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對平衡是怎樣認識的,但我講這個故事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讓你知道世界上沒有絕對平衡的東西,你要想開開心心地生活,就得學會平衡你的心態,滿足於現實的不平衡,在不平衡中求得心中真正的平衡。
怎樣才能達到心中的平衡呢?下麵的忠告會告訴你一個秘方,趕快接著往下看吧。8.人比人會氣死人
盲目攀比不可取一天,上帝酒足飯飽之後,突發奇想:“假如讓現在世界上的每一位生存者再活一次,他們會怎樣選擇呢?”於是,上帝授意給世界眾生發一答卷,讓大家填寫。
答卷收回後,令上帝大吃一驚,請看他們各自的回答——
貓:“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隻鼠。我偷吃主人一條魚,會被主人打個半死。而老鼠呢,可以在廚房翻箱倒櫃,大吃大喝,人們對它也無可奈何。”
鼠:“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隻貓。吃皇糧,拿官餉,從生到死由主人供養,時不時還有我們的同類給它送魚送蝦,很自在。”
豬:“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當一頭牛。生活雖然苦點,但名聲好。我們似乎是傻瓜懶蛋的像征,連罵人也都要說蠢豬。’
牛:“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願做一頭豬。我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幹的是力氣活,有誰給我評過功,發過獎?做豬多快活,吃罷睡,睡罷吃,肥頭大耳,生活賽過神仙。”
鷹:“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願做一隻雞,渴有水,餓有米,住有房,還受主人保護。我們呢,一年四季漂泊在外,風吹雨淋,還要時刻提防冷槍暗箭,活得多累呀!”
雞:“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願做一隻鷹,可以翱翔天空,任意捕兔捉雞。而我們除了生蛋、司晨外,每天還膽戰心驚,怕被捉被宰,惶惶不可終日。”
最有意思的是人的答卷。
不少男人一律填寫為:“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個女人,可以撒嬌、可以邀寵、可以當妃子、可以當公主、可以當太太、可以當妻妾……最重要的是可以支配男人,讓男人拜別在石榴裙下。”
不少女人的答卷一律填寫:“假如讓我再活一次,一定要做個男人,可以蠻橫、可以冒險、可以當皇帝、可以當王子、可以當老爺、可以當父親……最重要是可以驅使女人,讓女人痛苦地生孩子。”
上帝看完,氣不打一處來:“這些家夥隻知道盲目攀比,太不知足了!”他“哧哧”把所有答卷全都撕得粉碎,厲聲喝道:“一切照舊!”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習慣於把自己和別人相比:與鄰居比,與朋友比,與親戚比,甚至與兄弟姐妹愛人比。越比越不平衡,越不平衡越生氣,“人比人會氣死人”就是這種攀比心理的真實寫照。
其實人比人並不會氣死人,如果一個人客觀地和別人比較的話,結果肯定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如此。而會氣死人的,隻是因為自己拿自己的缺點跟別人的優點相比,卻忽略了自己的優點,比別人差的地方看得很重,比別人好的地方覺得很普通,甚至忽略看不到,甚至會這麼說:人怎麼可以跟自己差的人比呢?要比,當然是與比自己好的人比了。這句話很有道理,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是向好看齊的達觀作法。但問題是,有些人往往看到別人好的地方之後,並不是開始好好學習和努力,而是不斷地埋怨自己,甚至認為自己該死。
就我多年觀察,我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完美無缺的,或多或少存在著不足。
有人夫妻恩愛、月收入數十萬,卻有嚴重的不孕症;
有人才貌雙全、能幹多才,情字路上卻坎坷難行;
有人家財萬貫,卻是子孫不孝;
有人看似好命,卻是一輩子腦袋空空。
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劃上了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卻如影隨形。
如果你能像我這樣,體會到每個人的生命都有欠缺,你就不會再與人做無謂的比較了,反而會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所以,我勸告你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好好數數自己的優點,換位思考,你就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並且善待它,你就會坐上人生的幸福快車。
談到這裏,你可能會問,坐上幸福快車就能心理平衡,感覺到快樂了嗎?我的回答是:那可不一定,讀讀下麵的故事,鄉下老鼠的感覺也許能說明一切。9.幸福隻是一種感覺
是苦是樂全憑自己判斷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鄉下老鼠寫了一封信給城市老鼠,信上這麼寫著:“城市老鼠兄,有空請到我家來玩,在這裏,可享受鄉間的美景和新鮮的空氣,過著悠閑的生活,不知意下如何?”
