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TAM機麵世之前,布倫納退出了。然後他加入了五角設計(Pentagram),這一家位於倫敦、名聲很大的國際設計公司在那年年初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1996年年初,他曾離開蘋果很長一段時間,盡管秋天他回來了,但那時蘋果和它的設計部門的情況已經變得更差了。每個人都很沮喪。其他兩個長時間任職的設計師也宣布他們會在布倫納12月辭職之前離開。
毫無疑問,他離開的決定性因素就是TAM機。經曆了產品市場推廣的所有戰役之後,布倫納認為粗略的市場定位和定價策略導致了這台機器的失敗。他說:“它的定位從來就不是特別版,應該是高端但主流的產品……它是一種令人興奮而且有遠見的設計,預示著接下來的6年或7年裏的潮流。”
布倫納說:“更重要的是,這些曾令人擔憂的、艱難的營銷戰役,代表了設計部門越來越清晰的一條戰略路線——設計部正在嚐試著改變蘋果的內部文化。“我們是設計部,不會成為其他部門的服務部門。我們自己提出觀點,並加以實施。這雖然會讓其他人討厭,但是也會讓他們真正見識到由設計驅動的過程可以做到什麼。”
就像從TAM機的失敗中所能看出的,蘋果已經變得功能失調。想把產品解救出來太困難了,更何況還有工程師和主管們無休止的爭論。布倫納解釋道:“我離開有兩個原因,第一,這項工作沒有樂趣,坦白講,我對它的興趣正逐漸消失。另外,我在管理會議上浪費的時間越來越多,本來可以30分鍾講完的事情卻要浪費8個小時。你會感覺自己好像在萎縮,在日漸衰弱。我不是那種明明十分厭惡這份工作卻會堅持做下來的人。我實在做不來。”
布倫納離開之後,蘋果麵臨的混亂狀況越來越多。仿佛回到了5年前,公司又一次麵臨著尋找名牌設計師的壓力。布倫納不建議在外麵尋找新的設計師。他說,如果那樣做大部分設計團隊的成員將會離開,更何況蘋果已經擁有一位超級巨星——喬納森·艾夫。應該由他來接替這項工作。
布倫納說:“他身上有著沉靜的領導之道,而且廣受尊敬。我不是把他拖下水,是真的沒有別的選擇了。”
某些員工認為,喬納森年紀太輕、缺乏經驗,這些都是值得爭論的。他才29歲,但是布倫納之所以推薦喬納森,是因為布倫納欽佩他堅決的執行力。布倫納說:“他能做到始終如一,內心十分強大,而且很有野心,這裏說的野心並不是很多人都有的那種‘把它扛在自己的肩膀上’的野心,他的強大表現在堅持不懈上,他要做的事一定會做好。”
最重要的是,喬納森有著布倫納所說的“全麵的思維”。他既能看到全景又能看到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