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 “以我的母親為榮”(2 / 3)

比爾與美琳達深深地懷念著他們的媽媽,她不但培養出了一個天才,也讓美琳達的命運有了奇跡般的變化。

在比爾的眼中,母親是最神聖、最偉大的,他非常摯愛自己的母親,這份愛要遠遠超於他對事業的摯愛。母親生前,即使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他也會先與母親商量。同是一家人,美琳達時常會為他們的這種母子情懷怦然心動。

瑪麗一向非常關心比爾的情感生活,也為之付出了不少苦心。在比爾正式走進婚姻生活之前,她一直希望比爾早日結束長年跋涉、不見目的的情感生活征途,於是她總是在連拉帶推,如同一隻老鷹,張開雙翅時刻嗬護自己兒子的前程。她曾經極力阻止過比爾與溫布萊德的婚約,也極力促成比爾與美琳達的婚事,或許至今美琳達還依稀記得,她對自己的極力讚賞與推崇。是的,瑪麗就是這樣一位母親,她會不惜一切代價袒護、關愛自己的兒子。

其實,在比爾結識珍妮之前,瑪麗曾為年輕的兒子物色到了一位朋友的女兒,名叫喬伊娜,是從英國劍橋大學留學歸來的。這個朋友的女兒長得十分清秀,很討瑪麗的喜歡。於是,她開始向這位朋友大膽推薦比爾,極力撮合喬伊娜與兒子相互認識一下。那次對比爾來說是一次很糟糕的見麵。當喬伊娜硬著頭皮偷窺了比爾一眼後,就感到非常掃興,她告訴自己的母親:

“這個家夥毫無風度可言,還瘋瘋癲癲的,看上去神經也很不健全。”

後來,瑪麗知道了這些之後,她的自尊深深地被這些話語所傷,但她並不認為比爾就一定配不上這位朋友的女兒。或許就是在母親的那次撮合下,比爾遭遇了平生第一次感情“波折”。

但是比爾也曾讓母親留下過很大的遺憾。瑪麗曾多次與比爾單獨攀談“信仰問題”,教育比爾要像父母一樣應成為公理會的正式成員,成為一位上帝虔誠的基督教徒,並要求他也時常到教堂做禮拜,參加各種宗教活動。

“我們對上帝充滿了敬畏之心,要相信天國的榮耀與人世的罪惡可以洗清的信條。”她總是不忘這樣開導自己“不開竅”的兒子,並且很有耐心。

可瑪麗哪裏想到,比爾的精神早就被“尼采大哥”征服了,難怪當瑪麗一提出什麼上帝、什麼信仰時,他的頭像個浪花鼓一樣晃來晃去:

“噢,不,媽媽,難道你們真的相信上帝的存在嗎?我很早之前就聽有個法國科學家說過:上帝已經死了。”

瑪麗頓時臉色發青,手擅抖不停,一時說不上話來。

這非常出乎瑪麗的意料,她決定不再勉強兒子信教,隻是在平時有意無意地在一旁開導他,讓他好好想想,但是她始終在擔心:比爾如此自信,如果有天自己去了,除了上帝還有誰能在他跌倒之後扶他起來呢?

比爾對母親的疑問,是這樣回答的:

“自己,自己!媽媽,我自己會把自己扶起來的。”

這位善良的母親,平時除了注重培養兒子的信仰外,還很注重培養兒子的社會責任感。在很早的時候,她就帶領比爾參加各種慈善活動與募捐,每次她都會說服比爾多拿出一些。如果比爾能聽從她的安排,她會感到格外的興奮。或許在她的潛意識中,一個上流社會的驕子必須具備這種高尚的道義與仁愛之心,所以她極不讚成以財勢的威名與顯赫贏得世人的尊敬與上帝的恩寵,這一點讓世人對她感到無比的敬仰。所以說,瑪麗是比爾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她的寬厚、慈愛之心,比爾永遠都無法忘記。

比爾仿佛總是不能與他周圍的人極好地和諧起來,即使在參與各種慈善活動,甚至為人處世方麵,也會招來人們的非議。對此瑪麗很為他擔心,總是苦口婆心地說服他應該怎麼做,不應怎麼做。比爾總會瞞著自己操勞的母親我行我素,不是說比爾不尊重母親的意見,隻不過他有自己獨特的行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