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你提供的是網上支付手段,如果你的網上支付平台非常完善,而且你的目標客戶都會使用“網上銀行”,那第三步的“電話成交”就可以省略。
但為什麼我以前的模式裏采用了電話成交作為“第三步”呢?
一是因為我沒有使用網絡平台支付,二是因為我賣的東西價格很高,我想客戶更需要一種真實的體驗。電話成交是讓客戶獲得安全感的方法,與網絡支付相比,更容易贏得客戶的信任。
你第一次賣1000元的東西,如果沒有提供電話谘詢,對方又沒有其他途徑接觸到你,成交的可能性就不大。如果你的價格比較便宜,不需要高度信任就可以購買,就完全可以采用“網上支付”的手段。
你的銷售信實際上不是讓他“打電話”,而是讓他“點擊購買”,然後開始填表,網上支付。在這種情況下,銷售信的模式就很直接。你也可以直接測試它有沒有用。
那麼,如何來判斷你的銷售信到底為你帶來了多少效益呢?
當你用各種手段把潛在客戶吸引到你的銷售信上之後,你就可以衡量你成交的比例,這是一個重要的標準。如果你這封信的成交比例很好,那你就可以開始優化流程了。因為你的流程非常短,所以能夠直接對你的銷售信的利弊進行分析。
但是這三步的成交流程,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不管你的銷售信有多麼好,你的銷售功底多麼強,90%以上的潛在客戶會“流失”掉。如果有100個人看到了你的銷售信,“點擊”成交了5個,這就很了不起了,尤其是當你賣的東西比較昂貴的時候。
如果你賣的是低價的東西,成交率可能會相對高一些,但是不管你怎麼努力,90%的流量是浪費的。實際上,即使你做品牌營銷也是一樣的。
怎樣才能避免流量的浪費呢?這就需要下麵講到的“擴展版”的概念。
可跟蹤的銷售信
在銷售的同時,你也要收集潛在客戶的聯絡信息,建立你的數據庫。“魚塘”廣告我照樣做,但是在“第二步”中,在客戶讀銷售信的過程中,我讓他留下聯絡信息。這樣我以後就有機會跟蹤他,不斷地為他提供新的價值,最終促成他的購買。這就是擴展版,是“可以跟蹤的銷售信”。
擴展版有哪幾種版本呢?
第一種版本,是在銷售信的中間插一個特別的贈品,這個贈品是我的一個“秘密資源庫”,隻要你填上姓名和電子郵箱,我就會通過郵件發送給你。當然你也可以插在信的前部、中部,甚至是設計一個退出時的“彈出窗”,效果都是一樣的。結果大約有25%的人會留下聯絡信息,這樣我可以繼續跟蹤他們,為他們提供服務,使他們對我產生信任,最終購買我的產品。
第二種版本,是做兩個網頁。第一個網頁的目的是,強迫潛在客戶先留下聯絡信息,隻有完成這一步才能閱讀(看到)第二個網頁。第二個網頁就是銷售信網頁。當然,這就要求你需要把第一個網頁寫得非常精彩,否則潛在客戶就沒有興趣留下聯絡信息。但事實證明,有40%~80%的人會留下聯絡信息,這種做法的效率比第一種版本要高。
擴展版實際上也是銷售信,通過各種方法吸引客戶的注意力,讓他去看這個銷售信,然後通過電話成交。
擴展版與普通的銷售信相比有什麼優勢呢?就是“抓住”了潛在客戶的聯絡信息,然後你可以用郵件來跟蹤他們,像“海浪”一樣,一波又一波,最後總有一定的比例會與你成交。
重要的是你,不是我
如果你看過我的銷售信,你就會知道,我信裏麵談到的東西都是完全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的。我能滿足你的需求,我能為你的夢想提供幫助,貢獻價值。所以,重要的是“你的需求、你的夢想、你的藍圖、你的顧慮、你的疑惑……”作為一個營銷人,必須學會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問題。隻有這樣,他才會心甘情願地把他的錢交到你手裏,而不是交給其他人。
你看過亥爾波特的銷售信,我想它至少教給了你一點:你寫銷售信的風格要像“聊天”一樣,不要寫得“文縐縐”的,不要寫的像“八股文”一樣。這樣不僅不會吸引客戶的注意力,反而會讓他們覺得索然無味,沒有繼續讀下去的興致。並且,你要讓客戶感覺到你在跟他一個人聊天,不是和一群人聊天。在信中不要使用“你們”,要使用“你”。
你的目的不是去“炫耀”你的中文有多好,而是希望通過你的文字,把你內心的感受,把你對產品價值的理解,轉移到潛在客戶的腦海裏。如果你的“用語”有問題,那這種“轉移”是不可能實現的。不要使用“難懂繞口”的詞彙,你要想想“一個典型的潛在客戶,他是什麼樣的詞彙量水平?”當客戶不理解你的“用詞”時,當他連續兩三行看不懂時,他就不會往下讀,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他根本不會購買你的產品。
有人說“圖像比文字更有銷售力”,這得看哪種情況。如果你看一張報紙,所有的版麵都是文字,突然有“一個美女”的圖片,那你的眼睛一下就“聚焦”在圖片上,但是圖片隻能給你一個注意力,並不能銷售!圖像永遠不能銷售,如果你想單純依靠圖像去銷售,幾乎不可能!
