

如何對抗壓力。

有研究表明,一些上過這些培訓的人比上之前感到壓力更大。過渡關注壓力可能製造更多的壓力。

壓力的真相

工作本身不會帶來壓力。工作帶來的糟糕感覺是壓力的源頭。

所以,調整工作時間、環境、內容可能都沒什麼用,首先要調整的是你對工作的感覺。需要將那些焦慮、不能勝任或者被耗盡的感覺轉變成被欣賞、自豪和勁頭十足的感覺。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

25.科學應對工作壓力的方法是什麼

時下“壓力”一詞很時髦,經常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白領的工作壓力很大,影響他們的心身健康;領導者的壓力也難以承受,影響其領導能力的發揮等等。

事實上,壓力本身並不是一個負麵的詞彙。很多心理學的實驗證明,壓力也有積極作用。一個人在一定的壓力範圍內,他的工作業績與壓力是正相關的。當壓力超過一個人的能力限度時,就出現相反的情況。這時,工作壓力就給人們的心身健康、工作表現等帶來負麵影響,表現出擔心、緊張、害怕、抑鬱、悲傷、易怒等情緒,或者出現注意力集中困難、頻繁遺忘等,嚴重者出現入睡困難或早醒、貪食或食欲下降、過度飲酒或吸煙、回避與工作有關的情境,或不願與人交往、社會退縮等等。這些情況提示我們工作壓力過大了,需要進行必要的調適。

加深對工作壓力的理解

當我們對一項工作感到壓力過大時,就要仔細分析完成這項工作所需要的所有資源和技能,哪些關鍵成分是壓力的主要來源。在明確工作壓力來源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評估工作壓力對自身的影響以及這種影響會有多大,持續多長時間,目前的影響處於什麼時期等。在明確的基礎上,積極找尋解決的辦法。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不知道壓力的來源,不明確、不確定感反而會加重我們的壓力感。

采取係統解決問題的方法

緩解工作壓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采取係統的解決問題方法。首先要對工作任務和性質認真分析,明確工作任務、範圍、性質和所需要的資源和技能等要素。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盡可能將工作進行必要的分解,把一項大的工作任務分解為幾個小的部分,然後再分階段地一項一項地完成這些小的任務。這種方法可謂化繁為簡、化大為小,可以有效地激勵自己最終完成整個任務。

識別和接受自己的情感

當自己承受很大的工作壓力,出現抑鬱、悲傷,或憤怒、焦急等情緒時,要敢於麵對自己的情緒,要認識到這種情緒與工作壓力的關係。同時,采取必要的方式和途徑與別人討論這些情緒,獲得別人的支持和理解,從而接受自己的這種感受。另外,也要注意分析過去的經驗對目前情緒的影響,消除過去失敗的痛苦體驗所形成的不正確觀念對目前工作造成的負麵評價。

發展有效的行為技能

工作壓力過大往往限製一個人的理性思維、行為和決策能力,從而使工作效率下降,許多工作不能及時完成。日積月累,工作負荷越來越大,難以負擔,就進入了惡性循環。要擺脫惡性循環,就要建立自信,避免工作中的拖拖拉拉或完美主義傾向,不要陷於工作中的細節,而忽略最終結果的實現。要發展和培養有效的行為技能,采用理性的、符合實際的思維方式,有效合理地安排時間,製訂明確的目標計劃等。

建立和利用良好的社會支持網絡

有效地利用社會支持係統可以緩解工作壓力。所以,當感到工作壓力過大時,要有意識地尋求幫助。當別人提供幫助時,要樂於接受。把自己工作中的體驗或苦惱,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傾訴,獲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為此,在平時要有意識地培養與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如夫妻關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等,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網絡。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本身可以緩解或減少工作壓力。在此要注意有規律地鍛煉身體,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平衡的飲食結構。改變生活中的不良行為習慣,減少不良的應對方式,如吸煙、酗酒等。改變生活、工作節奏,拿出時間來進行放鬆和娛樂。製訂休息計劃,如午休、周末休息或度假。建立健康的娛樂休閑行為模式,培養健康的業餘愛好。

