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維護生殖健康(5)(1 / 3)

為什麼同時使用孕激素,能降低單純使用雌激素帶來的危險呢?這是因為,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每月都在排卵前開始形成,排卵後釋放的孕激素有助於子宮內膜為受精卵的進入做好準備,如果受精卵不能形成,孕激素將協助子宮內膜的脫落。在沒有孕激素時,子宮內膜將保存較長的時間,正因為子宮內膜不能正常地脫落,患內膜癌的危險才增加。

肥胖的女性也易患子宮內膜癌,因為肥胖的女性體內所含的脂肪細胞太多,易於產生過量的雌激素。現在,女性在接受激素替代法時,常常需要同時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

子宮內膜癌的常見症狀是不正常的陰道出血、下腹疼痛和腰痛,當出現上述症狀時需提防子宮內膜癌,應及時就診。如果不幸患上子宮內膜癌,一般都需要施行子宮切除術,以防止子宮內膜癌會向其他部位擴散。

早婚、早產、多產、性衛生差、炎症和宮頸糜爛等因素,與子宮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計劃生育、衛生宣教、婦女保健、婦女疾病普查及積極治療宮頸炎和宮頸不典型增生,都能起到預防子宮癌發病的作用。另外,為了預防子宮癌,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保持營養的均衡。

不要攝入過多的動物脂肪。

飯後多吃水果。

禁止吸煙。

閉經後接受一次有關子宮癌的檢查。

閉經前的女性如無排卵,則需要接受有關子宮癌的檢查。

經常性月經不調的人應接受有關子宮癌的檢查。

有家族遺傳性卵巢癌的人應接受相關的檢查。

閉經後出血的女性應接受有關子宮癌的檢查。

禁止無節製的性交。

念菌性陰道炎的防治

陰道溫暖、潮濕、黑暗,並富含糖分,是理想的真菌培養器。念珠菌是寄居在口腔、直腸和陰道中的真菌。當陰道內的pH值改變和正常存在的菌類微生物受到抑製時,念珠菌的生長將失去控製,從而形成念珠菌性陰道炎。

念珠菌性陰道炎患者可出現疼痛、瘙癢和發紅,其陰道分泌物為凝乳狀,散發黴味。如果認為自己陰道感染了念珠菌,隻需取出一點陰道分泌物做真菌塗片檢查就能確診。

治療念珠菌性陰道炎的常用藥物是氟康唑。除此之外,還應采用相應的保護措施。

1.喝點酸乳酪。

酸乳酪含有能抑製真菌的細菌,每天喝點酸乳酪能控製陰道真菌。

2.少吃糖。

如果不能做到完全不吃糖,則盡可能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3.提防避孕藥。

避孕藥會影響陰道的分泌物,是陰道真菌感染的誘發因素之一。

4.攝入維生素C。

維生素C有利於維護陰道內的酸性環境,從而抑製真菌的生長。

5.衝洗陰道應謹慎。

過度地衝洗陰道,會破壞陰道內正常的微生物群落,是引起真菌感染的一個重要因素。

6.保持外陰幹燥。

潮濕的環境有利於真菌的生長。因此,不要長時間穿著濕漉漉的遊泳衣,或者穿著汗漬漬的運動衣,應及時換下這些濕衣服。最好是穿棉織襯褲,它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使陰部多一點空氣,有助於避免穿尼龍內衣帶來的陰部潮濕。

細菌性陰道炎的防治

細菌性陰道炎又稱非特異性陰道炎,其主要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並多為膿性,有臭味。陰道有燒灼感、刺痛感和墜脹感,可伴盆腔不適及全身乏力。

本病實際是正常寄生在陰道內的細菌生態平衡(菌群)失調。正常的生理條件下,陰道內有各種厭氧菌及需氧菌,其中以產生過氧化氫的乳酸杆菌占優勢。患細菌性陰道炎時,陰道內乳酸杆菌減少而其他細菌大量繁殖,其中以厭氧菌居多,部分患者合並支原體感染。

引起細菌性陰道炎的原因還有很多,如陰道堵塞、棉球和紗布遺留在陰道內或者陰道外傷等,都可能造成陰道黏膜的破損、出血,引起細菌感染;分娩、流產和陰道手術時,如果違反無菌操作原則,會造成所謂醫源性感染,從而引起陰道炎;避孕藥具或油膏、化學藥物刺激可引起陰道上皮腐蝕,致使細菌感染,從而形成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發病率高,病程較長,病情嚴重,危害性極大,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尤其多見於老年婦女,這是因為老年婦女雌激素水平降低,局部抵抗力下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