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世間慨(4)(1 / 3)

就像傑倫後來在《四麵楚歌》中唱的: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勇氣拆下他們的麵具我隻知道好像認真的男人最美麗(故事講完了。對故事細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當年的采訪視頻。)這是一個跟主題毫無關係的故事,我隻是想用它來引述一個觀點:一個“有品有趣有範兒有腔調的男生”是什麼樣兒,我不知道;我隻知道,一個“有品有趣有範兒有腔調的男生”,絕不應該是靠有意識的、甚至是極其刻意的外在行為裝點出來的。而且所謂的“有品有趣有範兒有腔調”,實際上就是一種不可複製的個人魅力,是一張極具個人特色的名片。如果這種個人魅力是具有可複製性的,是能夠用“一二三四五”的行為準則來具體化的,是每個人“照貓畫虎”都能學出來的,那“有品有趣有範兒有腔調的男生”豈不是變成了流水線上的標準化產品?若能夠成為合格的標準化產品已然是最幸運的結果,怕隻怕到時變成“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殘次品,那可就再難“回爐重鑄”了。

一個男生,幹淨衛生,熱愛運動,打扮得體,合理消費,醉心收藏,熱愛讀書,有領導意識,腳踏實地,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優秀品質。但是,一旦把這些細則提升到一個“優質(暫時把有品有趣有範兒有腔調統稱為優質)男生”的應有高度,就會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不是隻要做到這些就能成為一個“優質男生”?如果真是如此,那這樣的“優質男生”未免顯得太過淺薄,太過流於表麵。

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過於重視自己外在行為的優雅與否,必然帶來內心世界的空洞與貧乏。

那真正的“優質男生”應該是什麼樣兒?這個問題其實不可能有一個公認的標準答案,就像你永遠不可能從“川魯淮粵”四大菜係中,選出一道全國人民都愛吃的菜。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審美情趣更不同。但是我想,總有一些本質上的東西是不會變的,比如認真。而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認真指數的多少來決定的。尤其對於男生而言,認真這點則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對人對事的認真程度,直接決定了你對其投入的時間、精力和感情的多與少;對工作的認真程度,決定了經濟與物質;對感情(親情、友情、愛情)的認真程度,決定了人際關係;對愛好的認真程度,決定了層次和趣味。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在我的價值觀裏,從來不會認為一個人口若懸河地談論幾句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覺得對方是一個有品有趣的男生。這個世界上,你不知道的東西,總比你知道的要多。知道的少,自己去學、去了解就好,這與一個人是不是有品有趣無關。如果以談資的多與少來作為評判依據,那人人都是有品有趣的,因為你知道的東西,總有人不知道。如果有品有趣是攀比心如此強烈的東西,那這樣的品,隻能是低品;這樣的趣,隻會惡趣。

站在知識的維度上,這世間沒有誰敢說自己是一個有品有趣的人。

有人喜歡拿陳丹青和秦暉(雖然我不知道這兩個人有什麼可比性)作比較,認為“陳丹青的學識和聲望不如秦暉。但是因為他言語犀利,氣質優雅,外形俊朗,有民國範兒,所以在廣義上他比秦暉要厲害”。關於這一點,我實在是不敢苟同。雖然我對陳丹青了解不多,但尚且讀過幾本他寫的書,如《紐約瑣記》、《音樂筆記》和《退步集》等等。拜讀之後,深為折服。但是,如果說陳丹青在學術圈的優勢與長處,在於他的“言語犀利,氣質優雅,外形俊朗,有民國範兒”,那我現在立馬把這三本書扔進爐子裏燒火取暖--一個如此浮誇的人寫的書,讀之何用?

陳丹青厲害嗎?當然厲害!他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的反叛和放下。在如今這個時代,能夠有勇氣反叛和舍得放下的人,已經少之又少。有的人,敢於反叛,卻是因為他們舍不得放下;有的人,舍得放下,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勇氣反叛。但是陳丹青兩者兼而有之;拿得起,放得下;敢於反叛,享受失敗;所以他厲害。像陳丹青這樣的人,自然與生俱來地帶有一股超然的氣質,一種令人望塵莫及的灑脫範兒--這就是不可複製的人格魅力。

一個人是不是有範兒有腔調,這一點永遠無法通過主觀意識表現出來。換言之,你越是想成為某一種人,你就越是無法變成那樣的人。因為你始終束縛在一個條條框框裏,它就像一個說明書,告訴你什麼是瀟灑,什麼是幽默,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氣質。可是,即便你真的做到了又能如何?你表現出了瀟灑的氣質就意味著你真的瀟灑了嗎?你隻是演得瀟灑,裝得瀟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