留出時間來反省並獲得心智發展

在百忙之中,要留出時間讓自己進行必要的思考。重新認識與評估自己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明確今後生活的目標。通過思考,使自己獲得心智的成長,提高應對工作壓力的能力。

以上是緩解工作壓力的主要原則或方法。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這些原則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的特點建立具體的緩解壓力的方法與途徑。這些具體的方法可以說沒有固定的模式,隻要能夠促進心身健康,保持幸福生活和高效率工作,所有方法都是有益的。

26.上班族減輕工作壓力的措施

上班族對“工作壓力”這個名詞,想必不陌生,皆能感同身受。一個工薪上班族,無論工作性質如何、職位高或低,“工作壓力”如影隨形地,在你稍一猶豫、怠惰之後,就浮上你的臉孔、鎖住你的眉頭。工作壓力的影響程度,因一個人的個性、工作態度及責任感之不同而異。緊張型的人,任務完成時限仍早,亦可能急的想熱鍋上的螞蟻:樂天者,即使迫在眉睫,亦可能狀告無事,一副天塌下來有人頂的樣子。工作壓力雖會困擾、影響一個人的心情,然而也有其正麵效益——推動前進的力量。但壓力畢竟是一種不好的感受工作與壓力是一個一體兩麵的混合孿生物,即無法免去,也無法逃避。麵對工作壓力,要每個人皆能“樂在其中”,不如讓每個人掌握減輕壓力的方法。以下是有關專家提出的減輕壓力的方法,特作簡略介紹,以共參考。

(1)學會洞察自己受到壓力後的警報信號,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2)當你感到有壓力時,不妨散散步,這樣有利於恢複對事物的洞察力。

(3)不要養成晚上帶工作回家的習慣,避免長時間工作至深夜。

(4)當你受到壓力是去買一些你想買但舍不得買的東西。

(5)每周抽出1至2小時獨處,盡量不要受到工作和家庭的任何幹擾。

(6)學會與密切的朋友和知己暢談你的情緒和感受。

(7)注意自己的工作價值,以此保住工作。

(8)在接受任何新工作之前,都要考慮一下擔任該項目工作所承受的壓力,並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逐漸增加每天的工作量及複雜程序。

(9)在前一天晚上整理好寫字桌,事你能輕輕鬆鬆地開始一天的工作。

(10)準備一件益智玩具,在工作間隙用於消遣。

(11)每工作一小時就休息5分鍾,把完成任務的工作一一“勾”去就會增加成就感。

(12)如果某些人或環境迫使你做不願做的事,那就避開。

(13)當同事看出你正受到工作壓力時,讓他直言向告。

(14)用公開討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來減輕壓力。

(15)經常自問,其他人與你一起工作時是否有壓力感。

(16)隻接受有用的新觀點,而不是那些流行的適應工作環境的變化。

(17)找到誌同道合的同事,和他們一起工作,以適應工作環境的變化。

(18)最好不要急切的、過多的表現自己。

(19)清楚事情不可能都盡善盡美。

(20)體育鍛煉是快速抑製發怒的一種方法。

(21)欣賞你喜歡的喜劇演員的作品。

(22)臨睡前不要吃的或喝的太多,消化道的運作降低睡眠質量。

(23)放一天假,讓自己去追求一種興趣愛好。

(24)學會說“不”,顧慮不要太多,凡事不要斤斤計較。

(25)勤聽音樂放鬆自己。

27.如何排除幹擾並用心工作

一位白領很無奈也很痛苦地向一位心理專家討教:“我在工作時為什麼老是分心呢?”專家仔細地詢問了他工作環境的情況,從他的描述中,很快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不論是誰,在那種環境中如果不分心,那才是怪事呢!

