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你應該這樣引爆利潤(1 / 3)

企業存在的根本目的何在?

答案毫無疑問——利潤。企業的利潤就像人體需要的食物、氧氣和水一樣,沒有它們就沒有生命。

萬事都要找到根本。對於企業來說,隻有抓住了“利潤”這個根本,才能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才能使你成為成功的企業家。當然,隻有得到了利潤,你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過你向往的生活。

然而很多人都在抱怨:“銷售額不低,為什麼我總是不賺錢呢?”實際上,這時候你已經跌進了“不賺錢”的困局。那麼,該如何才能引爆你的利潤呢?

利潤的“三大支點”

很多人問我:“提高利潤的方法一定有很多種吧?”錯,隻有三種,也就是三個支點。那就是“成交率”、“客戶終生價值”和“抓潛數量”,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他們又問:“在每一種方法裏應該有非常多的子方法吧?”錯,也隻有三種,這三種就是“優化”、“倍增”和“續值”。

實際上,這九種組合已經足以引爆你的利潤。

成交率:讓數字說話

你的企業為什麼要進行宣傳推廣?這個問題是每一家企業都必須麵對的。回答可能是多種多樣的:銷售產品、推廣品牌、招商引資、網絡賺錢、培養忠實用戶,等等。雖然大多數人知道自己開展宣傳推廣的目的,但他們往往忽視了“成交率”這個事實上的關鍵所在。

有的網站每天才幾百個人訪問,卻能得到好幾個有效的客戶或訂單;而有的網站每天成千上萬人訪問,但多數隻是匆匆過客,推廣費用上去了,卻沒有帶來幾個掏錢的主兒。其中的區別就在於:你是否對於“成交率”有足夠的重視。

什麼叫成交率?其實很簡單,就是你成交的客戶數量與總的客戶數量的比例。

成交率的計算方法主要分為三種:

首先是以時段為單位進行分析。

也許你知道怎麼計算成交率,但是如果你按月去計算成交率,你會發現有某幾個月,成交率會莫名其妙地降低。隻有當你把它分解成時段的時候,你才知道在哪一段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分析哪些因素導致你的成交率發生變化。

秦凱案例

秦凱和合作夥伴任祥坤在無錫創立了一家英語培訓公司。在新公司開張之前,他們來到北京,克亞營銷給他們做了大概兩個小時的谘詢。

秦凱曾經對公司近三周的數據進行過統計整理,發現以下現象:他們公司在4個時間段(周四、周五、周六、周日)開公開課,成交率是大相徑庭的;除此之外,在上午、下午、晚上三個時段開公開課的成交率也有很大出入。不僅如此,不同的老師所開設的課程的成交率也是不一樣的。

數據證明,周六、周日的成交率是最低的,周四的成交率是48.3%;上午是42.6%,晚上是42%,下午的成交率相對較低。

在了解了哪些時段成交率高,哪些時段成交率相對較低之後,秦凱在安排課程和老師的時候,就會有所側重,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成交率。

他們的公司幾乎從零開始,沒有任何大的投入,但在短短30天之內就取得了驚人的成就:營業額超過了30萬元。

第二種方法,是以“魚塘”和“子魚塘”來計算你的成交率。

比如你要做廣告,選擇一個網站,你是在教育頻道還是新聞頻道,或者文章裏麵做一個鏈接,效果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你需要單獨計算成交率,這樣你才知道應該把廣告投在哪一個頻道、哪一個頁麵。將來你跟很多“魚塘”合作,你也需要知道客戶是“哪個合作夥伴帶來的”、“成交的比例怎麼樣”。這樣你就知道跟哪個合作夥伴合作的效率是最高的,從而決定一個優先的順序。

第三種方法,是以特定的抓潛手段為計算單元。如果你跟三個合作夥伴采用三種合作模式,一種是提供贈品,一種是免費的公開課,一種是免費谘詢。這三種方式都有成交,但成交率可能不一樣。於是,你需要計算這三種“抓潛方式”的效率,這樣你才知道你的“成交率”怎麼樣,哪種合作模式是你最應該采用的。

