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經打造出了一台“賺錢機器”,它能夠自動運轉,即使你到夏威夷度假,你的“賺錢機器”照樣運轉,你每天照樣賺錢。那麼我要恭喜你,你就快要實現“輕鬆賺錢,瀟灑生活”的理想了。
不過,現在還不是驕傲的時候。如果你想利用這台“賺錢機器”賺到更多的錢,你必須去想更多辦法,給它加點“核燃料”,讓這台機器運轉得更快、更穩。
穩定成交率:總有客戶埋單
成交就像足球運動員在賽場上來回奔跑,長時間衝鋒陷陣、生死搏殺,為的就是那臨門的一腳。如果最後那一腳不能成功,所有其他的動作都無價值。
我們之所以要遵守克亞營銷的鐵律,按照“一二三成功魔式”去做,打造四重天,進行三點爆破,目的隻有一個:實現穩定的成交率。
你需要有一定的成交率,如果你的成交率過低,你的企業發展是無法加速的。同時,你應該有兩三種不同的成交方式,這樣你才不會受製於其中的一種。比如,原來你一直用“公開課”這種方式去成交,但萬一這段時間天氣不好,那成交率就要受到影響。所以在這個時候,你必須有其他的方式實現成交,這樣你的業務才會更加穩定。當然這些都需要“測試”,測試會幫你決定應該選擇哪幾種成交方式。
前端讓利:讓客戶主動上門
“客戶終生價值”是你的“賺錢機器”的最大杠杆。如果你的客戶終生價值非常大,那你就擁有了一個天然的杠杆,你要學會巧妙地利用它。
那麼,在前端,你都要做到讓利於誰呢?
讓利於新客戶
你要告訴他:“因為你是新客戶,所以這一單我一分錢不賺,你隻要付我成本價就行。使用過後如果你滿意了,再按照正常的價格購買。”這樣就會吸引很多客戶來試用。如果他們覺得滿意,就會心甘情願地付款;如果不滿意,至少他覺得沒有吃虧,但無形之中也起到了宣傳的作用,會讓更多的客戶進來。
讓利於“塘主”
比如說,你是做焊接材料的,他是做焊接設備的,你們各自都有很多客戶。因為你們的產品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所以他的很多客戶也有可能成為你的客戶,他“魚塘”裏的“魚”也有可能成為你抓潛的對象。
你可以跟他說:“你幫我推薦我的產品,成交後的利潤100%歸你,我一分錢不要!”或者你找他的銷售人員,告訴他,100%的利潤歸他。你這麼說,肯定有很多銷售人員都願意做。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介紹一下,不過是舉手之勞,他本來已經拜訪過那些客戶了。再說你的產品又不是假冒偽劣產品,他隻要推薦,然後第一單的所有利潤都是他的,那他為什麼不做呢?
讓利於老客戶
客戶之間的相互推薦,是宣傳你的產品的最好方式。比如你對老客戶說:“如果你能夠幫我推薦一個新客戶,下一單生意我就給你打××折扣,同時你推薦來的新客戶,我給他打××折扣。”這樣老客戶就很樂意推薦,新客戶也得到了實惠。如此循環下去,就實現了利潤的最大化。最終新老客戶都會感謝你,何樂而不為?
讓利於銷售人員
你告訴他們:“你們盡管去找新客戶,隻要成交一個,第一單50%的銷售額是你的。”有了這樣的條件,銷售人員會不會更加賣力地去開發新客戶呢?那是必然的。
同時,這些新客戶後端的利潤就會自動流進你的腰包。但是你也需要鼓勵銷售人員,讓他們維護好老客戶的服務質量,不能把老客戶丟掉。然後你把新客戶提成的傭金加倍,那他們就會更積極一些。就算你沒有銷售人員,也還有其他的讓利方式,比如找一些第三方的銷售人員,或大學生,等等。
讓利於第三方
不要忽視第三方銷售人員的作用,他們直接與客戶進行接觸,是決定交易成敗的關鍵環節。如果你能夠讓利於他們,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利益,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就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利潤。
在美國,亥爾波特曾經做過一個案例。他們銷售一種可以在校園複印店通用的充值卡,一張10元錢。
他們找了一幫大學生,說:“你去賣這個卡,隻要你能證明這個客戶是真的,10塊錢全是你的。”因為他們發現買卡的人在用完卡後,繼續充值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他們就把利潤放到了後端。
這樣,他們就找了很多大學生去賣,結果一下子就賣出了很多卡。
如果你要做大,你必須學會一點,那就是為結果埋單。這個時候,就不存在“價格太貴”的問題。
你想,別人要付你1000塊錢來購買,但是你讓他先得到2000塊錢的價值後再付款,那他還會覺得太貴嗎?所以,你要學會“把固定成本轉化成可變成本”。
如果是“可變成本”就不貴,因為即使沒有銷售額、沒有利潤,你也不會賠本,因為你不需要支付成本費。但當你付了“固定成本”,比如付了固定的工資,而你的銷售額又上不去,這時候,這個“固定成本”就變成了一個負擔。
你找合作夥伴或者員工時,可以把他們分為兩類。一類是要求傭金的。如果是這樣的員工,那就是好員工,為什麼?因為他的成本是“可變成本”,他對自己很有信心,否則他就沒有任何收入。還有一類就是要求“固定工資”,這類員工的能力有限。沒有能力的人要求固定工資,有信心、有能力的人要求提成、傭金。前者要求的是穩定,後者要求的是機遇,後者的能力和自信會讓他也讓你得到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