誰能在嘈雜幹擾不斷的環境中做出最佳的思考呢?試想每隔幾分鍾就有人進來跟你說話,或者周圍的人大聲喧嘩,你的偉大思考能進行下去嗎?很少有人做得到。

專家有針對性地給這位白領指出了一些應對方法,讓他試一試,後來,他給專家打來電話,告訴專家感覺好多了。專家指出的應對方法是這樣的:如果在辦公室思考問題的時候,在門上掛一張警示牌,寫上“勿擾”兩個字,或躲到會議室裏或在市郊的公寓裏進行重大決策和思考;去圖書館也是一個好辦法,那兒真是靜極了,就連走路的腳步都是輕的。

但這個方法可能對大眾並不完全適用,問題也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讓人分心的事在工作場所中還真是不少。比如,你計算好了在某個時間段完成某項工作,而你工作中使用的某項工具突然出了故障,使你的工作計劃突然被打斷,這不但使正進行的工作需要延期,也會給造成一種挫折感。特別是一些經理級人員,不僅要完成明確的工作量,還要負責組織策略、應對下屬的管理責任、批評或懲罰他人、應付領導、對員工表現進行評估計、如何在預算之內行事、如何在個人生活和工作間求得平衡等,你的算術再差,也可以計算出來一個鍾頭哪怕隻有幾次這樣的幹擾,整個鍾頭的時間也就做不成什麼了。紙張泛濫成災也是辦公室內幹擾的一種重要來源。到處都塞滿了無用的紙張,特別是政府機關,各種文件、書籍、報告等文本到處皆是。如果辦公室的紙本太多,要盡快篩選一下,把重要的資料保存,沒有用的打紮成捆,回收廢品;把暫時沒有時間看的書放進抽屜裏,想看的時候再把它取出來,除非是最重要的文件,才可以把它放在顯眼的地方,當然,用完了就應該盡快把它撤換掉,否則會讓人的眼睛不舒服。

辦公室太鬧,如果可能就回家去工作。坐在自家門前的太陽底下工作,真的比在辦公室內更能專心,換了一個新的環境,心情自然就會好起來,一旦改變工作地點,你將會受益良多。

還可以利用自己堅強的信念,把可能造成你分心的原因轉變成習以為常之事。這可能有些難,但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比如,那些住在機場邊或公路沿線的人。甚至與打呼嚕的人同睡一張床的人,他們不都是習以為常了嗎?如果讓他們在一個安靜的地方住下去,他們反倒睡不著了,這是什麼原因呢?道理很簡單,他們習慣了、熟悉了,吵鬧聲自然在他們的耳中也就消失了,當然也就不會產生壓力之感了。

總之,我們必須學會從幹擾、分心和其他現代辦公室帶來的環境影響中解脫出來,並采取一些適合自己的應對策略,這都能讓你每天輕鬆完成更多的工作。

28.白領女性的快樂減壓法

有些女性有很強的成功欲,常在辦公室裏加班到深夜。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幾乎不運動,沒有時間給朋友打電話,不去參加同學聚會……

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工作中。然而,漸漸的,我們發現,非但工作沒有大的進展,而且自己的身體開始出現各種不適,如失眠、記憶力衰退、情緒也發生明顯變化——整個人變得焦躁、憂慮,時常莫名其妙地對人發脾氣,無法控製的怒火讓自己不相信這是自己。甚至,有去看心理醫生的衝動。然而,這一切也許隻有一個原因——來自辦公室的壓力……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快樂地減輕壓力呢?

運用言語和想象放鬆

通過想象,訓練思維“遊逛”,如“藍天白雲下,我坐在平坦綠茵的草地上”,“我舒適地泡在浴缸裏,聽著優美的輕音樂”。在短時間內放鬆、休息,讓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會覺得安詳、寧靜與平和。

肢解法

請你把生活中的壓力羅列出來,一、二、三、四……你一旦寫出來以後,就會驚人地發現,隻要你“個個擊破”,這些所謂的壓力,便可以逐漸化解。

想哭就哭

醫學心理學家認為,哭能緩解壓力。心理學家曾給一些成年人測量血壓,結果87%的血壓正常的人都說他們偶爾有過哭泣,而那些高血壓患者卻大多數說從不流淚。看來,讓情感抒發出來要比深深埋在心裏有益得多。

