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 靜不住的比爾心(1 / 3)

NO8 靜不住的比爾心

從比爾身上,總能讓人看到他的與眾不同,即使是最體貼他的母親也認為他不同尋常,或許正是這種與眾不同,奠定了他在事業上會成為一個顯赫的人物。

比爾於1955年10月28日出生在西雅圖,父親威廉·亨利是當地一位很有名望的律師,他是比爾早期打官司的重要幫手。

比爾母親瑪麗是一位慈善基金的籌集人,還是華盛頓大學的董事。她是比爾後來與IBM合作中非常關鍵的一個人。

比爾從小就是一個精力非凡的人。在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喜歡騎在木馬上搖搖晃晃。長大成人後,每當專心思考或是承受壓力時,他的身子仍會不由自主地搖來搖去。

比爾很容易對循環往複的事情感到厭倦,他曾經這樣描述自己的學習過程:

“在聽課的時候,我可以用任何一隻手記筆記,覺得無聊的時候,就換用另一隻手,這對於我來說是很容易辦到的。”

在比爾還剛剛懂事的時候,他就表現得很獨立,常常自己決定做一些事情,自己選擇所要讀的書,自己隨意寫些什麼東西,自己把衣服放好,自己把小板凳扶起來等。

即使一向對比爾有些擔憂的父親亨利也認為比爾是個非常自信的人。他喜歡做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很明白事理,對一些問題的觀察力也很強。到他學會非常賣力地工作的時候,他完全有了自己的判斷力,但在一些小事上還是經常與母親商量。

比爾天生幽默,他很喜歡笑,有事沒事的時候總是樂嗬嗬的。他也很會逗別人笑,所以美琳達經常會成為他“嘲笑”的對象。

從小亨利和瑪麗就很注重對比爾智力的開發與培養,但他們通常不采取告訴他應該做什麼的方式教育、培養他。在比爾剛剛三歲的時候,瑪麗總會將他帶在身邊見世麵。

當在學校裏老師要求學生向其他學生講解西雅圖的曆史與博物館的情況時,比爾總是第一個舉手。盡管比爾是個十分好動的孩子,但是在教室裏聽課時,他總會比其他學生表現得更專注、更認真。他從小喜歡閱讀,至今,一本破爛的《世界百科全書》總是放在他書櫃的角落,他告訴美琳達,那是他學生時代最喜歡的一本圖書。

年輕時的比爾有許多興趣。他嗜好運動,是技巧嫻熟的滑冰與溜冰者。他也是一位年輕的撲克高手,並且他還喜歡跳舞與音樂。雖然他很喜歡與人交往,也很喜歡與人爭辯,但是從不喜歡站在台前演講。在表達觀點時,如果有人激怒他的話,他會暴跳如雷。

同樣,美琳達也是個好與人辯論的人,但是他們卻從來不就電視中的一些話題進行爭論,因為比爾很少看電視,如果他有幸能瀏覽一下電視節目,他多半會更注意那些卡通節目,他覺得那些更有趣。從孩童時起,他就喜歡看動畫,所以與美琳達在一起看電視的時候,他會選擇讀一些報刊或是雜誌。

在比爾的全部生活中,健身占據了很大比重。比爾的健身方法很特別,要不是親眼所見,甚至連美琳達也很難相信他竟采用如此冒險的方法健身,她更不敢相信竟是這些運動給了比爾一個健康的體魄。

當比爾還是個學生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戶外運動。父親亨利為了鍛煉比爾的意誌,專門在比爾12歲那年為他成立了“老鷹夏令營”,比爾在此度過了難忘的一段時光。不過,他更喜歡稍後參加的“186訓練營”,他第一次聽到這個訓練營的名字,是在一家速食店裏。他正在排隊候餐時,無意中聽一些人正在談論訓練營的事情。

“你在童子軍生活如何?”一個年紀與他相仿的男孩兒問另一個男孩。

“真是糟糕,甭提有多累了。我不打算再繼續下去了。”

“說具體點。”

“我們不但沒有製服,而且整個隊伍懶散得要命……”

比爾聽到這裏,非常熱情地上前問道:

“對不起,打擾一下,請問哪裏可以參加這樣的訓練營活動?”

比爾一直非常向往具有挑戰意義的活動,他當然不願意錯過這次機會。當得知他夠條件參加童子軍時,他非常興奮。後來,他想方設法讓父母同意他參加“186訓練營”。

這個“訓練營”在離比爾家不遠的一所小學裏,“186訓練營”經常在叢林中徒步行走和過野營生活。一次,比爾竟一氣走了50英裏,表現出非常堅強的意誌。那次,母親剛為他買的新鞋,一夜之間竟磨出一個洞。

童子軍訓練是非常注重紀律的,所以這對於一些懶散的人是不會有好果子吃的。比爾非常喜歡參加這樣的冒險活動,他認為那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活動。

比爾的網球也打得不錯。記得那是他們的寶貝女兒珍妮佛兩周歲生日那天,比爾與美琳達在西雅圖的一家體育館比賽網球,這也是美琳達生平第一次接觸這項運動。比爾的姐姐、一位當地著名的網球運動冠軍親自教美琳達如何握緊球拍、怎樣用力,但是美琳達始終完成得不夠出色。但比爾甚至可以與他的姐姐不相上下,看得出來他非常在行。

比爾還十分酷愛一些驚險的刺激性運動,如衝浪、蹦極等。另外,他還是超級嗜車一族,或許在所有他喜歡的運動當中,沒有什麼可以與賽車相提並論了。他曾經最喜歡的一部車就是自己的寶時捷911。那時,他經常會與艾倫到郊外比賽誰跑得最快。艾倫告訴他的同事:

