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 第三章 健康跟著想法走,注意“三個不要想”(2 / 3)

我從不想老,所以雖然今年已100歲,生活和工作起來還勁頭十足。今後需做的事,常早早安排,及時動手。明年用的皮帽或明年用的涼鞋,都該曬太陽的曬太陽,該擦油的擦油,準備明冬明夏再戴再穿,腦子裏始終沒有想到甚至不承認已“老”了。領導安排給年輕人幹的事,我經常爭取參加,甚至和他們再爭長短。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我的“老”,的確還沒有及格,100歲隻不過是人的正常壽命,現代科學的觀點不也認為人可以活到120歲嗎。所以不要剛進入六七十歲就覺得自己是老年人了,就覺得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其實隻要順應自然,天人合一,後麵的人生還長著呢。

更有甚者,一些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也常感歎自己老了,生了一些小毛小病就整天唉聲歎氣,這樣悲觀的心理會直接導致身體未老先衰。所以為什麼有的人年紀不大卻看起來老態龍鍾,而有的人多少年相貌變化都不大,很顯年輕,讓人看不出實際年齡,其實選擇怎樣的人生完全在於你的心態啊!

第三節 揭示年齡的內涵,衰老真是那麼回事嗎

在養生路上,我很少去想年齡的事,但現實中許多朋友還是以年齡去衡量壽者,我就把我對年齡的理解與大家分享一下。

我認為年齡分四種,一是實際年齡,也可以說是甲子年齡,這是硬件,每當你過了365天,不管你要不要,就是在你頭上加上一歲。

第二呢,就是工作年齡,也就是工作成效的年齡,並非表格上常用的“工齡”。一個三四十歲而出工不出力,做工作敷衍不負責,上班時看報喝茶,每星期混過40小時,甚至遲到早退者,他的工作年齡早已衰老的進入垂暮之年了。相反,哪怕你已經七十八十歲,但是如果工作積極,成績斐然者,應該是屬於青壯年。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就是工作年齡的青年人。

第三就是體質年齡,以體質的強弱來作標準。一個年未五十而百病(包括真病、假病及詐病)叢生,終日與藥瓶藥罐作伴的人,則早已老了。反之,身無一病,健步如飛,思想上還是朝氣蓬勃,即使實際年齡七十八十,他內在仍然是處於青壯年時期。我就是體質年齡的青壯年者,整體的衰老都比較緩慢。

最後一個就是思想年齡,這是四種年齡中最主要的年齡。有一些人經常屈指計算何時離休退休;在生活上力求舒適、享受、瀟灑;日求三餐,夜圖一唱(卡拉OK);不看報、不讀書、不學習;工作“混”,福利“追”,這樣的人不必問他的實際年齡,他們早已成為行將就木的頹然老朽的老人。相反一個“朝聞道,夕死可也”的皓首窮經者,工作上“一息尚存,努力不懈”者,生活上“蔥湯麥飲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饑”的吝嗇老頭,縱然雪發霜鬢,還是一個年輕小夥子。

因此,我們不應該單單想著僅占1/4的實際年齡的老不老,應該想到另外3/4的工作、體質和思想的年齡老不老,所以說大家談到年齡有什麼好害怕的呢。而且更使人欣慰的是,占1/4的年齡雖然無法勒馬駐車使不前進,但3/4的年齡卻都可以自己掌握,要它年輕就年輕,要它老化就老化。所以占1/4的甲子年齡僅僅是天平上一粒無足輕重的小小砝碼,你老去想它幹嗎!

再說,即使是實際年齡的衰老,也是有其標準的。《黃帝內經?靈樞?天年篇》曰:“二十歲氣血始盛;三十歲五髒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四十歲五髒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五十歲肝氣始衰,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九十歲腎氣焦;百歲五髒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可知人到50歲時精壯達到了頂峰,60歲開始走向下坡,但也需再走上50年之後才出現五髒皆空,而且空並不等於死。即使60歲開始衰,也是慢慢地而非一落千丈,沒有理由哀歎老之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