擁抱大樹

在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園裏,每天早晨都會看到不少人擁抱大樹。這是他們用來減輕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據稱:擁抱大樹可以釋放體內的快樂激素,令人精神爽朗。

看恐怖片

英國有專家建議,人們感到工作有壓力,是源於他們對工作的責任感。此時他們需要的是鼓勵,是打起精神。所以與其通過放鬆技巧來克服壓力,倒不如激勵自己去麵對充滿壓力的情況,例如去看一場恐怖電影。

穿上稱心的舊衣服

穿上一條平時心愛的舊褲子,再套一件寬鬆衫,你的心理壓力不知不覺就會減輕。因為穿了很久的衣服會使人回憶起某一特定時空的感受,人的情緒也為之高漲起來。

29.白領女性減壓體操八式

經過一天緊張忙碌的工作,回到家中,是否感覺到頸、肩酸痛,頭腦發漲,身心俱疲?做做下麵這幾節簡單易學的體操吧,它們可幫你鬆弛神經、緩解疲勞、釋放壓力。

第一節:踮足伸臀

身體自然站立,兩腿稍分開。深吸氣,足尖踮起,兩臂成V字形上舉,然後徐徐呼氣,腳跟落回地麵,雙臂也落下,身體恢複原先站立姿態。反複做15次。

第二節:貓伸展示

麵向下,雙膝和雙手支撐,成膝臥撐姿態。吸氣,背部下塌,頭部向上,向後仰,臀部向上翹;呼氣,背部弓起,頭下垂,下巴靠向胸部。反複做10遍。

第三節:坐姿舉臂

盤腿坐姿,兩手互握置於腹前。深吸氣,將兩臂翻掌向上舉,眼睛看雙手;邊吐氣,邊落下雙手。反複做10遍。注意動作過程中要挺胸直背。

第四節:坐姿前彎

盤腿坐姿,兩臂向後伸,雙手緊握。吸氣,然後吐氣,同時上半身向前彎,同時背後的雙臂上舉至水平高度;再吸氣,恢複到原先盤腿直坐姿勢。反複做10遍。

第五節: 站姿前彎

自然站立,兩腿分開,雙手互握手腕處或肘關節處,上身從髖部開始向前彎,頭放鬆下垂。保持姿勢,緩慢呼吸1分鍾。

第六節:肩橋式

仰臥,屈膝,雙腳平放於地,雙臂伸肩,手心向下,放在身體兩側。吸氣,呼氣,臀部緩慢向上抬起,至肩與膝成一直線。吸氣,臀部放回地麵。反複做10遍。

第七節:犁式

仰臥,雙臂伸肩,掌心向下,置於身體兩側,雙腿並攏。雙腿上舉,向後畫弧形,雙腳尖越過頭部繼續前伸,直至觸及地麵,保持姿勢呼吸2分鍾。然後雙腳抬離地麵,經過頭部,恢複到開始仰臥姿勢。注意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做。反複做3遍。

第八節:嬰兒式

跪式,臀部坐在腳後跟上。然後向前俯身,雙臂向前伸,手心張開平放在地,額頭著地。盡力舒張脊背,雙手盡可能前伸。保持一會兒,反複做5遍。

30.白領運動減壓法

運動為何能減壓

運動之所以能緩解壓力,讓人保持平和的心態,與腓肽效應有關。腓肽是身體的一種激素,被稱為“快樂因子”。當運動達到一定量時,身體產生的腓肽效應能愉悅神經,甚至可以把壓力和不愉快帶走。

此外,適當的運動鍛煉,有利於消除疲勞,上班族們整天朝九晚五,單調而枯燥。長時間單調刺激易引起生理、心理疲勞,而運動能使刺激強度得到變換,起到改善、調節腦功能的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大腦潛能,必須合理地安排活動,不使某一半球或某一功能區由於反複單調刺激而疲勞,要動靜協調、張弛有度,才能有助於提高大腦皮層的分析綜合能力。

哪些運動能減壓

通常來說,有氧運動能使人全身得到放鬆。想通過運動緩解壓力,可以參加一些緩和的、運動量小的運動,使心情先平靜下來,如跳繩、跳操、遊泳、散步、打乒乓球等。運動時間可掌握在每天半小時左右。

