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五日戊戌,大學士錢肅樂以憂卒。
十月,以工部尚書沈宸荃、右副都禦史劉沂春兼東閣大學士。
四年已醜正月辛酉(小腆紀年作庚申)朔,王次沙埕。監察禦史黃宗羲自剡中至,拜為左僉都禦史,尋進左副都禦史。
三月,寧德陷。黃斌卿遣其弟孝卿偕僉都禦史馮京第乞師日本,不得要領而還。
四月,福安陷,大學士劉中藻及其部將董世南(小腆紀年作世上)等並死之;兵科給事中(原作翰林院簡討,據第六卷本傳正)錢肅範被執不屈,見殺。
六月,定西侯張名振複健跳所。
七月壬戌,王次健跳所。遣使者拜山寨諸營官爵,授東山寨李長祥、四明寨王翊並都察院右僉都禦史(按小腆紀年,時授翊河南道禦史,十月來朝,擢是職)。
壬午,北兵圍健跳,蕩胡伯阮進追敗之。封平西將軍王朝先平西伯,以右僉都禦史馮京第為兵部右侍郎。
八月壬辰,世子生。
九月丁酉,張名振、阮進、王朝先共殺黃斌卿。
十月己巳(小腆紀年作乙巳。按曆法是月無己巳日),王移蹕舟山,以參將府為行在。大學士劉沂春還閩。以閩中原任戶工二部尚書張肯堂為東閣大學士、吏部右侍郎朱永佑為左侍郎(按小腆紀年,時進工部尚書仍兼吏部事,第十卷本傳同),進戶部侍郎孫延齡為戶部尚書,以右僉都禦史李長祥、張煌言並為兵部左侍郎(按紀年,煌言為右侍郎,第十三卷本傳同)。命兵部右侍郎馮京第、左副都禦史黃宗羲乞師日本,不得要領而還(按小腆紀年,是年十一月乞師日本,以澄波將軍阮美為使,不著京第、宗羲名)。
十二月,粵中遣使封鄭成功為延平王,閩海始用永曆年號。左副都禦史黃宗羲以母老乞歸,許之。
五年庚寅正月乙卯朔,王在舟山。
三月,右僉都禦史四明寨王翊來朝,拜兵部左侍郎(小腆紀年作右侍郎,第九卷本傳同)。
八月,兵部左侍郎王翊帥師破新昌,拔虎山,進本部尚書(小腆紀年止稱侍郎,未嚐進尚書)。
九月,鄭彩與鄭成功爭廈門,為成功所敗,泊沙埕,張名振擊破其餘兵(按小腆紀年,爭廈門在八月,沙埕之破在周瑞、周鶴芝分屯三盤後)。以兵科給事中徐孚遠為國子監祭酒(按小腆紀年,於己醜十月擢左僉都禦史,未嚐轉是職)。周瑞、周鶴芝以樓船三百分屯溫州之三盤,為舟山犄角。
十月辛已朔,日有食之。
十一月,北兵攻杜嶴,兵部右侍郎馮京第死之(小腆紀年作九月事)。
六年辛卯正月己卯朔,王在舟山。
二月(小腆紀年作閏二月)乙卯,張名振殺王朝先,並其軍。以太仆寺少卿曹從龍為兵部右侍郎。
七月,北兵攻四明寨,兵部尚書王翊死之(按小腆紀年,是月被執,八月至定海死之;第九卷本傳同)。北兵會攻行朝,定西侯張名振、英義伯阮駿扈王發舟山。
八月辛酉,北人試舟海口,為南師所敗;獲其樓船,馘十一人而縱之。
丙寅,大霧,北兵悉抵螺頭門,守陴者方覺;蕩胡伯阮進邀大洋,風反師熸,進死之。
九月丙子,城陷,元妃陳氏投井死,貴嬪(小腆紀年稱宮娥)張氏、義陽王妃杜氏從之。大學士張肯堂、禮部尚書吳鍾巒、兵部尚書李向中、工部尚書(原作吏部侍郎,茲據第十卷本傳正)朱永佑、通政司參議(紀年稱通政使)鄭遵儉、兵科給事中董誌寧、兵部侍郎中朱養時、戶部主事林瑛、江用楫(紀年瑛為吏部)、禮部主事董玄、兵部主事李(航海遺聞作楊)開國、朱萬年、顧珍、工部主事顧宗堯、工部所正戴仲明、禮部主事(原作中書舍人,勝朝殉節諸臣錄同;茲據第十卷本傳正)蘇兆人、安洋將軍劉世勳、左都督張名揚、錦衣衛指揮王朝相、內官監太監劉朝(南疆繹史作潮)、定西侯參謀顧明楫、貢生婁文煥、諸生林世英、朱錫齡等並死之。北兵相謂曰:「吾兵南下,所不易拔者,江陰、涇縣合舟山而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