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科帶著昏迷的將軍穿過叢林來到了小船停靠的地方,三個士兵有些疑惑,他們對這些看是有些野人裝束的人有些不信任,但頓科告述他們自己的爺爺是一個醫生並且可以救活這個將軍,士兵最後同意和她們一起上船。天黑的時候他們回到了部落,爺爺看到這個傷痕累累的將軍不免有些疑慮:“頓科,你在哪裏碰到的。”頓科向爺爺講述了所發生的一切,爺爺仔細查看了將軍的傷勢,還好將軍的箭傷不足以致命,爺爺包紮好了他的傷口並安排他服下了一碗藥湯。次日清晨就將軍就醒了過來,頓科、鶯兒、博、韓、雨和三個士兵都守候在將軍的床前。
“你是宋朝的將軍。”爺爺有些激動的問。
“我是宋朝的一個統兵的將軍,昨日受到蒙古騎兵的進攻,縣城陷落了。”將軍傷心的落下了眼淚。
“蒙古人本是中國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1206年,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國等國,現在蒙古軍隊正在進攻南宋,宋朝軍民利用堅固的城池和天然的屏障與之周旋,蒙古騎兵已經推進到長江一帶,並且為了加速對宋庭的進攻,一直騎兵正繞到吐蕃和大理,意圖從側麵進攻宋庭,但在釣魚城受到宋軍的堅決抵抗,蒙古騎兵一度無法取得進一步的進展,宋庭有了一點喘息的機會。”將軍繼續說道。
“那麼宋朝滅亡了?”爺爺的嘴角有些顫抖。
“沒有,南宋還在艱難的抵抗,不過….”將軍停頓了一下,他知道南宋的滅亡隻是時間問題了。
“那麼…漢人呢…”爺爺感到十分的失落。
“漢人在對南宋的保衛戰中遭到野蠻的屠殺,那些敢於抵抗的城池都被毀滅,屠城是他為恫嚇敵人的手段,他們把人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這種劃分反映在一係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規定中。比如禁止漢人打獵、學習拳擊武術、持有兵器(例如數家才可共用一把菜刀)、集會拜神、趕集趕場作買賣、夜間走路。殺蒙古人的償命,殺色目人的罰黃金四十巴裏失,而殺死一個漢人,隻要繳一頭毛驢的價錢。漢人如當兵則不許充宿衛,如當官也往往隻能做副官。”將軍講述著蒙古人的****。
“你們呢,你們是什麼人?”將軍問道。
此時爺爺決定不在隱瞞部族的身份了,他慢慢的打開那個視為自己生命的箱子,那是記錄部落曆史的書籍:“我們也是漢人啊。”爺爺痛哭了起來,是對部族苦難的哭啼也是對部落回歸的感動。
“唐朝末年後各地軍閥相互征戰,民不聊生,爆發了農民起義,駐紮在長安的衛隊共計五萬人按照命令前去鎮壓,不料兵敗,為了不受到朝廷的處罰更為了留下三千士卒的生命,兵團剩餘的三千人和一些難民就隱藏在這深山老林之中,與外界不在接觸,至今已有兩百多年了,這些發黃的書就是那段曆史的記錄,並且這裏記錄著所有藏身這裏的士兵的祖籍和姓名”爺爺顫抖的雙手翻開那本發黃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