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人體信息之窗(4)(1 / 3)

黑素瘤是皮膚癌中最致命的一種,如果能及時發現與及時處理,有2/3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所以,人們應清楚自己的身上有哪幾處黑痣,並注意觀察它們的變化。

平時不要去摩擦、腐蝕、刺激黑痣,以防止細胞迅速分化,造成癌變。遊泳時應塗防曬油,日照強烈時應穿防曬衣,以防日曬,熱天應減少戶外活動。

如發現有出血性病變,或者超過鉛筆頭或橡皮頭直徑的黑痣就應及早就醫。對突然增大、顏色加深、表麵粗糙角化的黑痣,應特別重視,須及早去醫院請醫生診治。

切勿相信所謂的點痣術。他們常用高濃度的石灰水、燒堿、硝酸銀等燒灼、腐蝕破壞組織,這樣不僅會形成疤痕,更有激發黑痣癌變的危險。

如果麵部長有痣,不要有意無意地刺激它,如擠捏、拔毛等。這些都容易引起糜爛,從而導致癌變。有人統計,由點痣術及擠捏等造成癌變的,占痣癌變總人數的13%。

心靈之窗:眼睛

眼睛的奇特構造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隻有善於使用這對心靈的窗戶,我們才能透過它感受到這個美妙的世界。

人的眼睛是一個直徑為24毫米的球體。論複雜程度,人類身體的任何其他器官都無法和眼睛相比。它比乒乓球小,但有數以千萬計的接頭,能同時處理150萬個信息。

眼球的前部凸出的透明部分,稱為角膜。眼球裏有一個含有纖維膠質的透明體,稱為晶狀體。晶狀體與角膜之間充滿了房水,房水是無色透明液體。晶狀體與視網膜之間是玻璃體,它是無色透明膠狀物質。

即使在寒冷的季節裏,眼睛也不怕冷,這是因為角膜沒有感覺冷熱的神經,而眼睛其他各個組成部分都藏在眼眶內,周圍有厚厚的脂肪墊、肌肉、血管等,保暖性能十分優越。這個特點在於,無論人類處於什麼惡劣環境或危險境地,都能看得見,成為人類的哨兵。

透明的角膜主要功能是把光線折成有條理的樣子,視覺過程由此開始。瞳孔是一個可調節的讓光線通過的快門,在強烈的陽光下,它幾乎是關閉的,而在漆黑的夜間是敞開的。瞳孔周圍的虹膜內色素豐富,色素多的人種可呈現深褐色,色素少的人種可呈現茶色,色素極少的人種,如白種人則顯示為藍色。

晶狀體是一個橢圓形的一小包液體,其周圍有勤奮工作著的睫狀肌。當這些肌肉繃緊時,晶體變厚、變凸,便於觀看近物;肌肉鬆弛時,晶體變扁平,便於觀看遠處。

這種安排適合於人類祖先的需要,因為那時他們為了避開危險,看清要擒殺的獵物,眼睛的主要任務是觀看距離較遠的東西,因此,肌肉大部分時間是處於適當的鬆弛狀態。

如今,眼睛主要用來從事連續性的近距離的精細工作,如閱讀、室內辦公等等,這些都要求眼睛的睫狀肌在很大一部分時間內保持緊張狀態,它們會長期處在疲勞狀態。

在晶體的前後有兩個充滿液體的房。前房的液體像水,後房的液體濃度像雞蛋清。水樣液體使眼睛保持充盈狀態。這兩種液體必須是絕對透明,這樣才能透光。

當注視某些物體時,光線通過晶狀體,焦距就能正確地落在視網膜上。視網膜是覆蓋在眼睛內層後2/3的部分。視網膜包含著1.37億個感光細胞,其中感受弱光的稱之為視杆細胞,感受強光的和辨別顏色的叫視錐細胞。視杆細胞為1.3億個,視錐細胞為700萬個。

剛出生時的眼睛隻能看到光或影子。在最初幾個月裏,像在洞穴裏居住的祖先一樣,是個遠視眼。最初的眼睛動作協調性很差,幾個月後,眼睛的動作會完全一致。

除了睡眠之外,眼睛隨時都產生淚水,起潤滑作用,並能衝走灰塵和其他異物,以保護眼球。而且,眼淚中還含一種叫做溶菌酶的高效力殺菌物,能保護眼睛不受細菌感染。

淚管或稱鼻淚管是眼睛通往鼻腔的通道,所以平時淚液通過淚管流入鼻腔,情緒正常的人看不到流眼淚。隻有大哭的時候,除了淚水往外流以外,流進鼻淚管進入鼻腔的淚水增多,才會出現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流個沒完。

眼瞼好比汽車擋風玻璃上的雨刮器。人類每分鍾要眨3~6次眼睛,當眼睛疲勞時,眨的次數更多,這可以保持角膜清爽濕潤。

眼睛的上麵長有眉毛。眉毛最重要的功能是為了保護眼睛的安全,不使汙水、汙物侵害眼睛。有的人為了美而把眉毛拔掉或剃掉,按要求畫上假眉毛或貼上假眉毛,這實在不該。無論如何不要破壞眉毛的結構,因為眉毛是有用的。

奇妙的照相機

眼睛是人感受外界事物的最好的器官,人們吸收的知識有80%是由眼睛收集的。假如人類沒有了眼睛,整個世界就會是一片漆黑,有了眼睛,整個世界色彩斑斕。

眼球的構造類似一架照相機,相機上凸球鏡片構成的鏡頭,用來聚光成像。眼球內也有一套與凸球鏡片相似的聚光係統——這就是角膜、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

晶狀體的曲度可根據視物的遠近而改變,負責把物像彙聚到“底片”,也就是視網膜上。照相機由光圈來控製進入相機的光線,眼球也有這樣的“光圈”——那就是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