但如果你利用圖像去吸引別人的注意力,進而用周圍的文字刺激別人的興趣,那你就成功了!那麼,怎樣才能寫出一封有效的銷售信呢?下麵我就給你介紹一些撰寫銷售信的技巧。
怎樣撰寫銷售信
銷售信的每一個部分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標題
“語不驚人死不休”,這就是你的標題要達到的效果,因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你的標題寫得不好,那你的整封信就不可能成功,因為標題是廣告的“廣告”。
當你看一個網頁的時候,你第一個決定是什麼?是確定離開還是留下。你去留的決定取決於什麼?標題。因為你的注意力首先聚集的地方就是標題。如果這個標題跟前麵的“廣告鏈接”對不上,讀者就很容易“走人”。他要離開非常簡單,一瞬間的事。
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的核心賣點是什麼。你要把你最核心的賣點,用最精練的語言表達出來。你可以列出1~5個賣點,然後選擇最重要的三個,想方設法地融進你的標題。
並且,你要把你產品的特點、優勢、利益或價值,在你的標題中體現出來,同時你的標題必須能夠刺激別人的“好奇心”。你需要把“好奇心”跟客戶最關心的利益相結合,讓他一目了然:這就是我最需要的。
如果你的標題寫得好,客戶就會暫時留下,然後他會閱讀信的“開頭”。
開頭
你的“開頭”必須順著你的“標題”向外延伸。你要記住,客戶是因為對你的標題感興趣,才會繼續看你的“開頭”。
你“開頭”的那一段永遠不要超過三行,為什麼?越短越容易讀。別人在讀的時候,可能先整體地看一下,一看你的“開頭”,第一段就寫了7行,既冗長又囉唆。如果是你,你還會有讀下去的欲望嗎?
小標題
小標題為什麼很重要?一般人打開你的網頁,一看這麼長的信,他首先會往下“拉”,通覽整個網頁,然後他會讀你的“小標題”,所以你的“小標題”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你的網頁是一個整頁,占據了整個屏幕,如果你的整屏沒有“小標題”,而全都是一段一段的文字,那樣很難讀,他一看就會很厭煩,然後他就會馬上“離開”。
一般讀者的閱讀習慣是先整體瀏覽,然後再回頭閱讀。所以“小標題”就相當於一個快速閱讀的路線。這些路線非常關鍵,要寫得精彩。我有時候可能寫出50個標題,但隻選出一個作為主標題,其他的都用在“小標題”上。
過渡
當你講完了一段話,需要過渡到另外一段的時候,你要小心地處理,這時候非常容易失去讀者。尤其是下麵有一個長段落的時候,那你就更“危險”,所以你必須要有所交代,必須有所過渡。
過渡的句子最好是一個簡單的句子,或者最多隻是一行字。就像一個“膠黏劑”,要把上麵一段和下麵一段連在一起,所以必須杜絕“長篇大論”。
你的過渡要能激發對方往下讀的興趣。比如說:“為什麼我要這麼做?有兩個理由,一個是自私的,一個是無私的。”這句很短,但是讀者會接著讀,人們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心想要知道“究竟自私的理由和無私的理由各是什麼?”所以他自然而然會接著讀下去。
你一定想知道,難道克亞老師你自己能賺錢,你就能夠教別人賺錢嗎?當然不能,如果我對營銷的研究隻停留在這裏的話。
這個句子就激發了你對後麵內容的“好奇”,比說“當然可以,因為我做了這個”效果肯定好得多,否則太直接,而且沒有說服力,人家就沒有足夠的興趣去讀。所以有時候你需要預示“下一段將要講什麼”,你要用結果去吸引他。人們之所以會讀,是因為“往下讀”會使他得到一種特定的“結果”和利益,所以你先預示一下“價值”,那他閱讀的興趣就更大了。
你記住,在信上(尤其是很長的銷售信),你在任何時候失去讀者,就等於你前麵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所以你千萬不可以在中間失去你的讀者。任何一個多餘的段落,都會造成讀者“讀下去”的障礙。你的“過渡”非常重要,不要讓人覺得“唐突”,你要讓他覺得很自然,同時又很好奇,“下一步會是什麼?”這是關鍵!
段落
“可讀性”是銷售信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你要讓對方很輕鬆地閱讀,而且朗朗上口,這樣就不容易失去讀者。如果你的信需要讀者“向左拉、向右拉”,那他就沒有耐心繼續讀下去了。
銷售信的段落不要超過6行。超過6行,看起來一大塊,讓人一下子就失去了興趣。所以你一定要提供最輕鬆、最容易的閱讀方式,不要讓人覺得累。
你需要搞清楚,你是靠文字去銷售的,如果客戶不讀你的信,你文字寫得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
加重
這個地方很容易讓人犯錯誤。如果你的“加重”用了很多,整個網頁就顯得“花裏胡哨”的,看得人“眼花繚亂”,根本無法細讀。
加重的目的不是為了“大聲疾呼”,是為了增加“可讀性”。“加重”跟重點詞沒有關係。很簡單,加重是給客戶一個想法,但這個想法是“不完整”的。
你知道,當一個人要放棄的時候,他就會往下瀏覽加重的地方,看看還有沒有他感興趣的點。如果“加重”是一個不完全的想法,那他就會情不自禁地瀏覽“加重”周圍的文字,這樣他就被這些“加重”的文字帶著,一步步地、很輕鬆地閱讀整篇文章。
斷句
你的句子不能太長,句子越長就越容易失去讀者。所以你的每一行都得有標點,這就需要“斷句”。在這裏,不一定按照中文的習慣去斷,你看我的信,很多斷句的地方可能不符合語法,但是讀起來無傷大礙。它就像“說話”一樣自然,你聽的時候很舒服,因為它符合你說話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