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胸部外延的乳房組織邊緣,並觸摸腋窩處,看看是否有淋巴結腫大。
痛經的防治
痛經是指女性在行經期間或行經前後有輕微腹疼、下墜等不適感,嚴重的出現嘔吐、麵色蒼白、手足厥冷等,以致影響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學習。
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類,絕大多數女孩的痛經屬於原發性痛經,也就是說不是由於生殖器官的畸形、腫瘤或炎性病變引起的。
原發性痛經又稱功能性痛經,多在初潮或初潮後不久發生,未婚或未孕時症狀明顯,一旦生育後痛經能自行緩解或消失。所以女孩子的痛經一般是不要緊的。
引起原發性痛經的原因很多,一般都與心理精神因素有關,如情緒激動、抑鬱、精神緊張等,有時過度疲勞、劇烈活動、淋雨、受涼、大量喝冷飲等也可以引起痛經。
一般來說,輕微的痛經是正常生理現象,多數不需要特殊處理。如果這些不適明顯加重並伴有其他症狀時,就需要治療了。
預防痛經的發生,平時應加強體格鍛煉,保持心情舒暢,消除經前恐懼心理,學習生理衛生知識,認識和正確對待月經來潮。另外,注意經期衛生,避免劇烈運動,少吃寒涼生冷或刺激性食物,避免淋雨或洗冷水澡等,並保持外陰清潔。
發生痛經時,輕者可以服止痛片、安定片等藥物,短時間就可以止痛。重者可用阿托品等解痙藥物。也可以用單方或中藥治療,如艾葉10克、生薑5片、紅糖適量煎水後熱服;或用益母草30克(鮮品加倍)和紅糖適量水煎服。
女性生殖係統的健康
不要忽視每年一次的婦科檢查
婚後的女性不要忽視每年一次的婦科檢查,尤其是乳房檢查、盆腔檢查、帕氏塗片檢查和直腸指診,這幾個檢查項目對監測女性的健康是至關重要的。例如,通過觀察和觸摸乳房,可以檢測乳房上有無腫塊或者分泌物,以盡早發現乳房病變。
做盆腔檢查時,一般先檢查外生殖器,以了解是否有性傳播性疾病、癌症或者其他的皮膚異常分泌物、觸痛點或者腫塊。
做窺鏡檢查時,先輕輕地將一個溫熱的潤滑過的窺鏡塞入陰道口內。窺鏡到位後,即可檢查陰道壁,查找其上的任何異常的分泌物或者傷口。
帕氏塗片檢查一般應一年做一次,以輕刮子宮頸開始,然後取出子宮頸的一些細胞並塗片,然後再送往實驗室分析,主要用於探查癌前變化和子宮頸癌。
如果早期的癌變被發現,就可以及時治療以防止惡化為癌症。帕氏塗片檢查偶爾也能顯示其他感染的存在,其中有些是性傳播性疾病。
做完帕氏塗片檢查之後,會做雙手的盆腔檢查,即醫生用雙手檢查子宮和卵巢。移出窺鏡後,醫生將幾個手指塞入陰道,並用另一隻手觸摸腹部。這樣能覺察出卵巢是否增大,並能感覺到子宮是否長有纖維瘤或者其他腫瘤。
最後就是直腸指診。醫生將一個指頭置於直腸內觸摸該處是否有腫瘤。除非醫生做了直腸檢查,否則盆腔檢查就沒有全部完成。
婦科檢查應安排在合適的時間。最合適的時間是在行經的第一天後的10~14天。在月經周期的這段時間裏,乳房不會有在以後的時間段內可能出現的那麼多腫塊及觸痛。
這段時間也是做帕氏塗片檢查的最佳時機,因為子宮頸此時是月經周期中張得最開的時候,可以使醫生取得更好的試樣。不過,需要提醒的是,衝灌療法、藥物和殺精劑等都會幹擾帕氏塗片檢查的結果。
如果精確地計劃有困難,隻需確保檢查時沒有月經,並且月經已經結束至少數天,這樣陰道就不會有分泌物。另外,進行婦科檢查時,要有一位伴侶在場,可以是護士、朋友或者自己的丈夫。
維護子宮的健康
子宮是如此重要,但又易受多種疾病的侵擾,因此應給予它適當的嗬護。
1.定期體檢。
為保證子宮的健康,女性應當定期做體檢。
2.注意身體變化。
每人都必須熟知自己的身體。隻要身體出現異常,如出現異常的經血或者疼痛等,就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3.考慮避孕藥。
服用避孕藥是女性預防卵巢癌和子宮癌的最重要的措施。除了能預防子宮內膜癌外,服用避孕藥五年以上,還能將患卵巢癌的危險性降低50%。
4.保持理想體重。
肥胖是子宮內膜癌的誘發因素之一。低脂飲食和鍛煉有利於預防子宮內膜癌。
子宮癌的預防
女性尤其擔心患子宮癌或子宮內膜癌。因為,雌激素能大大地影響子宮內膜的細胞的增殖,所以該激素在子宮內膜癌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在過去,激素替代療法被推薦給許多絕經後的婦女。但是研究人員已經發現,當隻使用雌激素時,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將是不接受激素替代療法或者同時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女性的8~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