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車時,應采用傳遞方式,切忌向下麵丟甩。
(2)構件的裝運應按構件外形、規格、使用樁號、車輛載重等條件,做到有計地發送,以提高車輛運輸效率。
(3)混凝土構件的支撐與墊木位置,應根據計算來確定,以避免構件因其承受設計上未考慮的應力而破壞。
一、鹼杆的設計標準和質量檢查
1.砼杆的設計標準
砼杆在不同受力方式下所表現的強度均不一致,它的抗壓能力很強,但抗拉、抗剪、抗切及抗裂強度都較差,例如假定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為R甘時,則抗拉強度約為0.5Ra。
2.砼杆的質量檢查
對砼杆,應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
(1)對於澆製日期應有明顯的標誌,保養期一定要達到規定日期,一般經蒸汽養護
韻砼杆脫模後再經7天保養就可運輸,但運輸中千萬不能受到撞擊。
(2)應察看其澆製質量,合縫處不應有漏漿。若有漏漿現象,則漏漿深度不能大於主筋保護深度,且每處漏漿的長度不能大於300毫米,而整根杆子的累計長度不能大於杆長的1/l0,或對稱漏漿的搭接長度不能大於100毫米,當在以上規定範圍內時允許補修使用,這樣對砼杆的質量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3)杆梢和杆根不應碰傷或有漏漿,若有此情況則環向碰傷或漏漿長度不能超過周長的l/4。且其縱向長度不能大於50毫米。
(4)鋼箍與杆身結合麵處電不應漏漿,混凝土應覆蓋在鋼箍上,如果在鋼箍處屬於對稱性漏漿時,則應將砼杆報廢。
(5)預留孔周圍的混凝土應損傷,若損傷深度在10毫米以內時仍允許修補使用,當預留孔鋼管內有混凝土時,應輕輕地敲擊把它鑿掉,以免影響鋼管與周圍混凝土的膠結。
(6)外表麵的環向裂紋的寬度應≤0.95毫米,但不能有縱向裂紋,當然網狀的龜狀構水紋的等裂紋並無關係。
(7)整個混凝土杆的混凝土不應有偏心,內表麵電不應有露筋,更不應有混凝土的塌落現象。
(8)對於砼杆的撓度在驗收時也應列為一個主要驗收項目,一般地對撓度的驗收標準為≤0.2%L日。
(9)從預應杆的根部(指拔梢杆)驗收其保護層厚度:當主筋直徑為6毫米或小於6毫米時,其保護層厚度,得小於12毫米;當主筋直徑在6毫米以上時,其保護層厚度不得小於15毫米。主筋直徑和混凝土厚度的比例應是2:3以內,如果主筋采用低碳冷拔鋼絲,則主筋直徑應在總壁崞的1/5以內,以使二者均勻發揮作用。
(10)對於成批按設計耍求生產的砼杆還應通過抽樣試驗其砼杆的力學性能,即進行強度、撓度和抗裂性的檢驗,以確保砼杆的質量標準。
3.砼杆裂紋的判斷和修補
(1)裂紋分類。砼杆的裂紋大致有四種類型,即g環形水紋,環形裂紋、縱向裂紋和龜形裂紋等。
環形水紋是在砼杆製造過程中產生的,在離心過程中由:於劇烈震動,轉速的快慢變化,時間長短以及采用溫度較高的鋼模時,均會產生隻有水紋而沒有縫隙的一種裂紋,常常出現在剛脫模的杆壁表麵。一般在細而長的小梢徑錐形杆上出現較為普通。
環形裂紋又叫橫向裂紋。環形裂紋的產生與環形水紋有密切的關係,事實證明,環形裂紋常常出現在原有水紋的位置上。它是產生環形裂紋的先天條件,這是由於水紋間隙內水泥漿強度較杆身其它部位的混凝土強度低的緣故。砼杆除在製造過程中受到的各種極為複雜的外力作用外,還有在運輸過程中裝卸、起立,致使砼杆產生撓曲和震動超過杆身設計強度,便產生了環形裂紋。
