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杆塔的型式和運輸(3 / 3)

2.金屬構件的變形及損壞

(1)角鋼及連接板彎曲。角鋼在搬運和裝卸過程中產生的彎曲變形將會影響構件的強度,引起整個結構的變形,甚至使構件無法組裝,因此要求安裝的塔材應平直,其角鋼彎曲度不應超過總長度的2‰,且最大彎曲變形量不應超過5毫米。如不超過以上數值時,允許采用千斤頂,弓形卡或特種矯正法進行矯正,禁止用大錘直接敲打構件,在個別情況下,允許加放錘墊後在平台上進行矯正。

當氣溫低於一25C時,角鋼變脆,禁止敲打構件,矯正後的構件不應有窪陷、凹痕、裂斂和硬傷。為了避免構件在矯正時喪失塑性,可以將構件進行熱矯正。熱矯正的鋼材的加熟溫度與規定的顏色相對照。

在加熱時,可用噴燈將構件加熱至暗黃色(1050—1l50℃)或亮紅色(830—880℃)咐進行矯正。

(2)廢孔、缺孔或孔位不正。在加工過程中,當出現廢孔時,應用堵焊法將金屬熔化後,填滿廢孔口,否則將會影響構件的斷麵和承載能力,同時也影響構件的美觀。

當構件有缺孔時,在現場可用鑽孔工具(手鑽或電鑽)或衝孔工具進行補孔;在火曲周圍之缺孔,禁止采用衝孔法,隻能用鑽孔法,在冷曲鋼板距曲邊40毫米以外的缺孔可用神孔法加工。

當螺孔位置不正時,將會影響組裝,可用擴孔法或圓銼加以擴大。但是擴孔部分不應超過3毫米,如超過應采用堵焊法,將原孔焊塞後重新用鑽孔法加工;禁止用乙炔擴孔或燒孔。擴孔或補孔的孔壁應光滑、無裂紋、無毛刺等。並需進行防腐處理。

(3)焊縫斷裂。當焊縫口斷裂時,應將其鋸掉,並把鋼刷把焊接處的油穢,鐵鏽和塗料除去,然後重新焊接。

(4)油漆或鍍鋅脫落。杆塔上的鐵構件,如防鏽層有損壞,如鍍鋅脫落,油漆擦掉,則應在補漆部分加以清洗,刷淨後用防鏽漆補上,再屆二度灰漆或銀粉漆。塗剃的浪漆應均勻平坦,沒有皺紋氣泡、夾毛、夾粗粒、卷皮等現象。

第三節 杆塔構件的運輸

一、砼杆或構件的堆積和裝卸

砼杆的堆放和裝卸,必須保證在操作過程中不致變形或損壞,並應安裝運輸先後順序堆放。

在裝運前,砼杆的強度達到l00%設計強度,其他混凝土製品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

砼杆的裝卸方式通常有三種即:吊裝法、滾動法、窩車法。

1.吊裝法。它適用於材料站或臨時堆放場所,可用汽車吊、液壓吊、桅杆動臂式起重機等進行吊裝和卸貨。對於沒有固定吊點的設備或材料,在綁紮處應墊以麻布、草包或木板等軟物。

2.滾動法。對於大型工器具等機械裝置,在缺少吊裝設備或場地條件有限地方,就可用滾動法。滾動法對於重量較小的可在下麵墊以鋼管,然後直接撥動設備向前滾或就到位置上去;對於重量較大的設備,除了在下麵墊以鋼管外,在前進方向還應用繩索牽引。

一般地,在地麵上和設備下應墊以木板,使設備壓在木板上和管子間接觸。另外又使管子在木板上滑動,這樣平穩可靠。當設備上坡時,一般斜坡坡度不超過30。

3.窩車法。是在固定的堆放場地上,可用人工方法在地麵上挖出一個站台,使站台和車廂堆放麵在同一個水平上。

在構件堆放、裝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裝車時,不得超長、超高、超重,對於超長、超高的構件,應取得有關方麵的許可證,方可運輸。

(2)構件的吊裝次序應按下列原則進行,重而大的構件放在下麵,輕而構件放在上麵,先卸的放在上麵,後卸的放在下麵。

(3)運輸過程中,應將構件綁牢,防止中途打滑,停留某地而不卸時,應將車身適當蟄起,以防壓壞車胎。

(4)吊裝時,應用卡具或索具起吊。即使用繩索件,其吊點應選在構件的節點處,以免構件變形。

二、杆塔構件的運輸

杆塔構件的運輸是一次比較艱巨的任務,在大、中、當裝車不運或運輸中有較長時間打的結也應符合要求。對於構小運輸中,一般地說:火車、汽車、船隻是屬於大運輸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拖拉機、馬車、船隻屬於中運輸;而板車、人力,屬於小運輸。除此,為了使構件到達目的地,還有屬於特殊運輸的索道運輸、爬山車運輸,一一簡述如下:

(1)火、汽車運輸。它是一種運輸效率比較高的速度快的現代化運輸工具,特別是運距較大(1.5千米以上)時,效率高,成本低。

利用汽車運砼杆時,要在後麵加拖車或孢車,常用的拖車有l.5,3.0,6.0,8.o噸四種。

(2)拖拉機運輸。它是現場經常使用的運輸工具,也是汽車運輸的一種補充。對於運距較短,公路較窄的地段,它是很確當的運輸工具,在拖拉機後麵還可加掛拖車,用來運輸大型構件。

(3)馬車運輸。它是一種輔助運輸工具,適用於山區、工地內部運送數量不大,分散性強,而汽車不能到達的地方。

(4)船隻運輸。它是載重量大,成本低的一種重要方式,在江南地區,河流縱橫交錯,利用船隻運輸是一種好的途徑,特別是在交通不方便的地段,可以將構件卸至距杆塔最近處的河灘邊。

(5)特殊運輸。當線路經過山區或地形急劇起伏的地段時,要將構件運到陡峭的斜坡上去,這時利用汽車或馬車就無法實現。這就要采用特殊的運輸方式:

①架空索道運輸。在懸崖、峭壁、山凹地區就隻可架起索道,將構件運至目的地。索道的運距可達l.5千米以上,支架之間的距離通常為250—500米,牽引索道的機動絞磨一般可采用3.0噸,牽弓l速度一般為1.5—2.5米/秒。

②爬山車運輸。將構件運往山上時,可用爬山車來實現,地形變化不大的緩坡地段。

爬山車可以自製、運輸時,人應位於高處,牽引動力可放在山下,經地錨滑輪來達到,一般作成循環索道形式。

(6)其他運輸方式。當構件運至現場而未到杆位時,難免要由人力來就位,這就是人力運輸,也就是采用人抬肩扛的方式,但要注意下列幾點:

①經過山地,陡坡或凹凸不平之處,應預先勘察道路,抬運較大物件時,禁止直接用肩扛。

③抬運砼杆時,必須用木杠,兩人為一對,每人抬重一般不超過30千克,遇到雨天、泥沼地、水地或上下坡時,必須減輕每人所抬重量,並沒防滑防陷措施,並應有專人統一砰號指揮。

③雪後在陡坡抬運時,必須選好地形,通過較陡的山坡時,須設立牽縛繩。

④凡用繩子牽引杆子上山,必須將杆子綁緊,繩子不得接觸地麵,爬山路線5米以內不得有人逗留或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