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頓科他們為小鎮的安全擔憂的時候,一支兩千人的蒙古騎兵已經兵臨小鎮的城下了,多年沒有經曆戰爭的小鎮居民都感到驚慌失措。小城的守將叫魏良,就是那個怒斥頓科衣冠不整的將軍,他曾是宋軍中的一位戰功卓著的將軍,是主張抗擊金軍和蒙古入侵的鷹派人物。他對朝廷中一直主張割地議和的大臣極為不滿,對嶽飛這樣的英雄是非常的崇拜。魏良是眾人都十分認同的軍事天才,出身與軍事世家,父親和爺爺都是著名的戰將,並且多次立下赫赫戰功,但是魏良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不懂政治,魏良十分自負所以在朝堂上有很多的宿敵,是一位極其不受文臣們歡迎的將軍。一次因為未經指揮官同意就擅自與元軍開戰而受到了嚴厲的處罰,不僅被罰了一年的俸祿還被貶到這個縣上帶領一支約有五千人的地方武裝。
元軍很快就兵臨城下,他們首先派遣一個投降的宋人到城裏勸降,這個宋人叫做趙之文,是一個破落的秀才,在宋朝一直得不到重用,見到蒙古人之後就料定這天要變了就屁顛屁顛的投靠了蒙古人,憑借著自己的雄辯和詐術很快就取得了蒙古人的重用。這個宋人首先找到了魏良但遭到了魏良的嚴詞拒絕,魏良憤怒的將這個說客罵成走狗,臨走時還狠狠的在他的身上抽了三鞭子。趙之文狼狽的逃到蒙古人的麵前向主子添油加醋的述說魏良的的傲慢和不恭,蒙古騎兵的首領阿木爾非常的憤怒,並下令待攻下城池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趙誌文讓阿木爾稍安勿躁,他對阿木爾說:“堅固的城池不利於騎兵的作戰,現在的重裝攻城的裝備都被主力用作攻取主要城池了,你給我三天時間我混進城去已重金收買敢死之士,來他個裏應外和,到時候眼前的城池就會不攻自破。”阿木爾覺得趙之文講的頗有些道理,就答應給他三天的時間。
趙之文趁著夜色帶著兩個隨從悄悄地溜進了城,當然他首先要尋找城裏的大戶人家,家底厚實的地主和商人是他遊說的主要對象,很快他就發現一座非常氣派的宅院,並且這座宅院緊挨著縣衙,而這個豪宅的主人就是本縣第一富豪董武,他正愁著怎麼轉移自己的億萬家產。地主和富商一般都因為家財萬貫而變得貪生怕死,並且他們交際甚廣,這樣的人一般貪財如命很好收買,地主和富商都有一個輕情意重利益的特點,他們因為財富眾多而變得十分懼怕戰爭,總想著一切辦法來保住自己的小命和家產,為此他們可以出賣一切,什麼民族大義國家生死,隻要利益給的夠多這些都什麼也不是,趙之文太了解宋人了,因此趙之文決定以此為突破口。
趙之文走上前去敲響了董武家的大門,一個門童悄悄地打開了門縫問道:“誰啊。”
“在下趙之文,人稱趙半仙,能知人生死,救人於水火,告訴你家老爺他要是想活命就讓我進去,不然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他。”趙之文神秘的說道。
“你稍等。”門童急忙向董武稟告。
“什麼人口出狂言,讓他進來。”董武喝道,他其實心裏明白這個人要麼是裝神弄鬼騙些錢財有麼就是非同一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