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 “以我的母親為榮”(3 / 3)

所有這一切,都讓美琳達更讀懂了瑪麗的心,瑪麗始終將比爾看作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大男孩兒。每當瑪麗私下與美琳達提起比爾的時候,眼裏總是洋溢著幸福的淚花,比爾的淘氣、另類、倔強、莽撞……說起來總是沒完沒了,末了,她總不忘提醒美琳達:

“他是個幸運的人,當我不能再守候他的時候,一切都拜托給你了,美琳達,我最虔誠的女兒,上帝會讓你們幸福的。”

每每如此,都會讓美琳達產生一種責任感,那就是守護、關愛比爾的愛心使命。在比爾逐漸適應了沒有母親的生活後,美琳達便成了他惟一訴說心聲的對象。

比爾非常信任自己的妻子,他希望美琳達像母親那樣支持他、寬容他,他更樂意讓美琳達批評他。因為,所有這些都會讓比爾在美琳達身上看到母親的一些影子,如今他們已是兩個孩子的父母了,家庭的溫馨始終還會讓他們眷戀那段瑪麗在世的生活,比爾總是開玩笑地對美琳達說:

“美琳達,你知道影響我一生的三個人物都是誰嗎?”

“天知道是些什麼人。”美琳達回答他說,“我猜是愛因斯坦、羅斯福,剩下的一定是你的母親了!”

比爾顯得非常驚訝,過了一會他才告訴妻子:

“你隻說對了一個,那就是我的母親瑪麗。”

接下來,比爾還是讓美琳達猜出其餘的兩個人,美琳達萬萬沒有想到,剩下的那兩個人一個是溫布萊德,另一個便是她自己。有人說,比爾真是太幸運了,他一生中碰到三個最好的女人,這讓他成為了情感生活的超級富翁。

這或許是對比爾情感生活最真實的表述,但是在美琳達看來,她不認為這是對她的讚賞,她認為她還沒有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完美,她隻不過是比爾工作與生活中的一個伴侶,不過是最好的伴侶,她還不能肯定她會給予比爾、或是滿足比爾包括感情在內的全部需要。不論是母親瑪麗,還是溫布萊德,她們都曾試圖用愛心融化比爾心隅的堅硬與冰冷,但是她們都忽略了自己的力量是否可以在一個天才的身上得到施展,雖然說成效很大,但終沒能完全化解。

是的,比爾有時的確是一個頑固不化的人,即使是他的母親、一個他最敬愛的人,一個永遠不與他講代價、講條件的人也難以征服他的“抵抗”。

“你可以不愛他,甚至可以恨他,但絕不能忽視他。”

這是外界對比爾個性的精辟評價,無可厚非,他的確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在瑪麗去世一周後,在美國的西雅圖公理教會舉行了遺體告別儀式。那是一個非常莊重的場麵,前來哀悼的竟有1000多人,他們都來向這位出色的民間活動家、在慈善事業中傾盡自己心血的女士惜別。在追悼會上,比爾與自己的姐姐克裏絲汀一同追憶了在母親身邊學習、生活、遊戲的美好往事。

比爾的父親亨利更是評價自己的愛妻是一位傑出的女性,他為此感到非常自豪。西雅圖市政府特意將通往瑪麗生前居住地的那條路命名為“瑪麗路”。

在比爾的一份日記中,他這樣評價自己的母親:

“母親是一位偉大的女性,我深深以我的母親為榮,幾乎超過任何一個成年兒子對他母親的敬重。”

每一個人都會為他對母親的敬仰而感動不已。美琳達雖沒來得及與瑪麗相處更長一段時間,但也被瑪麗的偉大人格和可貴品質所打動,瑪麗真的無愧於任何對於一位偉大母親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