縱向裂紋是沿主筋方向發生的裂紋,一般可分為杆向縱向和杆外縱向兩種。產生縱向裂紋的主要原因是砼杆受到劇烈撞擊,局部擠壓或摔傷。它大多數發生在拔稍杆的兩個端部,有時也出現在杆端的內壁。
產生龜形裂紋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水泥成分不純;當水泥中含有過量的遊離氧化鈣和氧化鎂等不良成分,致使水泥的安定性差和脹縮不均勻,二是混凝土處在高溫而缺水的情況下或處於循環性凍融以及冬季脫模後,尚未冷卻而運至露天保養,致使混凝土體積劇烈收縮或反複脹縮。
(2)裂紋對砼杆質量的影響。眾所周知,混凝土是抗拉強度差,而抗壓強度大的一種脆性材料,它的抗拉:抗壓=1:10,出現裂紋的彎矩一般為破壞彎矩的l5—20%時,或為設計彎矩的30—40嚦時,在設計使用彎矩作用下,出現裂縫的寬度約為0.06一0.1毫米,平均間距約為l0~15厘米。出現裂縫後混凝土便喪失抗拉能力,混凝土的拉應力等於
零,而鋼筋應力卻增加,隨著鋼筋應力的增加,鋼筋的應變隨之增加,而混凝土的裂縫進一步擴大,直至杆件喪失承載能力。
當砼杆出現縱向裂紋後,對砼杆的強度和耐久性均有影響,因為縱向裂紋是水流的方向,水對鋼筋的腐蝕作用很大,因此一般混凝土是不允許有縱向裂紋的。
砼杆裂紋的長度和寬度是同時產生的,一般肉眼能見到的裂紋為0.05毫米,用測縫儀測定寬度的精確度約能達到0.02毫米。當砼杆裂紋小於0.2毫米時一般能很好地閉合,對杆的承載能力影響不很大。據有關規定,普通砼杆出廠時,按規定點放置檢查,不得出現縱向裂紋而橫向裂縫寬度不應超過0.05毫米,運至現場樁號放置地麵檢查時橫向裂紋不應超過0.1毫米,在運行情況荷載的作用下,橫向裂紋不應超過0.2毫米。
(3)防止裂紋產生的措施。
①對砼杆的起吊與支承方式,應經過計算確定,做到合理布置,不準隨意改變支吊方式。
②砼杆搬運時應輕起輕放,不允許碰撞,在容易發生碰撞的部位,應加墊草包,木片之類的柔軟物。
③運輸過程中,要采用防震措施,強度不足的杆件,不允許裝運。
④當出現的裂紋存容許範圍內,可以用水衝洗後,以1;2或1:2.5的水泥砂漿灌縫、填實和壓平的方法處理,並很好地澆水保養或用濕草包裹著養護。
⑤當出現的裂紋較嚴重時,可先將待補裂縫擴大一點,然後用棉絲蘸丙酮或二甲苯擦洗,再將環氧樹脂漿泥盡可能緊地嵌入縫隙內,最後在表麵上刷一層較稀的漿泥,以起密封作用。漿泥配方為:環氧樹脂l份,滑石粉在嵌縫處為2份,封口處為l份,乙二.胺為0.08—0.1份,二甲苯為0.25份。使用時先將二甲苯與環氧樹脂稀釋用,但不能超過l小時。環氧樹脂與乙二胺混合後,適用期為2小時,另外環氧樹脂不宜在氣溫低於+5℃戲潮濕情況下使用。
⑥當采用以上辦法仍不湊效時,可在裂紋處增添補強抱箍,在抱箍內澆灌混凝土保護層。
⑦當出現的跑漿、麻麵、表皮剝落等現象不嚴重時,可將缺陷部分的表麵打毛洗衝,用1:2—1:2.5zk泥砂漿抹平;對於嚴重的蜂窩,應將深度內的骨料顆粒鑿去,再刷掙,然後用細骨料拌製的混凝土填塞並仔細搗實;當出現狗洞露筋時,應會同設計、製造單位共同研究,慎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