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3 / 3)

七年壬辰正月癸酉朔,定西侯張名振、大學士沈宸荃、兵部右侍郎張煌言扈王至廈門(按小腆紀年在是月丁酉後)。延平王鄭成功朝見,行四拜禮(小腆紀年雲:以宗人府府正禮見),贄千金、紬緞百匹,供應甚殷;從臣亦皆有贈。尋奉王居金門。

七月,大學士沈宸荃艤舟南日山,遭風沒於海。

八年癸已正月戊辰朔,王在金門。

三月,王自去監國號,奉表滇中。

九月,定西侯張名振帥師北上,以兵部右侍郎張煌言為監軍,入長江,趨丹陽,掠丹徒,左次崇明,冬盡乃還。

甲午年,王在金門(按小腆紀年以是年正月移居南澳)。

二月(小腆紀年作正月),定西侯張名振、監軍張煌言帥師再入長江,掠瓜州,侵儀真,抵燕子磯而還。

乙未年,王在金門。

十一月(航海遺聞作八月,行朝錄、台灣外紀並作五月),延平王鄭成功遣英義伯阮駿、總製陳雪之(小腆紀年作陳六禦)帥師圍舟山,北將巴臣興降(紀年雲:原名臣功,時授鐵騎鎮)。

二十九日,定西侯張名振卒於軍。

丙申年,王在金門。

八月二十六日,北師複取舟山,英義伯阮駿、總製陳雪之並赴海死(小腆紀年雲:陳六禦自刎死)。北人以舟山不可守,迫其民過海,溺死者無算,遂空其地。

丁酉年,王在南澳。滇中遣使至,加張煌言左侍郎(小腆紀年作明年正月事)。

戊戌年,王在南澳。

二月(張忠烈公神道碑作三月,小腆紀年作七月),延平王鄭成功會師浙海,以兵部左侍郎張煌言為監軍北伐。抵洋山(按洋山當作羊山),怪風猝至,義陽王溺死,乃還。

巳亥年,王在南澳。

五月,延平王鄭成功全師北指,監軍張煌言以所部前驅。入江,抵瓜洲,克其城。成功南攻鎮江,亦克之。大江南北皆來降附,其已下者四府、三州、二十四縣。會前鋒敗,成功倉猝移帳,遂大潰,乘流出海。煌言亦從間道歸天台(按小腆紀年:煌言徇江南北,下四府、三州、二十二縣。會成功兵潰,八月歸天台)。鄭成功遷王於澎湖島(按小腆紀年,在滇中命王監國後)。

六月,王遣使祭光祿寺卿陳士京。滇中遣使齎手敕,仍命王監國,加張煌言本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按小腆紀年在歸天台後)。

庚子年,王在澎湖島。鄭成功攻台灣,克之。紅夷乞降,以大舶遷其國,成功遂王其地(按小腆紀年在明年十二月)。

辛醜年,王在澎湖島。

四月,鄭成功複奉王居金門。

壬寅年,王在金門。

二月十三日,滇中陷,桂藩為北將吳三桂(小腆紀年雲:字長白,高郵人,遼東中後所籍)所殺(按紀年,滇都以己亥正月陷,桂藩由榔以辛醜十二月被執,至是年四月絞死於雲南)。

五月初八日,延平王鄭成功卒,海上諸臣議複奉王監國。

十一月二十三日,王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