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囚徒(1 / 3)

帶著深藏心底的迷惑與痛楚,不敢說,不敢問,最後,他來到麗江,隱身束河。

事業的飛黃騰達,讓王倫幾乎對所有事情都充滿自信。他唯獨不知道,那些在夜深人靜時才翻湧出的焦灼與掙紮,愛恨與恩怨,能否在麗江,在這個名滿天下的“療傷之都”,得以平息。

王倫出生於中醫世家,後來又傳奇般地得到一位高人比丘尼師父的真傳,掌握了藥浴秘方。他在北京有自己的機構,天倫堂養生會館,並且在上海、深圳等地開有分支機構。京城裏的明星大腕不少都是他的常客。

在他的顧客中,有兩個女人成了他事業發展的貴人。後來,這兩個女人,一個成了他妻子,另一個卻成了情人。在情與愛的籠罩下,他所做的,卻是掙紮與突圍。

2010年6月1日,我在麗江束河古鎮閑逛,看哪家招牌有意思,看哪個人順眼,就過去瞅一瞅,聊一聊。我要在漫無邊際的遊走中,遇到我的訪談對象。他們必須是隱居麗江的外地人,他們還必須有故事。其實,這樣的人並非少數,但我相信緣分。找到某個有故事的隱者,就像在沙灘上東挑西揀後攥到手中的鵝卵石。

就這樣一路走著,一路搭訕著,並且留下我的電話。

幾天後,王倫來電話,說是客棧附近攝影店的老板告訴他,打這個號碼,會認識一個找故事的記者。

6月10日,在麗江束河古鎮煙柳路的一家客棧,我見到了王倫,他自稱“行者”。

1

王倫光頭,大胡子,左手腕糾纏著兩三圈黑色佛珠,一看就像走江湖的。

剛見麵時,他大談某某明星是自己的顧客,某某大師是自己的朋友,自己多少年前就練氣功,學佛,研究周易……

侃了半天,發現我一語不發,靜默地聽他胡吹,於是調整狀態,放棄俗氣世故的開場白。

1972年二月初七,王倫出生於河北。

父親是雜技團團長,很有女人緣,一生娶了三個老婆。王倫三個月時,就被送給遠在北京通縣(現在的通州)的姑父姑媽當了養子。

從很小的時候,王倫就記得,父親經常到姑媽家要錢,要不到錢就威脅說要把孩子帶走,每次姑媽都得湊錢打發自己的兄弟。

1978年,6歲的王倫開始上小學了。學校在通縣永樂店,這個小地方曾經出過大人物,相傳明朝永樂年間的一位皇後就是在這裏出生的。

小學五年,王倫一直是在驚恐中度過的。因為那時學校裏總是有人打架鬥毆,自己作為外村人也老被人欺負。一次,居然有20多個男孩子圍住他和另外兩名外村男生,開始毆打。情急之下,王倫從地上撈起一塊板磚,一閉眼拍了過去,對方領頭男生的腦袋頓時鮮血直流。

小學之後,初中也是在永樂店附近的學校讀書,直到考上高中,他才轉到通縣縣城。從小學到高中,王倫一直是在打架鬥毆中度過的,幾乎每一門功課都糟糕透頂。

1988年,王倫正上高二。姑媽托人,想讓他去當兵。第二年的2月份,王倫離開學校,跟隨領兵的軍官到了黑龍江哈爾濱阿城,阿城雖小,也出過名人,與南宋名將嶽飛多次惡戰的金兀術就出生在這裏。王倫說,他當時本來按照特警招的,但去到阿城後,卻分到了黃金武警一支隊。

2

因為參軍前跟姑媽學過中醫,到部隊後,王倫被安排在營部當衛生員,1991年,又被調到團部機關。在這年的八九月份,王倫遇到了他的第一個師父,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老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