客戶終生價值:你需要一個長遠的眼光

營銷中一再強調要以客戶為導向,企業要想生存,就必須不斷滿足具有贏利能力的客戶的需求。衡量客戶的贏利能力,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作為兩大指標,一直被企業津津樂道。但從過去和目前的狀況來分析,僅有這兩大指標是不夠的。企業必須立足未來,預計客戶在生命周期中帶來的利潤的現值,並以此為指標找出目標客戶,並以此衡量自身的客戶關係以管理業績。

這就需要引入“客戶終生價值”這個概念。客戶終生價值指的是每個購買者在未來可能為企業帶來的收益總和。也就是說,在“後端營銷”中,你還能賣給你的客戶多少東西。在一個正常的業務流程中,你90%甚至更高的利潤都在後端,如果你沒有把握住客戶終生價值,你就把90%的利潤白白地扔進了水裏。

第一次成交隻是一個測試,是客戶測試你值不值得信任。如果你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成交的機會,後麵的追銷成本幾乎是零。追銷是一個不斷幫助客戶、不斷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過程。如果能夠以零成本達到利潤最大化的效果,何樂而不為?

彭效華案例

彭效華當時開了一個培訓班,為了找到一個高質量的客戶,他需要花500元成本,而他第一次課程的學費就是500元。他清楚地知道,當客戶上完第一次課後如果感覺滿意,80%的人會再報名參加1000元的中級課程;如果對中級課程的滿意度也很高的話,他就會繼續報名1500元的高級班。這時彭效華就需要回答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第一次500元的課程該不該做?

如果他每成交一個500元的課程,隨之就會得到2500元的自動收入,那麼他隻要能保持前麵課程的收支平衡,或略有小虧,就能夠贏利。因此,上述問題的答案就很明顯了:應該做。

很多人認為“第一單不能做,因為不賺錢”,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麼想實在是太目光短淺了,根本沒有看到客戶的“後端價值”,會白白喪失很多賺錢的機會。所以從現在開始,你要考慮客戶的終生價值。

客戶的終生價值是你營銷的最大杠杆,這意味著你在後端可以賺更多的錢。認識到客戶的終生價值,會更好地幫你決定在哪裏投放廣告,去哪個“魚塘”抓魚。如果你的“客戶終生價值”是5000元,而你隻花50元就可以買到一個客戶,那你肯定要加大投放力度。這是一個重要的戰略。

以克亞營銷的實際經曆為例。克亞營銷的學員中大概有一半的人,是已經購買過克亞營銷的DVD課程的老學員,如果克亞營銷當初沒有進行追銷的話,很多課程的後端價值就都得不到實現了。

克亞營銷有“麵對麵現場培訓”這個後端,就可以讓其他人去賣這個DVD,甚至可以將1000元收入全部拿走,克亞營銷一分錢都不要,雖然這樣看起來似乎比較瘋狂……但是沒有關係,因為假如別人賣了1000套DVD,就會有一定比例的購買者來參加克亞營銷的培訓課程,克亞營銷在後端賺錢。

你必須清楚地理解,客戶的終生價值越大,你借力的可能性就越大。就是說,你可以犧牲掉所有的前端利潤(雖然別人會覺得你瘋了),但是隻要把握住後麵追銷的機會,你照樣能夠賺錢。

客戶終生價值的計算方法其實很簡單:客戶的平均交易額,乘以每年交易的次數,再乘以持續的年數,就出來了。如果你做營銷,但沒有把握這一個數字,根本就不可能成功。這個數字非常重要!

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數字,你就會失去很多機會。假如說你在前端每花100元,後端就自動會有1000元流入,但你卻意識不到這個事實;或者你堅持投入100元後就必須要馬上賺錢,那你是不是很傻?你應該把所有的錢都投到前端去,讓它循環起來,然後通過後端的放大,使你的利潤膨脹,這樣你的“賺錢機器”就開始快速運轉了。

我強調一下,在你目前的條件下(包括客戶服務的質量等都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你的客戶終生價值是兩年,通過我的調整,你可以把這兩年變成五年,那你是不是會賺更多錢?當然!更重要的是我給了你一個更大的杠杆,然後你的收入至少會多出10倍!這是不是很可觀?真正的意義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