這裏介紹一種放鬆肌肉的方法,可以在睡前練習。在一間安靜、燈光柔和的房間裏躺下,掌心向上,兩腿伸直,腳尖向外。閉上眼睛,輕柔地按照自己的節奏呼吸。繃緊臉部肌肉約10秒鍾,放鬆;緩慢地向上抬頭,放下;提肩10秒鍾,放鬆;伸展手臂及手指,握拳10秒鍾,放鬆;提臀,然後緩緩地放下;腳後跟並攏,向外伸展腿和腳趾,然後完全放鬆。重複練習5次。

呼吸減壓很有效

運動的人都知道,當你在進行最後放鬆時,深呼吸能幫助你盡快將運動心率恢複到正常心率。而當人緊張的時候做幾次深呼吸,也能起到放鬆心情的作用。

深呼吸選一種舒適的姿勢,或站或坐,將雙手放在胸前,上身保持放鬆,吸氣的同時擴展胸部,稍停,緊閉雙唇,慢慢呼氣,重複幾次,就會感到緊張的情緒緩和了許多,心情也會隨之舒暢。

淨化呼吸立姿,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用鼻做深吸氣,同時兩臂緩緩經體側平舉至上舉。待吸足氣後(兩臂恰成上舉),兩臂急速下放似“揮砍”,張口吐氣的同時高喊一聲“哈”。這一練習有助於消除精神緊張,並能使長期鬱積在肺部的濁氣排出。

運動過量反無效

如果帶著太大的壓力和不良情緒去鍛煉,在鍛煉中思緒雜亂,注意力不集中,反而會影響鍛煉的效果。比如有人刻意去做一些激烈的、運動量大的運動項目,認為出一身大汗,壓力和不良情緒就會全部釋放出來。其實效果恰恰相反,這種激烈且大運動量的鍛煉,不但會造成身體疲勞,加上原來緊張的精神,壓力不但排解不了,情緒反而會更壞。

為了達到放鬆身心的作用,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能產生愉悅感的運動。運動完畢後要及時洗浴,防止感冒,運動時間不要過長,避免過度疲勞或興奮。

飲食輔助不可缺

營養專家認為,麵對令人擔憂的事情或持續不斷的壓力,身體會產生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收緊等“攻擊或逃避反應”,這時特別需要身體提供營養素、維生素和額外的能量。當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身體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C,應注意多攝取諸如洋蔥、青椒、花椰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少食多餐也有助於減輕緊張與疲勞。

31.男性如何減輕工作與生活的壓力

男人們越來越覺得自己活得太累,整天都麵臨來自事業與家庭的壓力,他們焦頭爛額,手足無措。這時,你是否想過要改變自己的生活?來聽一聽心理學專家的建議吧。

有位朋友是某報業集團的副總,經常感到胸悶、頭暈、喘不過氣來,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說是心病,叫“領導綜合症”,由生活、工作壓力過大所致;又曾接觸過一份外企職工(多數為男性)的心理測查報告,發現他們智力程度很高,但自我評價偏低,自信心不足。照理說,這些人都是生活中的佼佼者,怎會自信不足?其實很簡單,在外企工作,環境壓力更大,要求更高,加上給自己設定的升遷目標不斷提高,由此導致自信偏低。

曾經有一句“其實男人更需要關懷”的廣告詞,讓眾多的須眉們為之怦然心動,因為它道出了男人的內心感受。如今,男人們越來越覺得自己活得太累,整天都麵臨來自事業與家庭的壓力,在焦頭爛額,手足無措之餘,不少人開始酗酒、賭錢甚至吸毒,以此尋求解脫。

這種生活的壓力從何而來?其原因是多方麵的,社會環境固然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男性對自己對女性對周圍環境的認識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要調節自己的情緒,必須從自己固有的認識和行為規則入手,因為正是它們讓我們無法適應社會,讓我們疲倦。這裏列舉了幾個生活中的規則,對照一下,看你是否受這些規則的困擾。

