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遊戲(1 / 1)

為了給“哥倫布”產品取名字,喬布斯向一個做廣告的好友——來自TBWAChiatDay廣告公司的李·克勞(Lee Clow)征求意見。克勞從洛杉磯起飛,由其公司的廣告經理肯·西格爾(Ken Segall)陪同。喬布斯把他們帶到一個秘密的房間,在會議桌中間有一個大塊頭,上麵罩著一塊布。

喬布斯掀開布,裏麵是一個透明的塑料眼淚狀物體,那就是第一台“邦迪藍”蘋果電腦。這兩位廣告人士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東西,他們被驚呆了。

“我們很震驚,但我們不能那麼直白,”西格爾回憶說,“我們要謹慎有禮,但我們確實在想,‘老天,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這也太激進了。”

喬布斯告訴他們,他已經把整個公司都壓在了這台電腦上,所以得起個厲害的名字。西格爾說,喬布斯建議叫“麥金塔人”(MacMan),一個能“凝固你的血液”的名字。

喬布斯說新電腦是蘋果機,所以名字要參考麥金塔品牌。並且,名字要體現出機器是為互聯網設計的,還要與即將上市的其他產品相呼應。最後,名字還必須盡快確定,因為一周內就得做好包裝。

西格爾取了5個名字。他鍾愛“iMac”這個名字,其餘4個都是湊數的。“這個名字引用了‘Mac’‘,i’指代‘internet’(因特網),”西格爾說,“但是‘i’也意味著‘individual’(個人的),‘imaginative’(有想象力的),以及它所能代表的其他內涵。”

盡管喬布斯把這5個名字都否決了,但西格爾並未放棄“iMac”這個名字。他又想出了三四個新名字,但依然偏愛“iMac”。這次,喬布斯跟他說:“我不討厭它,但我仍舊不怎麼喜歡它。”

西格爾私下並沒有從喬布斯那裏聽到任何有關名字的事情,但有朋友告訴他,喬布斯已經把名字絲印到了新電腦的原型機上,測試外觀是否令他滿意。

“他兩次都否決了,但最終這個名字還是出現在了機器上。”西格爾回憶說。他認為,喬布斯改變主意是因為這個小寫字母“i”在他自己的產品上顯得很漂亮。

“這太棒了,”西格爾高興地回憶道,“你不會有太多機會給產品起名字,何況是如此成功的產品。這確實很棒,我很高興。它成了其他那麼多產品命名的參考,數以百萬計的人們都見到了這個名字。”

西格爾說,過去幾年,關於去掉前綴“i”的爭論已經在蘋果公司出現了好幾次。“他們問:‘公司應該去掉字母‘i’嗎?’但是為了保持一致,這樣的叫法延續了下去:iMac、iPod、iPhone。名字看起來並不那麼簡潔,但是卻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