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舍棄了意識生活與夢生活之間的對立,以及將潛意識放在它應占據的地位時,許多早期作者有關夢的重要問題都失去了意義。因此許多使我們驚奇的在夢中成功呈現的活動不再被認為是夢的產物,而是屬於潛意識的思想——它在白天的活動並不少於晚間的。如果像歇爾奈爾所說的那樣,夢隻是玩弄著一些身體的象征性表現,那麼我們知道,這些表現是某些特定潛意識幻想的產物(這也許源於性的衝動)。它們不但表現於夢中,並且呈現在其他歇斯底裏性恐怖和別的症狀上。如果夢中繼續進行著白天的活動,完成它,並且帶來具有價值的新觀念,那麼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將夢的偽裝撕除。此偽裝是夢運作和心靈深處不知名力量協助下的產物,其理智上的成就和白天產生同樣結果的精神力量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在理智以及藝術的產物上,我們也許亦傾向於過分地強調意識的部分。由某些生產特別旺盛的作家報告看來,如歌德和荷爾姆赫茲,他們創造中的那新的以及重要的部分是整體地呈現在腦海中,而不是經過一番思考的。當然在別種情況下(需要每個理智成分的專注時),意識活動亦有部分的貢獻。這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但不管何處,隻要意識參加一份,它就將其他的活動遮蓋起來,這是它濫用了的特權呀!
西方經濟的“聖經”
《國富論》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1723—1790),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主要代表人物。
亞當·斯密出生於蘇格蘭寇克卡迪的一個海關官員家庭,出生後不久父親便死去。從此,他與母親相依為命。14歲時,亞當·斯密進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數學和哲學等課程,在此期間結識了大衛·休謨。17歲時,他轉入牛津大學,1751年返回格拉斯哥大學教授邏輯學。1764年,他辭去大學的職務,擔任年輕的貝克萊公爵的私人老師,於1764—1766年間跟隨貝克萊遊覽了法國和瑞士等眾多地方。1766年,他結束了對貝克萊的教學,返回家鄉,一心投入《國富論》的創作當中。經過10年的刻苦努力,亞當·斯密終於在1776年完成了《國富論》。《國富論》一經出版便受到了英國資產階級的熱烈歡迎和讚揚。因為《國富論》為實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提供了理論基礎。除《國富論》外,亞當·斯密的著作還有《道德情操論》和《哲學問題論集》。
·作品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