“與比爾在一起的時候,什麼都變成了競爭,包括駕車。有一次,我們比賽,比爾駕駛著車瘋狂地前進,速度非常驚人,我沒有辦法趕得上他。”

雖然比爾從來沒有做過職業賽車手,但他一直是西雅圖警察們眼中最難對付的一個人。他是一個開起車來像“上了發條的輪子”一般狂奔的駕駛員。他駕車在大道上飛駛,屢屢被警察開罰單,甚至因此還蹲過警局。所有乘坐過他車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魂飛魄散,心驚肉跳。所以每次出行之前,美琳達都首先叮囑他要將車開得慢一些。

早在1970年,比爾還在讀高中的時候,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輛橘紅色的野馬敞篷車。那時他很得意,經常開著這輛車到外麵兜風,有時深更半夜還飛馳在新墨西哥州與華盛頓州的公路上。比爾認為,這樣可以渲泄自己旺盛的精力或消除學習上的疲憊。

在這個懲罰、仲裁有如吃家常便飯的國度,“飛車黨”自然是要受到重罰的。也正因為如此,比爾與這裏的警察早已打得火熱。對於西雅圖的警察,比爾甚至完全可以打著口哨說:

“別怕!這一帶警察我都熟。”

這是比爾對美琳達說過的話。可是每每話音未落,他就會被警察彬彬有禮地攔住,然後很恭敬地遞給他一張罰單。

年輕時的比爾是美琳達現在想像不出來的,那時他幾乎養成了一種怪癖,那就是將收集罰單當成了一種嗜好與炫耀。甚至有一次他還被開過一張駕駛汽艇疾馳的罰單。

比爾就是這麼一個人,他為速度而生,也為速度而活。除了那座新宅可以承載他的夢想之外,他還用車來享受生活。的確,他酷愛汽車,從他買的第一輛汽車開始算,現在他已經可以開一個小小的車展了,奔馳、勞斯萊斯、法拉利、寶馬……凡是時尚名車他都喜歡。在這些車中,比爾對諸如法拉利、保時捷這樣勁速猛車情有獨鍾,而對勞斯萊斯等名車隻作為一種飾物來欣賞。實際上,這正好與比爾的個性相吻合。尤其是保時捷,讓比爾多次充當了超速車手,也讓比爾過足了車癮,但也不時讓他惹些是非。在微軟剛剛創立時,比爾就開了一部藍色的保時捷930。在一次行車時因與公路警察發生磨擦,阿布奎基拘留所將它拘留了半天,最後保羅才將他保釋出來。

如今比爾的這些飛車衝動還是沒有消減,或許他從來就不想與普通人站在同一條線上,他隻想遙遙領先,把所有人都拋在後麵。

為了防止警察圍追堵截,比爾在保時捷上裝上雷達幹擾器。2000年的時候,他被西雅圖的警察告上了法庭,於是,他被勒令換車。換車後,比爾決定不再飛車,可是一上路老毛病就又發作了。天性喜歡刺激的他硬是不斷地加速,結果沒過多久,這輛車也“退伍”了。

這樣一個對於運動近乎瘋狂的人,總是不甘心自己隻會在地上跑車,不知何時,他又熱愛上了駕駛飛機,他相信這一定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運動。他的興趣向來都是這樣濃烈。

有一次,比爾偷偷地報名參加了飛行訓練,與許多新學員一樣,他第一次駕機試飛的時候,就撞到了沙丘的側坡上。在接下來的飛行中,他依據教練員的指導,很快使滑翔機平穩地降落到了陡峭的沙丘底部。在自己第三次飛行的時候,他感覺有足夠的自信會飛得更好,便無視不能翻轉滑翔的規定,結果被掛在距沙丘底部一百多米處的一處荊棘上,這才使他收斂了一些。很快他就學會了飛行。

滑旱冰也是比爾的特長。在他三十歲的生日慶祝會上,微軟的許多員工都穿著旱冰鞋隨心所欲地在地麵上穿行。當然比爾也不例外,並伴隨著搖滾樂做出各種動作。除此之外,比爾也很善長跳舞,隻要他的腳一踏進舞池,整個人就陶醉了。

比爾更是一位“撲克狂”,他的這種嗜好可以追溯到1974年。在那個時候,他正在讀大學一年級,無意之中迷上了撲克牌。於是玩撲克成了他有生以來第二大感興趣的活動,他甚至利用計算機研究對策,使他一度成為撲克牌高手,無人能勝過他。

說起撲克,這其中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在比爾小的時候,母親瑪麗一向熱衷於各種社區服務工作,因此,比爾與自己的姐姐克麗絲汀經常會在放學後去找外婆,外婆會很周到地照顧他們。

比爾的外婆也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對許多體育比賽也都很在行,她的外表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或許這與她喜歡運動有關。比爾的外婆是個玩撲克高手,她將其中的一些技巧教給比爾與他的姐姐。顯然,比爾的領悟力要遠遠超過他的姐姐,這也使比爾一度免去了不少洗涮的工作。因為每當吃過飯後,他們常要來一局撲克比賽,隻有贏家才可以指使別人去洗涮餐具。

在打撲克的時候,外婆經常叮囑比爾:

“要打得快,但不要為了求快而亂打,要多思考一些,要讓你的思維動起來。”

比爾後來就真的成了急性子外婆的得意弟子。他很快就學會了外婆所有打撲克的本事,有時碰到打輸的情況,比爾就懊悔得不得了,但這更增加了比爾求勝的決心。

當比爾在哈佛讀書的時候,他的這些愛好勝過他所學的專業,隻要晚上不玩撲克,他一定會出現在哈佛大學的艾肯計算機中心。因為那時的計算機並不多,他便到那裏去發現“新大陸”,有時疲憊不堪的他晚上就趴在電腦旁酣睡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