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我家的財富德富蘆花(1 / 1)

作者簡介

德富蘆花,本名健次郎(1868-1927),是日本近代著名社會派小說家,散文家。1898至1899年發表連載小說《杜宇》,因而聞名。少年時受自由民權運動熏陶。1885年皈依基督教,曾向往托爾斯泰的創作和生活。1907年去耶路撒冷朝聖,途經俄國時曾會見托爾斯泰。歸國後作《順禮紀行》,抒發他對托爾斯泰的崇敬之情。他的散文構思新巧,筆墨靈秀,行文自然。其代表作有小說《黑潮》《不如歸》,散文集《自然與人生》《蚯蚓的夢囈》等。

房子不過幾平方,庭院也隻有十平方。人說,這裏既褊狹,又簡陋。屋陋,尚得容膝;院落小,亦能仰望碧空,信步遐思,可以想得很遠,很遠。

日月之神長照。一年四季,風雨霜雪,輪番光顧,興味不淺。蝶兒來這裏歡舞,蟬兒來這裏鳴叫,小鳥來這裏玩耍,秋蛩來這裏低吟。靜觀宇宙之大,其財富大多包容在這座十平方的院子裏。

院裏有一棵老李,到了春四月,樹上開滿了青白的花朵,碰到有風的日子,李花從迷離的碧空飄舞下來,須臾之間滿院飛霜。

鄰家多花樹,飛花隨風飄到我的院子裏,紅雨霏霏,白雪紛紛,轉眼間滿院披上了花衣衫。仔細看有桃花,有櫻花,有山茶花,有棠棣,有李花。

院角上長著一株梔子。五月黃昏,春陰不晴,百花盛開,清香陣陣。主人沉默寡言,妻子也很少開口。這樣的花生長在我家,最為相宜。

老李背後有棵梧桐,綠幹亭亭,絕無斜出,似乎告訴人們:“要像我一般正直。”

梧桐和水盆旁邊的八角金盤,葉片寬闊,有了它我家的雨聲也多了起來。李子熟了,每當沾滿了白粉的琥珀般的玉球骨碌碌滾到地麵的時候,我就想,要是有個孩子,我拾起一個給他,那該多高興啊!

蟬聲淒切之後,世界進入了冬天。山茶花開了,三尺高的紅楓像燃燒著一團火。房東留下的一株黃菊也開了。名苑之花固然嬌美,然而,秋天裏優雅閑寂的情趣卻薈萃在我家的庭樹上了。假若我是詩翁蛻岩,我將吟詠“獨憐細菊近荊扉”,使我慚愧的是我不能唱出“海內文章落布衣”的詩句來。

屋後有一株銀杏,每逢深秋,一樹金黃,朔風乍起,落葉翩翩,恰如仙女玉扇墜地。夜半夢醒,疑為雨聲;早起開門一看,一夜過後,滿庭燦爛。屋頂房簷,無處不是落葉,片片紅楓相間其中。我把黃金翠錦都鋪到院子裏了。

樹葉落盡,頓生淒涼之感。然而,日光月影漸漸增多,仰望星空,很少遮障令人欣喜。

品味

本文展現的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家”“簡陋庭院”的一筆“巨大財富”。讀者透過一方小小天地,可以一覽隨四季更替而出現的草蟲鳥蝶、花開花落、風雨霜雪等美麗景觀。

作者對自然景物描寫得真切、生動、細致。春天,李花飛雪,鄰家的桃花、櫻花、山茶花、棠棣花的花瓣也隨風飄落到小院,宛如紅雨霏霏、白雪紛紛;秋日,一樹金黃的銀杏,落葉翩翩,恰似仙女玉扇墜地……語言極富美感,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時,作者又並不單純是在寫景,對景的描摹中又充滿濃濃的感情。描寫性的語言中富含哲理,表現了作者對美好和諧生活的追求。

從整體上看,本文篇幅雖然短小,卻構思巧妙,剪裁得當;語言明快精練,充滿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