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機場的驚鴻一瞥,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那一眼,他從巨幅廣告牌上看到了玉龍雪山,看到了自己苦苦尋找多年的綺麗夢境。
2006年11月2日,台灣人阿魁站在昆明巫家壩機場的大廳裏,呆住了。飛往深圳的航班快要起飛了,走向安檢口時,他還依依不舍地回頭凝望著。正是這種邂逅與不舍,讓他數日後到了麗江,並從此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1
1972年10月,祖籍廣東的阿魁出生於台灣省桃源縣的一個小鄉村。他的上麵,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幺,但阿魁卻非嬌生慣養坐吃等喝的人,從小他就開始思考如何獨立生活,靠自己的頭腦和氣力賺錢。
初中畢業後,他去了台北上高中。在這裏,阿魁真正獨立了,他開始半工半讀,並且從家裏借錢做起了小生意。
聽朋友說,賣BBCALL(傳呼機)容易賺錢,於是他就在朋友介紹下,販賣起BBCALL,進了一批貨,很快就賣掉幾十台。當時他的主顧,大多都是同學或者朋友,不料因為這些BBCALL有質量問題,大家買走後很快就發現不好用,卻又找不到對口的維修點,於是很多人開始抱怨。
剛嚐到銷售成功的甜頭,就陷入了鬱悶中,他不停地給這些朋友賠禮道歉,深深的愧疚讓他學會了反思。
阿魁說,從這件事中,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尤其是做生意,不要拿自己的朋友做試驗,對於沒有把握的事情,也不要盲目介入。這時,他才十七八歲,就已經早熟地悟透了:“要做就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
在經曆過一些成敗的曆練後,阿魁做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生意:開賭檔。
急於求成的心態,讓他覺得幹其他事情賺錢都太慢了。叛逆好勝的他,在台灣桃園做了賭場老板,經常張羅人過去玩牌,自己則從中坐收漁利。
因為利益紛爭,甚至僅僅是意氣用事,也難免跟地方上有勢力的人發生衝突。在他20多歲時,做了一件令當地大佬們刮目相看的“壯舉”——為了幫朋友複仇,他身先士卒,揮刀衝進桃園一個角頭老大(地方勢力頭目)家中,砍下了他的4根手指。
然而,混戰開始前,那位老大因為犯了事,正在家中接受警察的詢問筆錄。阿魁揮舞砍刀衝進去剛砍了一刀,警察就拔出了槍。
“砰——”
警察鳴槍示警了,但沒有衝他射擊。
熱血沸騰的阿魁定睛一看,原來麵前站著的是警察,扔下長刀奪門而逃。已經受傷的角頭老大撿起刀,朝他後肩劈了下來。
訪談中,阿魁脫掉上衣讓我看,右肩靠近背部的地方,赫然一道十幾厘米長的疤痕。這次衝殺行動,盡管因為遇到警察辦案而“糗大了”,但卻為阿魁賺來不小的聲譽,在桃園社團領域,他的名號與地位迅速躥升。
開了8年的賭檔,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警察的追查,仇家的暗算,都讓他無法安然入眠。那時為了討債,他甚至割下一隻狗頭,通過快遞公司寄給了欠債人。對方見到這種警示,趕緊還了錢。
在台灣社會,“江湖”狀態的人群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兄弟階層,二是流氓群體,三是地痞勢力。兄弟階層又分擁有地盤的角頭兄弟與擁有組織力量的幫派兄弟兩種。阿魁當過“兄弟”,也在他自己的圈子裏當過老大。但是,與其他勢力相比,他依然不夠“狠”,不夠“尖銳”,所以最後也幹得很累。
錢財如浮雲,來得快,去得也快。
後來,在一個資深的角頭老大設計下,阿魁掉進了圈套,他的賭檔,以及別人欠他的2000萬元新台幣,都化為了烏有。
打打殺殺,違法亂紀的事情,至此已讓他感到無聊透頂。他不想再像二十來歲時那樣衝鋒陷陣了。
從那以後,他開始反思,覺得自己不應該過著原來那樣的生活。他想找一個山清水秀,安寧恬淡的地方,過一種與世無爭逍遙自在的日子。
於是,他決定離開台灣,到更為遼闊的祖國大陸去尋夢。
2
2004年4月,阿魁從台灣到了廈門,在那裏住了半年多,卻並未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覺。受李斯名言“良禽擇木而棲”的影響,他來大陸就是為了找到一個心靈的歸宿與港灣,為了這個目標,他決定離開廈門,繼續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