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兼職翻譯的時候,你可以體會到做翻譯的不易之處,及早學會處理好翻譯和生活的關係。很多自由譯員都是做兼職起家的,先在做兼職翻譯的過程中得到鍛煉,積累經驗,儲備能量,從而使自己在做自由翻譯的道路上走得“遊刃有餘”。你可以通過做兼職來積累經驗,為以後的自由翻譯鋪好基石;同時,通過做兼職可以積累豐富的客戶資源。當你逐漸在營銷與翻譯之間遊刃有餘地穿梭時,你就可以在自由翻譯的道路上縱橫馳騁了。
建議自由翻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做自由翻譯比較愜意的地方就是可以睡到自然醒,甚至是日上三竿,沒有任何人會去管束你。不過,從大多數自由翻譯的經驗來看,筆者建議自由譯員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不要睡懶覺,當然,自己才是生活交響曲的指揮家,狀態不好的時候,可以睡個懶覺舒緩一下。吃飯的時間也應該規律起來,翻譯稿子再忙,也不差吃飯那點時間,關鍵看自己怎麼安排。如果稿子不急或者是在自己沒有活的時候,沒有必要非得在網上泡著,特別是少熬夜,因為熬夜很傷身體,你完全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時間和工作時間。自由翻譯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包括鍛煉身體的習慣,不能將鍛煉身體拋到九霄雲外。比如,早晨可以早起跑跑步,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做做有氧運動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運動是生命的馬達,不能因為在家裏受空間的限製就和運動“絕緣”。要適當地做一些運動,給身體加點“油”,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此外,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新人要注意了,如果自己一開始就做自由翻譯,老人們觀念上還有個“適應期”,如果他們看到你整天熬夜,特別是沒有活的時候,早上又起得很晚,容易誤以為你在“不務正業”而橫加幹涉,這可能會給你的工作帶來阻力。如果你有一個好的習慣,相信會更容易贏得家人的支持。有了家人做你堅強的後盾,你會迎來工作的春天。
自由#自私、自負、自我、自閉
與其他上班族相比,自由翻譯者的自由程度非常大,但這裏的自由不是絕對的放縱和毫無顧忌地為所欲為。一味地強調自由,而少了對行為的約束,是做自由翻譯的大忌。雖然與客戶是平等的合作關係,但自由譯員千萬不要以自由為由無視客戶的稿子。比如,把交稿的時間放在“後腦勺”上,不按規矩辦事,用幾句不負責任的話來掩飾自己的行為,這些都是不符合自由翻譯的職業道德的。如果太自我,人人“敬而遠之”,你將會被囚禁於鳥籠之中,由自由變成完全的不自由。將自己囚禁於鳥籠中,無異於砸自己的招牌。做自由翻譯要自信,但是絕不能自大和自負,驕兵必敗,特別是在取得一定成績之後,一些狂妄自大的想法一旦表現在言行中,就會遭致客戶的反感。做自由翻譯雖然是以自己單打獨鬥接業務為主,但是絕不能自閉,打開門來做生意,要學會與他人交流和合作。
天空才是自由翻譯的極限
書稿出版之前,我同不少朋友就書的內容探討過,一些朋友甚至是一些給我寫序言的媒體人士都問過我這樣的問題:你這本書是主講做自由翻譯的法則和經驗,為何還談了不少將自由翻譯為跳板,甚至是另謀他行去創業的話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自己也思考過:翻譯是個古老的行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它的價值也是巨大的,但是從古至今卻很少有人在這方麵成為大學問家或者創造巨大財富。縱觀全國的翻譯公司,尚未有一家公司上市,翻譯行業最富的老板和其他行業的老大相比也微不足道。從世界範圍來看,著名的翻譯公司很難在世界500強中擠占一席之地,利潤也一般。也許,有人會說,翻譯作為產業是近幾年的事情,所以還沒有出現做大、做強的典範。當然,還有更加現實的質疑,那就是既然翻譯行業那麼好,馬雲當時為何棄掉自己的翻譯公司而去創辦阿裏巴巴?同聲傳譯高手尚雯婕為何還去做超女投身娛樂圈?對於這些問題,我覺著比較好的答案是翻譯的巨大潛在價值還沒有被開發出來,至少馬雲和尚雯婕在從事其他行業的時候已經從翻譯中受益。
至於我為何在書中建議大家可以把自由翻譯當作跳板,或者轉到其他行業再創業,是因為無論做翻譯還是創業,其根本宗旨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把翻譯資源用活,實現個人的價值。從根本上說,要成為金牌自由翻譯就要最大化地挖掘自由翻譯的價值。對於剛畢業的“大學驕子”,胸懷大誌欲開辟一番天地,可以到自由翻譯行業試探一番,這裏有巨大的金礦在等著你。