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相對無言。百裏肇素來不慣如此,默默了片刻後,終於開口道:“這幾日,父皇的身子可曾好些?”說著這話的時候,他看向延德帝的眸子終不免露出幾分關切。
覺察出他眸中的關心,延德帝心下也不由一暖。許是剛服了藥的緣故,這陣子,他卻覺氣息順暢了許多。點一點頭後,他慢慢的道:“今兒喚你來,是為一件事!”口中說著,他便吃力的挪動了一下身體,且抬手指了一指床頭枕邊擱著的一隻長條形的檀香木匣子。
一邊侍立的小太監會意,忙自上前,從他枕邊將那匣子捧了,轉身遞與百裏肇。
默不作聲的接過那匣子,因延德帝並未令他開匣啟看,他自也不會迫不及待的將之打開,隻捧了那匣子抬眼去看延德帝,眸中頗有征詢之意。
低喘了幾聲,延德帝這才徐徐開口道:“這陣子……你做的很好……”因已打定了主意,故而自打重病不能理事之後,他便索性將朝中諸事盡委百裏肇,且加永郡王百裏律為親王,與寧親王百裏肅等人從旁輔助,共理朝政,至此,皇位之爭幾乎已無懸念。
百裏肇聞聲,也隻微微欠身:“兒臣惶恐,謝父皇嘉許!”神色不驕不躁,更無自矜之意。
見他如此,延德帝本已準備好要說的話,反再說不出口。無力的朝百裏肇揮一揮手,他道:“你自己開了匣子看一看吧!”
不必去看那匣子,百裏肇其實也知這匣內裝著的是什麼。事實上,如今這宮中,還能瞞得過他雙眼的事情,實在已是寥寥。說到底,這世上,大多數人都還是識進退、知局勢的。
隻是他雖明知匣內是什麼,延德帝當麵,他卻仍然依言打開。匣內,擺放著的,果真是一卷明黃的聖旨。慢慢展開手中卷軸,百裏肇看到,這是一份傳位於自己的詔書。
這個位置,對早年的他而言,是一種必須為之努力的目標;對當年誌得意滿的他而言,又成了唾手可得之物;然而老天偏就不肯讓他如此順順當當的走下去。時至今日,回思往事,唯一令他覺得慶幸的就是,因著這事,才讓他得以有幸遇上了遠黛。然而此時,默視手中的這份詔書,他忽然發現,自己心中竟無一絲喜悅之意,有的,隻是淡淡的悵然與無趣。
呆立片刻後,他終究翻身跪倒,依例叩頭謝恩。
他的表情落在延德帝的眼中,倒讓延德帝心下不覺詫異。但他也未深想,略一沉吟之後,卻向百裏肇道:“肇兒,你七弟鍾情南越明瑜公主一事,你該是知道的吧?”聞的百裏肇應是,他便吩咐道:“你七弟與你素來親近,這樁婚事,朕便交予你,你可速與南越使團人等磋商此事。朕希望,隻在這一二日,便能聽到好消息!”
百裏肇聞聲,少不得行禮應道:“父皇隻管放心,此事一俟兒臣出宮,便即刻去辦!”
延德帝對他,雖多有猜忌之心,但卻並不認為他會在此事上作難,當下點了頭,畢竟又沉默了一會,這才擺手,打發了身邊伏侍的那名太監出去。嘴唇翕動數次後,才終於開口道:“肇兒……你……你與你七弟素日親近……咳……你母後……”
他心中對蕭後及百裏聿關懷太甚,有心想囑咐百裏肇幾句,然又因這些年父子關係太過生疏,嫌隙太重,下麵的話,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不必他說,百裏肇也知他的意思:“父皇的意思,兒臣都明白!七弟,是兒臣的親兄弟,皇後,也曾撫育兒臣多年,父皇隻管放心便是了!”說著這話的時候,他忽然便有些想笑,原來到了這個時候,自己的父皇依然放心不下自己,原來鴻溝一旦產生,想要彌合竟這麼難。
延德帝聞聲,先自鬆了口氣,然見百裏肇語聲冰冷,神色漠然,心中沒來由的卻又覺有些窘迫,慢慢歎了口氣,他似解釋,又似為自己找台階一般的道:“父皇如今,能為他們做的,也隻有這些了!若是……”他想說,若是你如今傷勢未愈,繼位之人是你七弟的話,這些話,父皇也會囑咐於他,隻是話未出口,已覺不妥,終究斷在了這裏。
他心中很清楚,以百裏肇如今掌握著的明裏暗裏的勢力,即便是百裏聿繼位,也隻能徐徐圖之,兩下裏若當真衝突起來,吃虧的必是百裏聿,弄一個不好,改朝換代亦非不能。而他之所在思考再三之後,決定將皇位傳於百裏肇,豈非也正考慮到了這一點。
微閉一下雙眸,百裏肇忽然笑了笑,道:“不管父皇信是不信,兒臣有一句話,都是要對父皇說的!”目注延德帝,他正色斂容,一字一字的道:“若是今日父皇這道旨意,是將皇位傳於七弟,兒臣必不相爭!”言畢更不多言,低頭重又將聖旨卷好,放入匣內,邁步上前,仍將那匣子放在了延德帝的枕邊:“請皇上容兒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