城市老鼠接到信後,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動身前往鄉下。到那裏後,鄉下老鼠拿出很多大麥和小麥,放在城市老鼠麵前。城市老鼠不以為然地說:“你生活得太不幸福了,住在這裏,除了不缺食物,什麼也沒有,多麼乏味呀!還是到我家玩吧,我會好好招待你的。”
鄉下老鼠於是就跟著城市老鼠進了城。
鄉下老鼠看到那麼豪華、幹淨的房子,非常羨慕。想到自己在鄉下從早到晚,都在農田上奔跑,以大麥和小麥為食物,冬天還要在寒冷的雪地上搜集糧食,夏天更是累得滿身大汗,和城市老鼠比起來,自己實在太不幸福了。
聊了一會兒,它們就爬到餐桌上開始享受美味的食物。突然,“砰”的一聲,門開了,有人走了進來。它們嚇了一跳,飛也似地躲進牆角的洞裏。
鄉下老鼠嚇得忘了饑餓,想了一會兒,戴起帽子,對城市老鼠說:“我想我還是比較適合鄉下平靜的生活。這裏雖然有豪華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但每天都緊張兮兮的,還不如我鄉下的日子過得幸福呢。”說罷,鄉下老鼠就離開都市回鄉下去了。
這是一個有關幸福的寓言,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你們能回答這個問題嗎?
一般人把願望的實現視為幸福,可願望實現了,人就真的能感到幸福嗎?有一位大富翁名成願遂,愛情的美滿和事業的成功,他幾乎都得到了,但他在垂暮之年卻說:“生活給了我想要的,但又讓我感到意義不大。”原本以為願望實現後,幸福就常相伴了,可是,如果沒有下一個目標,短暫的幸福之後會是更長時間的空虛。金錢是許多人的追逐目標,但在富有之後,人們卻發現,並不比原先快樂多少,甚至連原先追求過程中的幸福感也消失了。
由此看來,幸福隻是一種感覺。一個人的生活是苦是樂全憑自己判斷,這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境中,也無傷她的幸福感;擁有萬卷圖書的窮書生,並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鑽石或股票;滿足於田園生活的人也並不羨慕任何高官厚祿。
一位偉人說,幸福是客觀的,因為獲得它的手段是客觀的,但它也是主觀的,因為它是人在追求理想中的感受。
這下你該明白了吧!原來幸福存在於追求的過程中,在這過程中有快樂也有痛苦,但卻能讓人真正地感受到幸福。
在人的一生中,幸福往往是和健康聯係在一起的,你對幸福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以後,不妨認真讀讀下麵有關健康的故事。10.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
比健康更重要的是精神從前,一位波蘭青年的家中發生了一場火災,父母和弟妹全部遇難,悲痛失望的他解下腰帶掛在樹上,欲尋短見,正巧被一位白發老者解救下來。
老者問:“何故自尋短見?”
青年答:“現在我一無所有……”
老者望著他結實的身體說:“我看你全身是寶。”
青年苦笑著說:“我現在身無分文,哪裏來的寶?”
老者指著他的頭說:“我給你十萬兩黃金,把你腦袋裏麵的腦髓切一小半給我,你幹不幹?”
青年搖了搖頭。
“假如買你一隻眼珠,給你一袋黃金幹不幹”
青年又搖了搖頭。
“那麼把你的雙手剁給我吧!這樣我可以送給你百萬兩黃金。”
“不行,這雙手無論如何也不能失去!”青年態度十分堅決。
“這就對了,一個人既然有一個聰明的大腦,就可以用智力代替財力;一個人既然有一雙眼睛,就可以學習致富的本領;一個人既然有一雙手,就可以通過勞動白手起家。現在你看到了吧,你有多麼豐厚的財富啊,簡直是‘金不換’!怎麼能說身無分文呢?”老者說完笑著走了。
青年望著老者的背影,若有所悟,自言自語地說,“是呀,現在我還有個鍵康的身體。”從此,他背井離鄉到英國打工,最後在美國站穩腳跟,拚搏數年後成了億萬富豪。
上麵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有了健康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
什麼叫健康?有人認為沒有病就是健康。其實,這話隻說對了一半,健康的概念要比這廣泛得多。人除了生理健康外,還應包括心理健康和社會交往方麵的健康。人不僅要有無病的身軀,還要有充沛的精力、健全的智能和良好的心態。人的這些健康從何而來?它不是天生的,不是用錢買來的,也不全是父母給予的。
人的健康是靠自己抗爭來的,抗爭就是一種精神,我們知道人類有了頑強的抗爭精神,才能延續到今天。抗爭是萬物生存的本能,人通過抗爭,工作中的困難可以克服,學習中的難題可以解開,生活中的窮困可以戰勝,健康又何嚐不是這樣得來的呢?所以說,“比健康更重要的是精神”。
我想在這裏告訴你:一個人無論是想擁有富裕的物質生活,還是希望擁有一種富足的精神生活,都必須擁有健康,擁有精神。健康和精神不但能使人創造出財富,還能使人愉快地享受這些財富。
以上是我對你進入人生第一站的忠告,好好地學習領悟吧。你要走的人生道路還很長很長,有了這些忠告為你充足底氣,你才能夠輕鬆愉快地踏上人生第二站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