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納森的工業設計團隊已經變成了一個緊密團結的大家庭,因為其中很多成員已經共事了幾十年。每一次的產品設計都不是某個設計師獨立完成的,而是整個團隊群體智慧的結晶。每件產品都會指定一位主設計師和一兩名助理,主設計師要完成大部分的實際工作。

每周的例會確保了整個設計過程的順利進行。每周例會有兩到三次,喬納森和團隊成員聚集在餐桌旁,進行頭腦風暴會議。所有的設計師必須到場,沒有例外。會議通常上午9點或者10點開始,大概持續三個小時。

頭腦風暴會議從品嚐咖啡開始。幾個設計人員搖身一變,化身為咖啡師,用一台高級的濃縮咖啡機給大家煮咖啡。丹尼爾·德尤利斯——來自英國的意大利人,被奉為團隊裏的咖啡專家。“丹尼爾·德尤利斯教給我們關於咖啡的一切知識——從研磨、咖啡油的顏色,一直到配奶方法和溫度控製——所有的一切。”薩茨格說,他是丹尼爾·德尤利斯狂熱的門徒之一。

咖啡時間結束後,頭腦風暴會議就正式開始了。這是隨心所欲、充滿奇思妙想的圓桌會議,每個人都能暢所欲言。盡管這個會議是喬納森發起的,但他並不是會議的主導者。

“每一次頭腦風暴會議,喬納森都會參加。”一位設計師說。

頭腦風暴會議是很有針對性的,有時是關於某個樣機的展示,有時是討論按鍵或者喇叭網罩的細節,有時則是大家集體解決研發中的設計難題。

“(我們)要討論出一個共同的目標,隻需要搞清楚想要什麼樣的產品就行了。”斯特林格說,“這通常就需要寫寫畫畫,所以我們都帶著各自的速寫本,根據構想畫出草圖並交換想法,如此反複。針對各種苛刻、嚴酷、坦率的批評,我們反複思索和推敲,直到我們覺得找到一個值得建模的想法。”

[]

設計團隊的工作流程都離不開速寫。“我經常畫得到處都是,”斯特格林說,“在活頁紙上畫,在樣機上畫,在任何可以找到的東西上畫,還經常在CAD圖紙上畫,以便找到更完美的構思。”他喜歡CAD打印出來的圖紙,因為圖紙給出了產品的外形。他還說:“這個軟件可以根據設定的視角打印出產品視圖,你隻需要在圖上添加細節即可,不必多費心思。”

[]

喬納森也是個速寫老手。他很擅長這個,但不同之處在於,他畫起來更注重速度,而細節略粗糙。“喬納森喜歡把想法呈現在紙上,好讓人們快速地理解。”薩茨格說,“他畫的草圖真的是相當地‘草’,筆跡顫顫巍巍的。他的繪畫方式真的很有意思。”

薩茨格回憶說,喬納森的速寫本“確實很酷”,但是他覺得,團隊裏真正的藝術家是理查德·豪沃斯、馬特·羅爾巴克(Matt Rohrbach)和克裏斯托弗·斯特林格。“理查德·豪沃斯總是跑過來說,他有個很無聊的想法,而且‘你們這群家夥肯定很討厭這主意’,然後給大家看他那些讓人驚異的草圖。”

在設計iMac期間,工作室的桌子上總是堆滿了用來畫草圖的複印紙。然而後來喬納森的團隊轉而使用一家英國公司Daler-Rowney生產的Cachet精裝速寫本。這種速寫本堆滿了工作室的辦公用品倉庫。由於使用了高品質帆布裝訂的封皮,這些本子不容易散頁。豪沃斯和喬納森選用的藍色速寫本是Cachet速寫本的三倍厚,本子還配有緞帶書簽。

有了速寫本,大家可以很方便地回頭翻看以前的創意,這很關鍵,因為團隊需要將集體討論時碰撞出的所有想法都記錄下來。在之後蘋果和三星公司的官司中,這些速寫本成了焦點問題。

每周的例會都會產生很多速寫稿。在例會結束後,喬納森會要求與會者將他們的速寫稿複印下來,遞交給所討論項目的主設計師;喬納森之後會和主設計師一起,對這些速寫稿進行深入探討。主設計師及其兩名助理設計師會仔細研究所有的方案,並將它們整合成全新的想法。

薩茨格回憶道:“有時候,我會很投入,畫出來大概10頁的速寫;有時候,設計師也會對某種材料提不起興趣,什麼也畫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