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解開的謎團(2 / 2)

所有的人都驚呆了,頓科也感到無比的震驚,是對自己身份的震驚,這個消息很快就在部落之中傳開了,這群被視為野人的部落居民重拾了那個偉大的民族符號----漢。這個民族和中國其他的民族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之中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個偉大的中華民族。這種交融伴隨著文明的衝突甚至是戰爭,但這些都是在融入這個大家庭中所必須付出的代價,當然我們不能用現代人的觀點和民族觀去要求古人,因為在頓科所在的曆史時期,這些力量是絕對的相互對立的,每個民族都想獲得中國的統治權。

將軍的身體得到了很好地恢複,隻是腿上的刀傷還沒有完全恢複,走路有些不便,將軍每天都會擦拭那把青鋒寶劍,這是一把標準的漢劍,是祖上傳下來的,是漢武帝北伐匈奴時鑄造的,運用了西域的精鋼為原料並添加了一些特殊的材料,這把劍鋒利無比而且會發出逼人的寒光。這一鍛造技術一直視為漢朝的國家機密,後來就寶劍的鑄造方法就失傳了。魏良將軍一直視他為自己的生命。

蒙古騎兵攻下城池以後就四處尋找魏良的屍體,可是一直沒有找到,趙之文對這個將軍魏良可是恨之入骨,到現在他的後背還隱隱作痛。騎兵首領的阿木爾也是十分的焦急,若是能砍下魏良這一宋朝悍將的頭對他的晉升是極為有幫助的。阿木爾嚴厲的命令趙之文必須一月之內找到魏良,不然就砍下他的腦袋。

趙之良是派出偵查騎兵四處尋找,狡猾的趙之良更是在白天假裝成難民四處打探魏良的消息,終於在一個漁民口中得知在交戰之夜一葉扁舟滑向了河的對岸。

第二天趙之文和幾個蒙古士兵就化妝城逃難的百姓滑著木筏向河對岸駛去,他們裝成要飯的漢人挨家挨戶的到部落的居民家中請求施舍,並向一些孩子打探有沒有見過對岸過來的人,上午他們沒有獲得魏良的消息。下午當他們經過頓科的家門口時看見一個衣著明顯和部落居民不同得人立在門外的場地之上,趙之良悄悄地走進一看不禁一陣驚喜,那人就是魏良:“準備動手。”就在此時他發現幾個青年獵人正向他們走來,魏良此時也扭過頭來看了看這幾個逃荒的人。趙之良感到此時不宜動手,他不知道屋內會不會還有宋軍就急忙退了回去。

魏良回過神來感覺有些不對,這些逃荒的人行動十分迅速,站立起來身材魁梧又十分的筆挺。魏良越想越不對勁,從那人奸詐的眼神中他感覺好像在哪見過。此時鶯兒正喊魏良一起吃她剛從山上摘來的野果,可是魏良似乎沒有聽到,他一瘸一拐的走到屋後卻發現這幾個人已沒了蹤影,魏良馬上命令兩個士兵去尋找那幾個人。

過了好一會當發現他們時,趙之良一夥已經架著木筏進入大河,木筏順著河水飛快的向下遊衝去。

“大事不好。”魏良一陣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