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把產品生產轉移到中國的第二個原因是,設計團隊開始設計鋁材質的產品,而鋁的供應鏈就位於中國。Titanium PowerBook G4曾經大受歡迎,可鈦是一種難以加工的昂貴金屬。此外,使用鈦做材料必須在外麵塗上一層金屬漆,以防止表麵出現劃痕或者印上指紋,而且這種金屬漆很容易脫落。喬納森想在iPod mini 的首批原型機上使用丙烯酸和鋼,但並沒有成功,後來他想到使用陽極氧化處理過的鋁。
據設計團隊研究,金屬鋁是製造筆記本電腦外殼和iPod的好材料。因為鋁結實又輕巧,經過陽極氧化處理的外膜會因為化學反應緊緊貼附金屬,使鋁材的表麵呈現不同的色彩。這一階段,喬納森和隊友們對使用鋁材還不了解,因此他們開始著手研究相機生產商索尼,因為索尼生產了大量的鋁製相機。
這些日本製造商生產的產品外形優雅、結實耐用且製造精良。但鋁的原產地在中國。“我們需要引入這樣的供應鏈,我記得去過那裏很多次,就為了了解他們如何處理鋁。”薩茨格說。
蘋果公司把生產外包給中國廠商,這一行為招致了眾多指責。但事實上,一開始使用金屬鋁的時候,喬納森和他的團隊曾經嚐試和美國本土的生產商合作。在團隊中負責材料和拋光劑的薩茨格與那些生產商簽署了首期合同。他調查供應商,以尋找那些能滿足蘋果的質量和數量需要的零部件生產商。
在設計團隊創造第一台Mac mini的時候,薩茨格就開始與美國本土的一家鋁材供應商合作。運營部門的負責人蒂姆·庫克發出非常明確的指示:我們想要一台美國製造的Mac mini。因為美國的供應商能提供高品質的鋁,並且相對來說沒有雜質,陽極氧化處理也很到位,是個不錯的選擇。
Mac mini看上去比較簡單,外殼卻十分複雜。它方形的外殼由鋁板擠壓而成,再經機器加工,容差
[]
和拋光都恰到好處,頂部的加工尤其細膩。接下來,外殼依然需要陽極氧化處理。設計部做了具體要求,陽極氧化處理層的紋理、色彩、光澤度以及厚度都要求達到適當的水平。
薩茨格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與美國的供應商進行合作,但眼看截止期將至,供應商也沒能拿出外殼的樣板來。心急火燎的薩茨格直接去運營部訴苦:“我們曾經對運行團隊的代表說過,要推進項目,爭取在美國製造。可現在項目到了這個地步,時間確實緊迫,美國製造商的機器連一個零部件樣板都沒有生產出來,也沒有送來一個零部件成品,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做完?如果他們不發貨,我們連一個產品都拿不出來。我們的備用計劃在哪裏?”
然而,根本沒有備用計劃。薩茨格越來越沮喪和失望。他評價,美國的供應商完全不能理解蘋果公司的質量要求。“在蘋果公司,隻有更好,沒有最好,” 薩茨格說,“美國的公司不了解,蘋果公司要求旗下某款產品的零部件‘要麵向消費者’有什麼意義,因為那些都是消費者才會注意的細枝末節。”
[]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亞洲的生產商。喬納森和他的團隊在亞洲開展其他項目的時候,當地生產商竭盡全力地爭取能達成合同。薩茨格回憶說:“一到日本,我們就開始使用金屬鈦,後來在第一代iPod和 PowerBook上用上了鋁。然後,我們帶著在那裏學到的知識和經驗與幾家日本公司一起往西,來到中國。我們問一直為我們生產成型部件的富士康,‘你們是否能為我們製作基本的金屬板?’就這樣,我們開始與他們合作。在中國,製造商的態度非常好,他們說:‘我們會研究產品,保證讓它滿足所有規格。’”
[]
於是,Mac mini開始在富士康生產,iPod mini和其他產品也緊隨其後。
Power Mac G5 塔式電腦標誌著蘋果和富士康的合作關係出現了重大轉變。前一代Power Mac G4是塑料製成的,設計團隊想製造鋁製的Power Mac G5。按照蘋果公司產品設計的規格,這將是個巨大的挑戰。“很多認為做不到的人,都轉職做其他工作去了。”薩茨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