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爆發後,喬納森和他的一些設計團隊成員被迫在富士康接受隔離。這導致項目延緩,花了一年多時間才完成。“我在一個宿舍裏困了3個月,就這樣琢磨工藝。”喬納森說,“魯比和其他人都說用鋁生產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想這麼做,因為我和喬布斯都覺得陽極氧化處理過的鋁給人一種真正渾然一體的感覺。”
[]
喬布斯希望外殼是一個擠壓而成的部件,由於之前主機的下傾式大把手是對產品形象很重要的影響元素,因此喬納森等人開始尋找巨大的擠壓成型鋁管,把它們壓製成菱形,然後再挖出兩個洞,形成把手。但他們當時找到的是18英寸的鋁管,那些水管製作行業使用的鋁管尺寸太小,滿足不了他們的需要。設計團隊開始研究把兩個擠壓鋁管連接成一體是否可行。
當他們在為這個想法糾結的時候,薩茨格建議,與其使用擠壓的鋁管,不如試試滾軋成型的工藝,方法就像生產鋼槽一樣。讓整塊平整的鋁板滾過一係列的滾筒,讓鋁板在多個點彎曲起來,就可以加工成菱形。在兩周一次的頭腦風暴會議上,薩茨格陳述了自己的觀點,當時就有一個設計師反對,因為喬布斯已下定決心做擠壓式外殼了。
“你不懂,喬布斯想要擠壓製成的外殼。”那位設計師對薩茨格說。
“不,是你不懂,他的想法行不通。”薩茨格反駁道。
最後,頂著團隊所有人都反對的壓力,薩茨格去找喬布斯解釋,勸說他改用滾軋成型工藝,將鋁板卷成C形,在敞口的那一麵裝一個大開門。起初喬納森擔心敞口麵會產生兩個小接口,因為他們希望讓消費者覺得外殼是渾然一體的。後來他們發現,從正麵看不到接口的痕跡,所以最終認定這個方案可以過關。
考慮到有的客戶可能想要打開機器,所以喬納森決定必須也要精心設計內部構件。“這是我們首次關注內部構件,”薩茨格說,“我們控製母板的顏色,每個連接處、每根電纜我們都親自設計。就連內部的部件,比如風扇罩、送風通道也經過精心加工。”
為了找到合適的方法把門鎖在合適的位置,喬納森的團隊花了數月的心思。第一次嚐試是在門上安裝一個精致的鎖閂,但這樣就破壞了機殼表麵樸實的。第二次嚐試是像G4 塔式電腦一樣,安裝一個鎖環,但也沒能通過。在一次頭腦風暴會議上,薩茨格建議把鎖閂放在機器的背麵。“最後我說,‘為什麼非得把鎖安在門上呢,看看你車上的發動機鎖扣是怎麼設計的。不要因為某些細節設計而破壞整體外觀。把表麵的位置留給蘋果公司的商標。’”
設計團隊仿照汽車發動機的鎖扣設計了鎖閂裝置,這個裝置位於電腦的背麵。一旦激活,位於門內側頂部和底部的門閂就會自動滑動,門就能打開。這種設計複雜但不失優雅,外部看不到任何機械裝置的痕跡。
喬納森預計首批機殼下線後應該成為展品。這類設備一般會放在櫥窗內供人欣賞,可這個設備實在太精美了,應該擺在最上層。這意味著,外殼的每個表麵都必須如正麵一樣精細加工。
大部分產品的正麵稱為A麵,也就是加工最好的那個表麵,必須按最高的標準完成。至於其他麵,側麵叫B麵,背麵是C麵,內側麵為D麵。但薩茨格說:“這件產品很完美,每一麵都稱得上A麵。”
聽到蘋果公司設計團隊傳達的要求,生產商富士康大吃一驚。據薩茨格的回憶:“他們的反應類似於在說,‘你們什麼意思?簡直是瘋了。’富士康的團隊也很坦白,他們說自己從沒做過這樣的設計,實在無能為力。”不過最終他們還是達到了蘋果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