男兒有淚亦輕彈

女人受了委屈或有不開心的事可以大哭一場,而哭鼻子的男人卻被認為是沒有出息的。這一傳統的規則一代一代傳下來,致使男人不習慣用哭來宣泄不快和憂愁。殊不知哭無論對男人和女人都是有很大好處的。生理學家說眼淚能殺菌,哭一下能預防紅眼病;心理學家說哭是一種極好的情緒宣泄方式,而且比其他宣泄方式更有益健康。男人沒法用哭來宣泄鬱積的情感,隻好采用喝酒、吸毒等方式麻醉自我,其結果要麼是變成一個渾渾噩噩的徹底被麻醉的人,要麼借酒澆愁愁更愁,反而陷入更糟的情緒之中。既然鬱積的情感是非宣泄不可了,那你不妨把“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規則修正一下,在煩惱的積壓下一個人痛痛快快地嚎哭一場,哭它個痛快淋漓,然後再去做大男人,不也挺好?

大丈夫“能屈能伸”

在眾多的家庭糾紛中,夫妻雙方爭論的實質是男人對女性的認識——是把女性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生活中的夥伴來對待,還是隻把女人當作一個家的點綴。大男子主義者在家庭中往往認為自己應占絕對的主動與主導地位,女人隻是男人的一根肋骨隻能處於被動和服從的地位。糟糕的是,表麵女人似乎很讚同此觀點,事實上,她們除了要男人的保護還要獨立,男人能完全滿足她們嗎?

張鎬哲在舞台上高歌的“好男人不會讓心愛的女人受一點點傷”,讓眾多的女歌迷柔腸百結,這是女人對男人的期望,男人千萬可別以此為標準。隨著自我概念的提升,現在的女性已真正支撐半邊天,作為男人又何必做那吃力不討好的事呢?這個規則應該被“大丈夫能屈能伸”替代,適應社會變化,調整自我概念和自我價值觀,把愛人真正當成生命中的另一半,共同分擔家庭與生活中的壓力,男人也許就不那麼累了。

男人應尋求支持與幫助

現在有些人越來越追求工作與環境的刺激和挑戰。雖然他能從不斷的成功中得到快感,然而這樣的節奏對他的心理傷害也是非常大的。心理學的研究早已指出不規律的生活方式會帶來很大的壓力並造成身心疲乏,未來的不確定性更會讓人整日裏神經兮兮。倘若他沒有很好的放鬆與宣泄方式,又不能尋求愛人的鼓勵和支持,他不累才怪呢?其實男人的生活也應平穩,隻在適當的時候尋求刺激與挑戰。

此外,還有一些通行的規則可以幫你減輕工作與生活的壓力:

(1)建立自己的支持係統,即多交朋友。這裏的朋友可不是商業上酒席上的酒肉朋友,而是指真正的知音、知己,可以信賴,可以傾訴,可以真誠相待的人。本來家庭成員、同事朋友都是個人的支持係統,但遺憾的是很多時候這種關係徒有其表,無真正的互動,心煩時不會找他們訴說、求助,這對個人情緒的宣泄,壓力的減輕是無益的。隻有建立真正的支持係統,才不至於孤立無援。

(2)尋求心理人員的幫助。專業化的心理輔導或心理谘詢不僅可以幫你應對生活的壓力,解除情緒的困擾,更可以幫助你進行審視和反省,促進自己的成長。對男人尤其是商業社會的男人而言,尋求專業的支持與幫助是非常必要的,關鍵是你有沒有決心麵對自己的內心。閱讀一些心理谘詢與輔導讀物,對你調適自己的心理壓力會有幫助。

(3)保持對自己身心狀況高度的敏銳與自覺,別忘了身心健康是生活與事業的基礎。心理問題有時也像身體疾病一樣,積少成多。心理問題堆積越多,對個人生活的影響(往往是潛意識的)也越大,處理起來也就更為複雜。

困擾你的也許有上述壓力,也許是其他壓力,檢視你的生活,淘汰掉不適宜的陳規,按自己的節奏和規律去生活,你就會擁有更多的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